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的庭院里玩耍的孩子是否感到兴奋和激动?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儿童游戏?儿童是如何开始、展开和结束游戏的?是什么样的因素将游戏推向高潮、令孩子感到兴奋和激动?我们想要详细了解孩子醉心于游戏时所处的环境,已有众多研究揭示了愉快庭院游戏的关键因素(仙田,2016;2018)。例如,Herrington & Lesmeister(2006)指出,富有魅力的游戏设备或空间设计取决于以下七大因素: character(场地的特征、外观)、context(密集度、成年人的作用)、connectivity(和相邻场地的关联、过道、连通性)、change(能独处的空间、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流动性)、chance(灵活性、选择性、通融性)、clarity(明确性)和challenge(阶段性的多重挑战)。
其他研究结果也证明,游戏种类因场所特征(软硬程度或材料)而异(Cosco, Moore, & Islam,2010)。
游戏空间设计和游戏设备布局会引发不同的游戏满意程度和持续时长(Dyment & O'Connel,2013;Sporrel, Caljouw, & Withagen,2017),游戏空间内放置的道具(玩具)的数量或种类与不同游戏人数和内容相关(Jarrett, French-Lee, Bulunuz, & Bulunuz,2011)。
在实际的游戏中,令人兴奋和激动的场景是如何产生的呢?
1. 游戏的过程
基于这一疑问,我们在得到了遵循庭院保育(寺田,2010;寺田・宫原,2014;青木・河边,2015)理念的川和保育园(神奈川县横滨市)的协助,观察了儿童在“带坡度的沙池”(俗称:大漏斗)玩耍的场景(炭谷,2019)。观察过程中,我们拍摄了在庭院各处玩耍的孩子们的身影,从中选择了拍摄时间超过10分钟、较为完整地记录下带坡度的沙池游戏的五段视频(五个案例),追踪分析了游戏的过程。分析时,将孩子们在沙池中的行为分为“水的行为”、“沙子的行为”和“移动”,这些行为发生的场所分别归入带坡度的沙池的“上部”和“下部”,记述了相关行为的发生过程。
带坡度的沙池的上部和下部的划分
表1 五个案例
案例1 |
用大水桶倒水玩 |
![]() |
案例2 |
将两处的作业合二为一、建水道 |
![]() |
案例3 |
阻断流水排放、在凹坑内贮水 |
![]() |
案例4 |
使用水桶和木片阻断水流 |
![]() |
案例5 |
孩子们基本不把水倒进去 |
![]() |
(1)游戏的展开与偶然性
通过上述观察,我们再次发现了游戏过程中的偶然性。本项研究为探讨游戏过程,从“游戏的开始”、“游戏展开的萌芽”、“游戏的展开”和“游戏的结束”四个角度出发,分别记述游戏内容并探讨其特征。讨论的五个案例中,有四个出现了可称之为“热衷于”游戏的状态,其契机都是发生了孩子们未曾预想到的情况,即倒下去的水从沙池内的小溪或洞穴(水池、水库)中溢出,这样的突发状况激发孩子们采取下一步行动或令游戏进一步展开。例如,在案例三中,两个孩子(A和B)从沙池旁的小溪朝着位于相反方向的洞穴挖掘水道,让溢出的水通过水道流到洞中贮存,过了一会儿,洞中自然积存了大量的水,当水快要从某处溢出时,孩子们为了堵住水又拼命运来沙子,但稍后,洞的其他地方溃决,水流到了外边。看到这一情景,孩子们不断发出“啊”、“啊呀”、“快堵住(水)”的惊呼声,拆除用作水道的竹筒,堵住溃决的洞口。正如这一案例所示,令人兴奋和激动的场景并不一定是预先设想好的场景,往往是一些突发状况更容易激动的情绪。
水从坑里溢出,孩子们大为兴奋
(2)沙坑游戏中“水”的作用
通过观察带坡度的沙池游戏发现的第二个重要事实是,水在增加游戏乐趣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个案例中有四个使用了带坡度的沙池周围小溪流中汲取的水来游戏,只有一个未能出现热衷场面的游戏,没有用到水。过去的研究报告中也曾证实,带坡度的沙池游戏中增加玩水的内容后,游戏时间变得更长,水的作用不言而喻。而本项研究中,水成为了解场地的探索工具,也起到了联结在不同地方游戏的孩子的桥梁作用。
自游戏开始便进行观察的三个案例中,最早进入带坡度的沙池的孩子无一例外,都从倒水开始玩,倒水前并未和同伴商量或预先计划,自然而然地就开始倒水玩,看上去就像在用水流动的状态来确认沙池的状态。发现积水的地方就会进一步挖掘,沿着水流动的轨迹挖出一条水道,也就是说,游戏内容随着水的移动愈加丰富和充实。
水的另一个作用是,维系分别在不同地方玩耍的个体间的关系。本项研究观察分析的案例中,孩子们在沙池上方、下方或者左右两边分成几个小组,各自使用沙子做游戏。案例2中,一开始,孩子们分别在沙池上部和下部挖掘水道,途中从上部流下来的水流到了在沙池下部玩耍的孩子们挖的水道中,于是两组孩子的游戏合二为一,逐渐开始共同挖掘一条水道,最后上下两处的水道和连接两条水道的用竹筒做的水库共同构成一条水道,游戏朝着建设一个大型水利系统的方向发展(未完成的状态下结束)。
![]() |
![]() |
|
一开始作业在上下两部分展开,各自按自己的设想挖洞 |
|
途中水流汇聚,发展成共建一条水道 |
参考文献
- 青木久子・河边贵子(2015)幼儿教育 知识的探究8 游戏的民俗学。萌文书林:东京.
- Barbour, A. (1999). The impact of playground design on the play behaviors of children with differing levels of physical competence.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4(1), 75-98.
- Cosco, N., Moore, R., & Islam, M. (2010). Behavioral mapping: A method for linking pre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and outdoor design.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42(3): 513-519.
- Dyment, J & O'Connell, T. (2013). The impact of playground design on play choices and behaviors of pre-school children. Children's Geographies, 11(3), 263-280.
- Heft, H. (1988). Affordances of children's environments: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 Children's Environments Quarterly, 5(3), 29-37.
- Herrington, S. & Lesmeister, C. (2006). The design of landscapes at child-care centres: Seven Cs. Landscape Research, 31(1),63-82.
- Jarrett, O., French-Lee, S., Bulunuz, N., & Bulunuz, M. (2011). Play in the Sandpit: A University and a Child-Care Center Collaborate in Facilitated-Action Research. American Journal of play, 3(2), 221-237.
- Kytta, M. (2004). The extent of children's independent mobility and the number of actualized affordances as criteria for child-friendly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4(2), 179-198.
- 奥田援史・炭谷将史(2018)游戏的复辟. 近江学术出版:滋贺.
- Pate, R., Pfeiffer, K., Trost, S., Ziegler, P., & Dowda, M. (2004).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children attending preschools. Pediatrics, 114(5), 1258-1263.
- 仙田满(2016)儿童的花园 仙田满+环境设计研究所的「操场・校舍30」.世界文化社:东京.
- 仙田满(2018)培育儿童的环境和吞噬儿童的环境.朝日新闻出版:东京.
- Sporrel, K., Caljouw, S., & Withagen, R. (2017). Children prefer a nonstandardized to a standardized jumping stone configuration: Playing time and judgmen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53, 131-137.
- 炭谷将史(2019;印刷中)保育园操场的倾斜沙坑赋予儿童的游戏机会.生态心理学研究.
- 寺田信太郎(2010)第一章 川和保育园 比起回避危险 感受和体验危险有益于培养自我保护能力.佐佐木正美(编)儿童和家长愿意去的保育园(幼儿园) 安心育儿 健康保育图书馆(3) 优秀保育实践的启示.Subaru舍:东京.7-46.
- 寺田信太郎・宫原洋一・川和保育园篇(2014)无论雨天还是晴天:川和保育园・操场上的日常和113句“私语”.新评论: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