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感染新冠病毒,日本很多学校实施了停课或分散上学措施(截至2020年5月)。在此状况下,孩子们的生活节奏很容易被打乱。但是,有规律的生活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成长,对学习也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即使无法去学校,调整好每天的生活节奏也十分重要。本文将根据相关数据阐述"有规律的生活"给学习所带来的有利因素。希望日本的数据能够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人士思考如何照顾好孩子的一个契机。
1."生活有规律的孩子成绩较好"是真的吗?
生活习惯与成绩的关联
首先来确认一下生活习惯和学习成绩的关联。接下来将使用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与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共同实施的"有关少儿生活与学习的亲子调查"(于2018年实施)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对象包括3149组小学4到6年级学生及家长和2746组初中生及家长。
表1显示了两者的关联。数值为对负面的行为回答"完全没有"的比例,因此,数值越高越,则表示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学习成绩较佳的群体几乎在所有项目中都表现出遵守规则、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说"不吃早饭"这一项,无论小学4到6年级学生还是初中生成绩好的群体和成绩差的群体,相差10到15个百分点。除了饮食习惯,其他日常生活中必要的习惯,包括"不为第二天上学做准备"、"早晨需要家人叫醒"、"不刷牙"、"不整理、归拢随身物品"、"浪费金钱"、"不遵守使用网络、SNS的规则、礼仪"等方面,学习成绩不同的孩子也各有差异。
表1 生活习惯"完全没有"(%)

点击图片可放大
图1使用表1的10个项目,按照养成生活习惯的程度将调查对象分成高、中、低3个群组,显示其学习成绩。高群组为生活习惯最好的群组,低群组为生活习惯最差的群组。从图1中也可看出越是高群组,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越多,证明学习成绩和生活习惯具有必然的关联。仅从数据来看,可以说"生活有规律的孩子成绩较好"是有道理的。

图1 成绩(按生活习惯统计)
点击图片可放大
2.具备良好生活习惯的孩子学习习惯也更好
生活习惯与学习时间的关联
那么为什么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呢?这里有这样一个假说。可称之为"对学习习惯有利影响"假说。
对于能够早睡早起、使用网络或SNS时遵守使用规则、生活有规律的孩子来说,可能也会因此确保有足够时间用于学习。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不同生活习惯的孩子的学习时间有何差异。图2显示,越是生活习惯好的高群组,每天学习时间越长,初中生尤为显著。初中生中低群组每天学习时间为1小时36分钟,而高群组则长达2小时3分钟,比低群组多30分钟左右。做作业和家庭学习时间差异尤其明显。
图2 每天的学习时间(按生活习惯统计)

点击图片可放大
生活习惯与学习方法的关联
更令人惊讶的是,养成不同生活习惯的孩子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表2为根据不同生活习惯的群体计算得出的具有效果的学习方法的比率。几乎对于所有的学习方法,生活更有规律的高群组学生分值都更高,比如"按预定计划学习"这一项,其高群组与低群组的差异,小学4到6年级学生为33.6个百分点,初中生为29.7个百分点,高群组几乎是低群组的两倍。
这一结果令我们想到另一个假说,即能把握好时间、遵守纪律、过有规律的生活所需要的能力与动脑筋改善学习方法、反复尝试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所需要的能力想必是二者相通的。我们暂且称之为"共同能力"假说,事实上,生活习惯与学习方法的关联更甚于与学习时间的关联。如果基于这一想法的话,那么,具有控制生活的能力本身即能够有助于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
表2 学习方法(按生活习惯划分)

点击图片可放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