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全纳教育 > 自闭症幼儿的视觉性自我认知实验研究_03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自闭症幼儿的视觉性自我认知实验研究_03

周念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2012-07-10


3. 研究二 镜像自我认知与录像自我认知的比较
  为解明前语言期自闭症幼儿对静止即时的视觉自我与动态延时的视觉自我进行认知时,其心理过程有无差异而进行此实验。

  为评估分析信度,由笔者和两名受过Coding训练的大学生(不知实验目的)对整个实验场面进行独立编码。而后根据评分者之间的评分方差进行方差分析,求得评分信度系数。本研究中的两个实验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5和0.91。

3.1 研究对象
  与研究一同。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设计
  自变量:镜中的自我影像和录像中的自我影像
  因变量:视觉行为和情绪表现。

3.2.2 实验程序
  在各个被试所在幼儿园(共4所)面积约50M2,有一面全是大玻璃镜的大活动室以及一间安静的房间分别进行镜像自我认知与录像自我认知的实验。

  开始先让被试与同伴在有大玻璃镜的大活动室里自由游戏。

  被试被安排在离大镜子最近的地方进行游戏。游戏时间为20分钟,实验者用数码式摄像机(Victor,GR-DVF1)将全过程拍录下来。

  然后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者将15分钟前拍好的被试在自由游戏中活动的录像在数码式摄像机(Canon,MV550I)中放映。摄像机所放高度与被试坐在椅子上的视线水平相等,距被试的眼睛距离为35cm。主试坐在被试身旁,与被试同一方向。实验者坐在被试对面,用数码式摄像机(Victor,GR-DVF1)将全过程拍录下来。

  实验的数据收集与处理以及编码和信度分析皆同研究一,略。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对两种影像进行认知时的情绪表现比较
  图5显示的是6名自闭症幼儿在“镜像自我认知”和“录像自我认知”两种情况下情绪表现的平均发生率的比较。


图5 6名自闭症幼儿的两种自我认知中情绪表现的比较


  T成对检验结果表明,自闭症幼儿在“录像自我认知”条件下的积极情绪平均发生率明显高于“镜像自我认知”的积极情绪平均发生率,其显著性达到p
3.3.2 两种自我认知的视觉行为之间的关联
  表3显示的是6名自闭症幼儿在“镜像自我认知”和“录像自我认知”的三种视觉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

表3 “镜像自我认知”和“录像自我认知”视觉行为的相关

*** df=4,p
  表3中显示了结果表明,“录像自我认知”中的“瞥自己”的行为与“镜像自我认知”中的走近镜子行为的相关系数高达0.90,在如此小的样本中,其显著性达到p
  与此同时,“镜像自我认知”中的接近行为,还与“录像自我认知”中“注意地看”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因为相关系数为0.38。

  然而,“镜像自我认知”中的“注视”与“录像自我认知”中的“注意地看”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6,可能说明这两种不同状态下的自我认知是不同类的。

3.4 讨论
  本实验发现了两种认知的不同之处,那就是自闭症幼儿带着更强的积极情绪进行了录像的自我认知。这说明年幼的自闭症儿童,从此可以推测自闭症幼儿对延时动态的自我认知更感兴趣。

  然而,“镜像自我认知”与“录像自我认知”又有着内在关联。“录像自我认知”的“瞥自己”的行为与“镜像自我认知”中的接近行为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说明两种认知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

4. 总体讨论
  通过两个实验,对6名自闭症幼儿的视觉性自我认知特点进行了探索。

  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平均心理年龄只有23个月的自闭症幼儿,已初步具有自我与他人的分化认知。

  因为在视觉行为上,他们对自己的录像注视时间更长;在情绪表现上,看到自己的影像时有更多的积极情绪。

  研究还发现,自闭症幼儿对“录像自我认知”要优于“镜像自我认知”,但两者互有关联。

  实验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这些自闭症幼儿对自我与他人的认知并非混沌一片,处于不可教之状态,但他们还处于朦胧的萌芽阶段。因此,要抓住他们的社会认知发展的关键期,提高他们对自我与他人的分化认知水平。

  要通过教育干预来提高自闭症幼儿的自我认知水平,我们可以运用录像或电脑软件来进行。只有当自闭症幼儿对干预内容产生兴趣的时候,才可能让他们乐意接受教育干预,才可能据此提高他们视觉性自我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Dawson. & McKissick, F.C. Self-recognition in autistic children.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1984,14, 383-94
2.Ferrari, M;Matthews, W.S. Self-Recognition Deficits in Autism: Syndrome-Specific or General Developmental Delay?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83, v13 n3,317-24
3.Gallup.C.G.. Chimpanzees: Self-recognition. Science. 1970, 16,786-87.
4.Lewis.M; Sullivan.M.W; Stranger.C; Weiss. Self development and self-conscious emotions. Child Development, 1989,60,146-156.
5.Newman.C.J.; Hill.S.D. Self-recognition and stimulus preference in autistic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78,11,571-578.
6.Ornitz.E.M.; Revoke. R.. Perceptual inconstancy in early infantile autism Archives of Central Psychiatry, 1968,18,76-98
7.Omitz.E.M.; Ritvo. E.R. The syndrome of autism: A critical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77,133,609-621.
8.Ricks, M;Spiker, D Visual Self-Recognition in Autistic Children: Developmental Relationships. Child Development, 1984, v55 n1,214-25
9.Spicer’s. & Racks, M. (1984). Visual self-recognition in autistic children: developmental relationship. Child Development, 55.214-225.
10.別府 哲 自閉症幼児の他者理解 ナカニシヤ出版 2001

作者简介

周念丽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周念丽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5年获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6-12月期间到美国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研究婴幼儿情感发展,2006年5月-2007年3月期间,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访问学者在名古屋大学研究学前融合教育。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儿童发展心理、亲子关系、0-3岁儿童测评和培养方案建构,主要著作包括《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认知——理论与实验研究》、《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比较与实证研究》、《0-3岁儿童多元智能评估和培养》。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