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未来纪要 > 【摩梭文化】第七篇 摩梭人敬锅庄仪式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摩梭文化】第七篇 摩梭人敬锅庄仪式

独玛拉姆(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2024-03-29

摘要:

  摩梭人的生活离不开火塘,火塘不息,传承不灭。摩梭人没有漂泊在外的习惯,无论在哪里,总要回到故土,回到火塘边。因此,火塘在摩梭人的生活中异常重要。火塘文化凝聚了摩梭人的传统智慧,也凝聚了所有摩梭人的心,谱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摩梭大家庭故事。本文将从日常生活、婚俗文化等方面来讲诉摩梭人的传统敬锅庄仪式。摩梭人的建筑为传统四合院。修建四合院时,四合院中必须先有一个“日咪”,可译作“母屋”,这个母屋将成为这个家庭的根。从母屋火塘里的火燃起的那日起,火就要生生不息,永不能被熄灭。在摩梭人的传统观念中,若火塘的火一旦燃起而不能保留火种,母屋冷冷清清,则会显示为不吉利的征兆。因此,火塘的火会被家族的后人世世代代守护着。平日里,家里的老祖母会在母屋居住,方便她们守护火塘和操劳家务。后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相关从业者还给母屋取了一个商业化的名字,叫做“祖母屋”,以此来凸显摩梭女性的地位。但真正意义上的母屋,代表的不仅仅是女性,更多指的是摩梭人的“根”。

一、敬锅庄仪式

  锅庄是母屋的重要组成部分。母屋里的每一个方位都有其功能和存在的意义。 母屋里的火塘包含一块四方形的烧火区域和一个三脚架。烧火区域均为土质材料,烧火区域上方还要拿一块土砖当作火塘的心脏,同时起到一个垫柴火的作用。摩梭人的火塘心脏忌用石头,认为石头大多坚硬,不易做心脏。火塘的心脏应该是柔软的,火塘心脏柔软,这样家庭才能培养出慈悲的孩子。火塘区域上架着一个三脚架,三脚架上面烧着水,忌讳烧水壶里没有水。三脚架下面烧着柴火,忌讳从三脚架的每个入口添加柴火,必须从三脚架下方的入口同时放进柴火,意味着一个方向使力,家族才会兴旺。

WechatIMG13014.jpg

  火塘上方设置着供台,供台上方通常供奉火神、财神、佛像、伟人肖像等等。供台的下面一格就是锅庄台 ,锅庄台上放置着摩梭人一日三餐祭拜祖先的祭物,还有客人带来的礼物。除此之外,还设置有一些储物柜。这些结构共同构成了火塘和锅庄台,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摩梭人的火塘构造里有方有圆,正是“无规矩不成方圆”。火塘区域里的材料均来自金、木、水、火、土等五种类型的物质,以此来揭示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发展关系。摩梭人的火塘文化处处彰显着摩梭人的古老思想。母屋则成了摩梭人的根,火塘是母屋的心脏,锅庄是母屋最具立权威的地方。因此,摩梭人的敬锅庄仪式具有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意义。“敬锅庄”摩梭语叫做“绰朵”,含有供奉神灵之意。摩梭人一日三餐都要敬锅庄,这是摩梭人祭拜祖先的方式。摩梭人去世火葬之后不会再单独设有墓地或牌位,他们相信灵魂不灭,人死之后,灵魂还会以神灵的形式回到家里。因此,后代们通过敬锅庄仪式来供奉祖先。

huotang2.jpg

  敬锅庄仪式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日常类的仪式,一种是婚俗类的仪式。生活类的敬锅庄仪式包含家中后人一日三餐的祭祀,就是“绰朵”; 另外,客人来拜访或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来访带来的礼物,叫做“瓜鲁帕巴”。“瓜鲁”是锅庄,“帕巴”是礼物,合为“锅庄礼物”的意思。而婚俗类的敬锅庄仪式摩梭语叫做“绰朵其”,“绰朵”是锅庄礼物,“其”是搬运,整体可以解释为“搬运锅庄的礼物”。在婚俗习惯中,“绰朵其”用通俗的话可以翻译为“向女方家下聘礼”。只有完成敬锅庄仪式,这段婚姻才会被摩梭人认可,才会被双方的家族所认同。所以摩梭人的生活中建立婚姻关系,首先需要通过敬锅庄仪式才能使得婚姻关系真正生效,这段关系才开始真正具有“合法性”。这也是摩梭人婚俗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婚俗的地方。

二、日常生活

  摩梭人的一天是从母屋开始的。通常,住在母屋的女人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要起床,她们先把火塘里的火烧起来,再把锅庄上的茶壶里烧上水。在土茶罐里煮上茶,再去弄一些点心。等茶熟了,先用茶水和点心敬锅庄。最后拿着茶水去佛堂换佛前的净水,点酥油灯。完成这一仪式之后,女人们再去烧香塔祭祀自然神灵。摩梭人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等这些事情忙完,家里其他人也该陆续起床了。全家人都起来之后,做饭的人在每试 一个菜之前,都要先向锅庄敬饭才能开始试菜。等饭做好的时候,全家人一起在火塘边开始围着吃饭。摩梭人一日三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huotang1.jpg

  除此之外,日常会有宾客到来,宾客们不能空着手去主人家里。通常都是拿着伴手礼,伴手礼会被主人家供奉在锅庄上。如果宾客是带有目的性的拜访,那么向主人家锅庄供奉的礼物就变得异常重要。如果主人家能答应他的需求,主人家会默许他将其敬锅庄;如果主人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主人家会将他的礼物归还于他。这种情况通常是,宾客向主人家讨要一头猪、一亩地、一袋米等等。 摩梭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通过立字据、走法律程序等方式来履行契约,摩梭人认为任何强制性的契约都是不符合人性的。因此,他们更希望通过敬锅庄仪式来起到道德的约束。平日里,摩梭人的长辈也非常注重年轻人对摩梭人火塘文化的传承。以此要求摩梭人做一个诚信的人,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

三、婚俗习俗

  摩梭人的婚姻形式中普遍存在的是“走婚”制度。走婚的流程是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私下密会,在自愿建立婚姻关系的情况下,男方会主动向他的母亲或家中的舅舅提出去女方家订婚的意愿。也就是去“敬锅庄”。摩梭人的长辈通常不去干预年轻人的恋爱、婚姻,只要适龄年轻人提出需求,通常会答应年轻人的要求。而传统的摩梭人把恋爱、婚姻当作非常私密的事情,男方家庭在决定选择一个吉日去女方家敬锅庄之前,一般不会主动对外公布。即使敬完锅庄,也不会主动传播这一喜讯。外人把这一习俗叫做摩梭人的“害羞文化”。走婚是摩梭人很隐私的事情,一般不会主动去公开。男方家完成敬锅庄仪式之后,婚姻关系才开始生效。

  摩梭人走婚通常都是完成敬锅庄仪式才开始的,这時候婚姻才算正式确立。结婚证在摩梭人的婚姻关系中未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因为双方没有组建共同的家庭,所养育的孩子依然留在女方家中抚养,男方只是在夜晚来访女方,次日凌晨离开,返回自己的家中,因此,这样的婚姻形式,被诸多学者命名为“走婚”注1【摩梭文化】第六篇 不同时代的摩梭女性对婚姻的选择)。 这种婚姻最大的特点就是情侣双方以情感、性爱和延续母系家庭后代之需要而结合。排除了因为金钱、门第、地位等因素的羁绊,更符合人的本性注2

  据调查的情况来看,夫妻之间的确因为利益牵扯少,只要感情不出什么问题,婚姻关系还是非常稳定的。在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下,许多人把摩梭人的走婚只是当作可以男女可以自由恋爱,自由结合。但真正的走婚,是通过敬锅庄仪式来让两个家族共同见证,虽然没有法律的约束,却同样具有和法律一样的神圣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泸沽湖也同样如此。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人的经济,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年轻人对爱情的仪式感在加强,甚至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即便是走婚模式,他们依然会举办婚礼。但是婚礼并没有取代传统的敬锅庄仪式,而是摩梭年轻人在完成敬锅庄仪式之后,再会去西藏、香格里拉、大理、丽江、三亚等地去旅拍婚纱照,最后才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办婚礼。婚礼可以选择在自己家中举行,也可以去酒店包喜宴。婚礼一般有两场,一场是女方家为年轻人们操持的,另一场则由男方家操持。这种婚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摩梭嫁娶仪式,也不是外族的结婚仪式。而是传统婚俗文化与现代婚俗潮流相冲撞出的一种“新型婚俗仪式”。

  总之,摩梭人的生活中,看似法律意识淡薄,但其道德的约束力超越法律的范围。那些非强制性的约束,自发性地遵守道德底线的仪式正绽放着人类文明的光芒。摩梭人的敬锅庄仪式看似是对神灵的敬重,同时也是对人本身的敬重。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获得相应的自由。外人眼中摩梭人自由的生活就是建立在自我的约束之上,看似无形,实为有形。

--------------------------------------

参考文献

注1 走婚:顾名思义,这种婚姻关系的建立是采取“走访”的方式,即男女相恋相爱,不组成一个共同的家庭,白天双方各自生活于自己母亲的家庭,夜晚男到女方家访宿,次晨离开。他们的婚姻就是这样靠“走”来维系。

注2 和绍全. 中国摩梭人[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7, 456.

作者简介

独玛拉姆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独玛拉姆 摩梭人,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教师, 西南民族大学宗教学硕士。参与多项社会实践调研工作、如国家语言保护工程摩梭人语言抢救保护、国家社科基金《云南世居少数民族灾害文化史》项目等。自2011年至今,不断跟踪研究摩梭母系文化(婚姻,宗教等),从事相关文化调查研究及访学项目。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