接下来看一下图4,显示了家长经常督促孩子“快学习”对孩子学业成绩影响的分析结果。两者之间存在-0.174的负的关联性,解释率为3%,并不大,呈现出不催孩子“快学习”成绩反而更好的倾向。
乍一看这样的结果跟我们的想象正好相反,其实反映了越是成绩好的孩子,家长越是很少催促他们“快学习”。
双变量遗传分析的结果确实说明上述负关联源于遗传因素,越是成绩优异的孩子,因其遗传了优秀的素质,越不需要家长督促其“快学习”。这样的因素对成绩的影响达到了10%。
但是令我们颇感兴趣的是环境与遗传相反,和学业成绩呈现出正向关联。其中共享环境为6.5%,非共享环境为1.4%,越是经常督促孩子“快学习”,孩子的成绩越好。环境对成绩的贡献率达到8%,两者的贡献率相加,互相抵消后为2%,与先前的相关分析所显示的3%基本相同。原则上成绩越好的孩子越不被督促“快学习”,但仅从遗传水平相同的人来看,还是得到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即“经常督促孩子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图 4. 以家长督促孩子学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为媒介的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其次是家长要求孩子遵守自己的教导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图 5)。此处只有不到1%的解释率,和遗传因素完全无关,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的影响分别为0.2%和0.3%。效果虽然很小,但也说明让孩子遵守教导的态度很重要。
图 5 以家长要求孩子遵守自己的教导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为媒介的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最后是家长打孩子(打、掐拧、踢身体各部位)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图 6)。这也和督促孩子学习相似,越是成绩好的孩子越不会遭受这样的虐待行为。该项目的解释率为1.8%,基本上源于儿童的遗传倾向。
图 6 以家长打骂孩子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为媒介的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至此,我们对双胞胎家长对每个孩子分别实施的可能影响到其学业成绩的教育行为、以及起到桥梁作用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结构逐个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将总结归纳的结果(非共享环境因过于复杂,予以省略)列入图7。图中划线的路径为各项个别环境中推算出的对学业成绩有显著作用的路径。
该图原则上是前面各项分析结果的总结,说明经由遗传因素的作用触发“家长念书给孩子听”、“不经常催促孩子学习”、“不打孩子”等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与此同时家长“督促孩子学习”和“念书给孩子听”的行为又对提高学业成绩发挥了作用。虽然贡献率较低,分别只有3~5%,但也让我们了解到学业成绩50%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共享环境包括“督促学习”和“念书给孩子听”带来的影响为10%左右,剩下的40%来自于非共享环境。
而非共享环境中,即便在同一父母身边长大的双胞胎,其学业成绩也会受各自固有环境的影响,其单独影响贡献率正如图 3到图 6中所显示的介于26~27%左右。也证明了剩下的13~14%源于家长行为造成的双胞胎的不同环境。
图 7 以家长为双胞胎创造的不同环境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为媒介的遗传与环境
总结
行为遗传学总是得出负面的结论,双生子研究也总会去强调遗传的意义,但本次研究我们尝试去从中发现一些可能性,也许环境仍然有其作用,可以“改变世界”、“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提高儿童学习能力”。总体来说,学业成绩的个体差异约有70%源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家长督促孩子学习和念书给孩子听等行为也有5%左右的效果,纯粹代表来自共享环境的影响。再者,研究还证明了非共享环境通过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教育行为可发挥15%左右的影响力。换言之,家长形成的环境,相比于总体达到70%的遗传因素,也发挥了略低于20%的作用。这难道算是悲观的结论吗?
对行为遗传学家来说,具体的环境因素、家长具体的教育行为竟然有这么大的效果足以令他们感到震惊。因为行为遗传学的研究中,遗传也好环境也罢,都只是抽象的统计数量,而无法提供具体该怎么做的启发。特别是念书给孩子听这一行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超过了遗传因素,要求孩子遵守自己的教导带来的效果甚至与遗传因素无关,完全是环境的影响。
但是也应该注意到,研究结果并未证明未来已经乐观到只要购置大量的书放在家里(“藏书量”也作为双胞胎共通的家庭环境发挥一定的作用)、严格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督促孩子好好学习,任何孩子就能考上东大、早稻田、庆应或医学系。总而言之,学习成绩的个体差异仍有50%来自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事实证明,在现有基础上根据孩子自身条件帮助其提高学习能力,且不需像上补习班或才艺学习班那样花费过多的费用(买书需要一定费用,但可以买旧书或从图书馆借书以节省费用),完全可以通过家长的努力做到并取得明显效果。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了“根据孩子自身条件”和“在现有基础上”是因为希望进一步思考“提到教育是不是只考虑提高学业成绩就行呢”。
确实,学校或考试成绩好,或者成绩上升有利于以此为武器考上竞争更激烈的名校,进入优秀企业就职的机会也可能随之增加。为了孩子的幸福期待他们尽可能取得好一点的学业成绩也是普通孩子的家长一个小小的心愿(而非像羽生结弦、藤井聪太那样的天才)。每个家长脑中可能都曾闪过这样的念头,即使无法遇到“龙樱”里的樱木老师或“垫底女孩”里的坪田老师,无论如何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东大或庆应大学。
与此同时,并非只有学校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吧。每个孩子都有适合他们的路,每个家长应该也明白根据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学习才更重要。
我们希望本次研究的结果能为实现家长的愿望带来一缕光明。研究中只提到了学业成绩,也只是证明了学业成绩的个体差异50%源于遗传上的差异,也就是说遗传因素导致孩子们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但即便如此还是可以通过家长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效果。
对于遗传上不适合在学校学习的孩子来说,和会学习的孩子相比,无论过了多久都只能取得“一定”的成绩。若能考虑到遗传因素,并充分发挥本项研究所显示的家长教育行为的作用,完全有可能通过家长的努力激发这些孩子学业以外的各项能力。作为行为遗传学和教育学的专家,我对此深信不疑。儿童在各种生活情境下展现的独特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在儿童时期尚不稳定,其遗传特质也还未得到充分开发。但行为遗传学研究证明,自儿童时期的最后阶段到青年期其行为和心理都将趋于稳定(如Briley & Tucker-Drob 2014年; Tucker-Drob & Briley 2014年的研究报告)。
今后,我们要做的不是忽略遗传只考虑环境,而是要在考虑遗传的基础上去思考如何创造能够最大化遗传作用的教育环境。行为遗传学也将继续使用独特的手法推进这样的研究(安藤・敷岛・平石, 2021)。
--------------
引用文献
- 赤林英夫・直井道生・敷岛千鹤 (2016). 《学习能力、心理、家庭环境的经济分析―全国中小学生追踪调查带来的启示》,有婓阁
- Asbury, K. & Plomin, R. (2013). G is for Genes: The impact of genetics on education and achievement. Wiley-Blackwell. (土屋广幸翻译) 《发挥基因作用的教育-行动遗传学带来的教育革新》,新曜社
- 安藤寿康监修、敷岛千鹤・平石界编纂 (2018). 《双生子研究系列1 认知能力与学习》,创元社
- Briley, D. A., & Tucker-Drob, E. M. (2014).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inuity i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0, 1303-1331. doi:10.1037/a0037091
- Chambers, M.L. (2000)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IQ: A longitudinal genetic analysis (twin pair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60(7-B), 3551.
- 苅谷刚彦・志水宏吉编纂 (2004).《学习能力的社会―显示的学习能力的变化和学习的课题》,岩波书店
- Lichtenstein, P., & Pedersen, N. (1997). Does genetic variance for cognitive abilities account for genetic variance in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and occupational status? A study of twins reared apart and twins reared together. Social Biology, 44, 77-90.
- Loehlin, J.C. & Nichols, J. (1976) .Heredity,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ity.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 松冈亮二 (2019). 《教育不平等ー阶层、地区、学历》,筑摩新书
- 野崎华世・樋口美雄・中室牧子・妹尾涉 (2018). 家长收入、家庭环境与儿童学习能力的关系:涵盖国际比较的思考 NIER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008.
- Tucker-Drob, E. M. and Briley, D.A. (2014). Continuity of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cognition across the life span: 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twin and adoption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0(4), 9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