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交流活动 > CRN亚洲儿童研究会 > 专题讨论:基于国际调查探讨"社会情绪能力"与亲子关系(上篇)

  • weibo

交流活动

Events

专题讨论:基于国际调查探讨"社会情绪能力"与亲子关系(上篇)

2020-03-26

摘要:

  本期为大家介绍2017年"CRN亚洲儿童研究会第二届国际会议"上专题讨论会的前半部分内容。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圣田持子研究员介绍了在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四个国家----日本、中国、印度尼西亚和芬兰的城市地区,对4-6岁幼儿的4900名母亲进行的《幼儿阶段家庭教育的国际调查》。在专题讨论会上,邀请协助调查的各国研究人员作为嘉宾,围绕该调查结果开展讨论,探讨家庭与社会情绪能力等各方面的关系。  
English  

会议主席:榊原洋一(CRN儿童研究所所长、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常任顾问、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
调查成果分享:持田圣子(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 培养下一代研究室研究员)
嘉宾:无藤隆(白梅学园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周念丽(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Sofia Hartati(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国立大学教育系主任)、高冈纯子(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 培养下一代研究室室长)

主持人 小泉和义(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副所长)

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幼儿阶段家庭教育国际调查》概要

促进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陪伴型"养育态度

主持人 2017年,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BERD)在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四个国家----日本、中国、印度尼西亚和芬兰的城市地区以4-6岁儿童的4900名母亲为对象实施了《幼儿阶段家庭教育的国际调查----以四个国家的家长为对象》(以下简称该调查)。本次专题讨论将围绕该调查展开,并邀请协助该调查的各国研究人员担任嘉宾参与讨论。

  首先,请该研究所培养下一代研究室研究员持田圣子对调查结果的概要作一说明。

持田 本次调查在四个国家对于生活习惯、社会情绪能力(向学力)、认知能力(文字、数字、思考能力)等幼儿阶段所需的三种能力以及有助于培养这些能力的母亲的养育态度和养育行为、家长与孩子的基本生活状态、母亲的育儿意识和对孩子的期待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但需要注意的是,资料上虽然标注的是国家名称,但该调查是在城市地区进行的,因而并不代表该国家整体的结果。

  首先,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各国的特征。

  第一,我们调查了各国儿童的生活习惯,包括打招呼等社会性能力、大小便方面的自理能力、睡觉和整理衣服等的生活能力(图1)。结果显示,日本和芬兰"晚上能在规定时间睡觉"的占比较高,这两个国家养成有规律的生活节奏的孩子似乎更多。

图1

  第二,母亲在孩子的家庭学习中发挥的作用。图2显示,中国和芬兰的母亲常常使用智力玩具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孩子对文字或数字产生兴趣时会积极创造条件、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这两个国家的母亲也更注重跟孩子一起画画、做手工玩或让孩子帮忙做事。

图2

  第三,母亲对孩子的看法。被问到"对自己来说孩子是什么样的存在"时,母亲的回答显示各国母亲对孩子的看法都较为积极,但不同国家各有特色(图3)。比如说,更多的芬兰母亲认为"孩子让生活和人生变得更充实",中国母亲则认为"孩子并不从属于自己,具有独立人格"。印尼母亲觉得孩子是托付未来的存在,很多人回答"孩子是继承祖先和家庭的存在"、"能将自己的梦想托付给孩子"、"孩子将来会照顾自己"。而日本母亲中认为"孩子是维系自己和配偶、伴侣关系的存在"的人较多,可以说反映了有"孩子维系夫妻关系"这种说法的国家的价值观。和其他国家相比,回答"孩子是担负未来社会的存在"的日本母亲较少。比起孩子肩负未来这种认知日本人也许更认同孩子属于家庭。

图3

  第四,亲期待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图4)。各国均为"关爱家人的人"回答所占比例高。除此之外,日本和中国的母亲希望孩子成为"有自己想法的人"占比较高,印尼母亲和芬兰母亲中占比较高的回答分别是"有领导能力的人"和"珍惜朋友的人"。 "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一选项只有日本超过40%,可以说是日本的一个突出的特征。

图4

  接下来看一下各国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和家长发挥的作用。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将社会情绪能力定位为由"好奇心"、"协调性"、"自我主张"、"自我控制"和"勤奋努力"构成的"向学力",在本次调查中也使用了这样的构造(图5)。

图5

  图6按国家、能力划分,显示了6岁儿童向学力的发展状况。各个国家在"好奇心"方面的得分都为最高,"勤奋努力"和"自我控制"与"好奇心"相比得分偏低。由此可见,即便文化背景不同,各国孩子仍然拥有这一年龄段儿童的共同特征。

图6

  图7为关于母亲的育儿方面目前所倾注的程度。表示注重培养孩子"善待他人"、"向他人传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扩展兴趣爱好和关心的事项"等,这些与"向学力"(包括"协调性"、"自我主张"和"好奇心")相关能力的母亲比例各国均占到80%至90%(图7)。

图7

  另外,有关母亲的养育态度,我们设定了两大类型进行调查(图8)。一个是 "陪伴型",这个类型的母亲"尊重孩子的意愿并给予帮助"、"遇到任何事都会首先考虑孩子的感受"。另一个类型是"保护型",这个类型的母亲常常"担心自己不陪在孩子身边的话孩子不能做好自己的事"或"过度保护孩子"。调查结果显示,各国采取"陪伴型"育儿态度的母亲所占比例都更高,但印尼的调查中,"保护型"中的两个选项比例均高于其他国家。

图8

  调查还显示了"陪伴型"养育态度与儿童"向学力"的发展具有正相关。比如,无论在哪个国家,母亲的陪伴型养育态度得分越高,孩子的好奇心得分也越高(图9)。母亲理解孩子的心情、尊重孩子意愿的陪伴型养育态度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情绪能力。

图9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走访了各国的保育园、幼儿园和家庭,看到了母亲尊重孩子意愿并给予适当帮助。也切身感受到即便语言、文化和生活环境不同,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都是一样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国儿童向学力发展的状况相似,偏向于陪伴型的养育态度,也极好地用事实验证了我们的感受。

日本的育儿

重视人际关系的育儿方式有助于促进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

无藤 我主要以调查结果显示的日本的相关特征为中心,谈论三个方面。

  首先是母亲的育儿意识,调查结果显示,日本既尊重孩子的想法、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也在帮助孩子构建人际关系(与朋友、家人的关系)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说,在持田研究员的报告中提到日本的家长既承认孩子具有独立人格,又表示孩子是维系自己和配偶关系的存在,反映了日本人习惯在家庭的框架下定义孩子存在意义的倾向。另外,作为日本的传统价值观,家长培养孩子"不给他人添麻烦"的意识也非常强烈。

  第二,来讲一下由好奇心、协调性、自我主张、自我控制和勤奋努力构成的向学力。四个国家得分最高的选项都是好奇心,得分第二高的选项则各不相同,日本是协调性。可以说这也反映了日本式育儿的特征,即从幼儿阶段起就注重培养孩子和他人一起活动。

  第三,向学力的发展和与之相关的家长的养育要素。持田研究员指出,本次调查将各国家长的养育态度分成两个类型,即"陪伴型"和"保护型",各国都是采取陪伴型养育态度的家长居多,分析证明这样的养育态度也确实和孩子向学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联。虽然没有给出相关数据,但事实上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耍的机会越多就越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特别是在重视人际关系的日本式育儿中,包括亲子关系在内的人际关系的质量无疑是左右向学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至于与数字和文字学习有关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其说会直接受到家长养育态度的影响,其实受学习环境完善程度(准备智力学习用的教材、定期开展智力游戏等)的影响更大。因此,数字和文字等认知能力与属于社会情绪能力的向学力的发展轨迹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着某种关联。我猜测维系两者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思考能力。

  家长向孩子提问或询问理由等激发孩子思考能力的互动被认为有助于促进孩子向学力的发展,其实这样的互动可能对与认知能力有关的更广泛思考能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对儿童来说广泛意义上的思考能力的发展会成为连接社会情绪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桥梁,而这种思考能力的发展可能取决于好奇心。我们仍然很难通过家长的回答把握儿童思考能力的发展过程,但未来可以尝试调查和分析这一课题。

幼儿期家庭教育的国际调查(2018年)速报中文版下载地址

(未完待续)下一篇 >>


作者简介
Seiko_Mochida.jpg" 持田 圣子
负责以孕期、生育期间及婴幼儿家庭为对象的调查研究。负责实施过的调查主要有"怀孕生育育儿基本调查"、"未孕报告--关于拥有孩子"等。从普通人的观点出发调查、研究人们有了家庭、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多元化的过程中,意识和生活状况的变化以及环境带来的影响。自2016年起开始从事有关幼儿时期"向学力"以及家庭教育的跨国调查。

takashi_muto.jpg 无藤 隆
白梅学园大学儿童科学系教授、研究生院儿童科学研究科长。除担任"幼小衔接会议"主席以外,还曾担任文部科学省中央教育审议会委员等。专业为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著述包括《保育的学校(全3卷)》(福禄贝尔馆)等。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