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未来纪要 > 【摩梭文化】第一篇 走婚出生的孩子既知其母,也知其父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摩梭文化】第一篇 走婚出生的孩子既知其母,也知其父

独玛拉姆(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2021-07-09

摘要:

  在少子化和老龄化日渐加剧的现代社会,儿童的养育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中国的四川云南省边界生活着一支母系氏族 ― 摩梭人,是中国现存的最后一支母系氏族,现存人口大约为五万人。摩梭人保持着传统不变的母系社会的家族模式,他们在走婚中生儿育女。本篇文章由摩梭人独玛拉姆介绍她身边摩梭人的婚姻、育儿和家庭。
English 

  在中国西南滇、川、藏三省区的交界点,有一个美丽的高原湖泊叫做“泸沽湖”。其周围居住着四万多自称“纳”,他称“摩梭”的特殊群体,他们至今仍比较完整而古朴地保留着以母系大家庭和“走访婚”为主要特征的母系文化文明传统。因此,摩梭人被全世界人所关注。笔者作为一个年轻的摩梭人,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试图从学术的角度对摩梭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与研究。让更多的人知道摩梭人,了解摩梭人朴素的生活,发现摩梭文化的魅力。同时,摩梭人的尊老爱幼、性别平等、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等风俗也是当今时代所提倡的。研究摩梭文化对当今社会、家庭、婚姻的发展有着许多借鉴作用。

一、摩梭人

  据文献记载,永宁摩梭人可考证追溯到西汉元鼎六年,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据史学家考证摩梭人源于中国古代西北部的古羌人。战国时期,部分羌人害怕秦国的威胁,他们向南迁徙到甘肃南部和四川西部,他们的后代因此而彼此分离,各自为生。还有的专家学者依据考古证据,提出了摩梭人源出云贵高原古夷人之说。认为在藏彝走廊民族文化交流活动频繁的历史时期摩梭人作为藏缅民族这个社会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百越族群当中的一部分。因此,摩梭人能从史料中可考证的时间就已有1600多年[1]。从各方面推断中可看出,关于摩梭人族源的说法不一[2]。笔者认为永宁摩梭人虽与古羌人、古夷人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但他们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既与古羌人支民族有了区别,也与古夷人支民族有了区别。在永宁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摩梭母系氏族文化、走访婚习俗和宗教信仰等。

(一)摩梭母系大家庭

  摩梭母系大家庭是一个由母系血缘群体所组成的,排除了非母系血统成员的家庭。摩梭母系大家庭是由三代及三代以上成员构成,其成员主要来自一个或几个始祖母。摩梭母系大家庭以母系为纽带,女性在家庭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在家庭生活中有着一定的话语权[3]。家庭中的男女大多选择走婚的婚姻形式维持关系,所以,终生能与自己的母亲和兄弟姐妹一起生活[4]。通常,一个摩梭母系大家庭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摩梭人的传统里没有“分家”的习俗,从古老的故事中分析可得出摩梭人不分家是因为兄妹情深,难以割舍。从现实的角度中分析是因为分家意味着对长辈老人的不敬,意味着争夺财产,这是一件十分耻辱的事情,会受到世人的奚落[5]。所以,即便是几十人的母系大家庭,家庭中没有纷争,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孩子们拥有着欢乐的童年,能得到众多“母亲”的爱,同时,老人们可以一起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除此之外,摩梭母系大家庭在生产生活中,注重男女分工明确、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在家庭中丧葬活动、生意买卖、修房子等重大事情由男性承担,其一般家务、财产保管等由母亲及家庭中聪明能干的女性负责。摩梭人认为整个社会的合理分工必然会使社会安定发展,一个家庭的合理分工必然促进这个家庭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同时,摩梭人是一个特别注重伦理道德的民族[6]。摩梭母系大家庭里尊老爱幼,礼让为先,兄弟姐妹间相互关爱。邻里乡亲间和谐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等,这种文明礼貌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摩梭人自觉的行为标准。这种文明礼貌的社会风尚使摩梭人从小养成了温婉热情、举止得体的态度。在现时代来说,家庭婚姻社会和谐是社会的重大问题,而摩梭人的生活模式则成为许多人向往的生活,并使得不少名人为此留下佳作。

(二)摩梭人的走婚

  摩梭人的婚姻形态,是国内外历史研究者和民族研究者以及旅游者最感兴趣的婚姻文化。这种婚姻形态是奇异独特的,它突出的特点是保留了原始母系婚姻形态。摩梭人称之为“se se”、“se ”,“se se”是“走”、“走走”的意思,所以人们也将它译为“走婚”。走婚的男女不组织属于他们自己的婚姻家庭,他们的生产生活没有太多的交集,所以他们分别属于各自的母系大家庭[7]。走婚的男性需要晚上出发去女方家里,女方就要在日落时等待男方的到来。第二天早晨走婚的男性要早起回到自己的家中,就像是一场约会。男方的晚出早归,女方的静默守候,日复一日,生儿育女。

  在下文中,则从永宁镇摩梭人上百对普通的走婚夫妇中,选取一对较为典型的夫妻,来讲述她们走婚的故事。这对夫妇为60后摩梭人,60后摩梭人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时期,对摩梭母系大家庭文化和走婚习俗能否走下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以其中一对摩梭人的走婚故事为例,详细描述婚姻生活中的仪式。讲述走婚出生的孩子既知道自己的母亲,也知道自己的父亲[8]

二、摩梭人的走婚故事

  生活中,每一个外来人员碰到走婚的人都常常会问:“走婚是什么?”“你为什么走婚?”“走婚是不是不要负责?”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在外工作和出行的摩梭人。对于外人而言,这是神奇的,也是罕见的,无法随意感受和体验的生活。但对于摩梭人而言,这是她们的传统。和其他民族的家庭和婚姻形式的存在一样,都是社会的产物。甚至有人会问摩梭人:“你们知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父亲是谁?”使得摩梭人对此感到生气和困惑。其实我们整个人类都一样,每一个不同的人群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根据我们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摩梭老人还是摩梭年轻人,对爱情的诠释是一样的,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和淳朴,显得走婚如此珍贵。

(一)种下一颗善的种子,孕育一个爱的生命

  次尔拉姆是一个50岁的摩梭女人,与她的走婚丈夫扎西平措育有两个女儿,他们已经走婚30多年。他们相识是在电影院,方圆百里也就一家电影院,每个星期放映一部新电影,重复放映一周。电影院是次拉姆的那个年代认识同龄人、结交伴侣的最佳场所。当时的电影票两毛钱,但对于次尔拉姆来说看一场电影是很奢侈的事情,所以她很少有机会常去看电影。她第一次看电影还是为了去看《白毛女》,因为不止一个人向她推荐。于是有天晚上她跟着发小去看了电影。那晚刚好认识了发小的朋友扎西平措。她记得扎西平措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衬衫,特别好看。心想着到了找松茸[9]的季节,卖了松茸就给自己的哥哥也买一件白衬衫,肯定很帅气,其余没有特别多的印象。后来又跟着发小去看了几次电影,和扎西平措的关系日渐熟悉。两人也因为互相爱慕而走到一起,那时候的次尔拉姆二十岁。

  谈恋爱一段时间后的某一天,扎西平措的妈妈带着一坨茶叶,还有一罐酒,来次尔拉姆家串门。她隐约地听到他的阿妈在讲她们家的情况,还有询求他们走婚的事情。次尔拉姆的母亲没有说不同意,也没有说同意。又过了一段时间,扎西平措村里的一位长辈带着一些茶叶、酒、糖果等等,还有一条银项链来祭次尔拉姆家的锅庄[10],说是扎西平措的妈妈拜托他促成这门婚事的。次尔拉姆就这样成为了一个被走婚的女人。

  次尔拉姆曾告诉笔者,她的母亲对此关系表示默认,后来她自己也是默认了这门婚事。因为在她认识扎西平措的两年里,她发现扎西平措是一个很勤劳的人,她的母亲和姐姐们都很善良,也没有见一个村里人说过他们家的是非。所以她觉得扎西平措老实,以后生下来的孩子会很乖。她的母亲更是觉得扎西平措家是一个家风很好的母系大家庭,兄弟姐妹之间友好相处,也未曾听说过扎西平措的绯闻,认为女儿和他走婚日子会踏实。就这样,她们一走就是几十年,即使各居母亲家,暮合晨离,这么多年也是相亲相爱,和谐相处,互相思念。平时在对方家中有事的时候互相帮忙,其余都是扎西平措一如既往地晚上过来,早上回去,没有间断。听次尔拉姆讲起这些,对爱情和婚姻的要求那么简单,没注重对方的地位,财富和门第,仅仅因为对方人品好,家教好就选择了走到一起。

  走婚一段时间后,次尔拉姆的阿妈带着她去格姆女神山[11]的庙里烧香挂经幡,并带着她在山下的一个沟里用木头加固一座小桥[12]。那座小桥主要供去山上砍柴的人行走,阿妈告诉她这么做可以让她未来有健康的宝宝。同时,也是教她作为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无论何时都为别人着想。在传统的母系文化里,家庭中大都是同一母系血缘的成员,加之摩梭人的传统观念里尊敬母亲,崇拜女神。认为有格姆女神才有摩梭儿女,有摩梭女人才有摩梭后人,摩梭女人是一个家庭里的根,所以人人都尊敬摩梭女人。而摩梭女人经营一个母系大家庭更是需要像格姆女神一样的慈悲和智慧,才能保证每一个母系大家庭得以延续,让整个家庭都是温暖的,充满爱的。所以很多的摩梭女人在婚后,都会变得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那碗敬在父亲家锅庄上的甜酒

  次尔拉姆走婚半年后有喜了,整个家族都为她高兴。她的奶奶还特意去寺院给肚子里的孩子供灯,麻烦寺院里的喇嘛为孩子和母亲念诵度母经[13]。扎西平措更是充满了喜悦,他也比平时更早地来到次尔拉姆家陪伴她。也考虑到次尔拉姆的身体不方便,常常抽出时间去帮次尔拉姆家砍柴、犁地等。他们的关系从最初的羞涩到现在大大方方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走婚关系日渐牢固。扎西平措还特意去找了一位达巴[14],达巴告诉他去砍柴的时候带着次尔拉姆平时不穿的一件衣服挂在山垭口的松树上,也记得在垭口处挂上经幡,这样就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让次尔拉姆顺利分娩[15]

  等到次尔拉姆的肚子稍微隆起,家中的阿妈选择了一个吉日为她煮了甜酒[16]。摩梭在妇女怀孕的时候,男女双方都会特意为孕妇准备甜酒。因为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女方家要拿甜酒去敬男方家的锅庄,也要敬亲戚家的锅庄。通过这一仪式,让男女双方家族同分享这份喜悦。次尔拉姆分娩时,是在祖母屋的“格盘”[17]里生产的。她在疼痛中听见老人们在火塘边诵经的声音,从木楞房的缝隙里可以看出火烧的很旺,她相信很快就会有一个新的生命到来,于是忍痛着等待,终于在孩子的第一句哭声中打破了这寂静的氛围。

  她的爷爷起床了,手里拿着一盏酥油灯放在了祖母屋的锅庄[18]处,让她的奶奶带一根松明去触碰一下小孩子的手,并用那松明在火塘里点了火,点燃了那盏酥油灯。第二天一早,她的奶奶吩咐姨妈把一碗甜酒送往扎西平措家里,这是要敬他们家锅庄上的,她们就会明白昨晚捡了一个孩子[19]。随后吩咐其他姨妈陆续将甜酒送到亲戚手里。摩梭人的表达比较含蓄,告诉男方生小孩的消息则是表达在这一碗敬在锅庄上的甜酒。这碗敬在父亲家锅庄上的甜酒不仅是告诉男方家喜得贵子的消息,也是替孩子敬男方家的祖先,并认祖。

(三)父亲的爱从马背上开始变得深厚

  次尔拉姆女儿出生一周后,很亲朋好友带着土鸡、鸡蛋、腊肉、饵块等前来来祝贺,扎西平措家也不例外。他告诉次尔拉姆的阿妈办满月酒[20]的时间和参加人数,以便女方家准备回礼。办满月酒当天,扎西平措牵着马,马背上驮着甜酒罐和装满东西的箩筐,身旁跟着他的阿妈、姨妈、还有姐姐们。她们每个人都背着背篓,手里抱着鸡,有的一只,有的两只。这是男方家第一次来女方家。男方家将带来的礼物敬在女方家的锅庄上,其中有猪膘肉、排骨、鸡蛋、酥油、饵块、红糖、甜酒、苏里玛酒等等,还有孩子的衣服,长命锁和手镯。女方家先让男方家人在祖母屋火塘边休息,煮甜酒来招待。过了一会儿,次尔拉姆的奶奶才从格盘将孩子抱出来给男方家的亲人们看。当天下午,扎西平措的阿妈分完了给女方家亲戚和邻居们的礼物,然后和次尔拉姆家的家人商量第二天摆宴的事情。第二天等亲朋好友们都到一起,一起聊天喝酒,共同分享这份喜悦。访客以女性为主。第三天吃过早饭才会离开女方家,女方家则回赠男方家红米,纺织品等伴手礼。

  在访谈的许多摩梭妇女身上可看出,摩梭人在婚姻家庭中很注重仪式感,这些仪式主要包含祈福祈愿仪式。其中最为常见的还是以人为中心,围绕人去开展各种各样的仪式。并其在婚姻的生活中注重对自我人格的培养,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才能孕育爱的生命。所以对生命异常尊重和爱护。同时在与伴侣的相处过程中注重相敬如宾的模式,同时也不缺主动奉献的烂漫。通过本文简短的故事,可以看出摩梭人通过一些日常的敬锅庄仪式、分娩喜乐仪式,父亲认亲仪式等等稳固了双方的感情,稳定了婚姻。摩梭人传统的婚俗文化中,虽然没有结婚证的一纸证明,也没有夫妻生活里的柴米油盐,但不失爱情和婚姻该有的模样,自由而忠贞。


mosuo.jpg

下一篇>

[1] 宁蒗彝族自治县制志编纂委员会.宁蒗彝族自治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176-178.

[2] 永宁镇者波村的老人口述他们的祖先从古至今生活在格姆女神山下,其村落的神话传说历史久远,有土著民族的影子。

[3] 木丽春.永宁摩梭史话[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69-70.

[4] 摩梭女性地位的崇高不意味着比男性地位高或是证明男性地位低。而是相较于女性在整个历史的发展而言,在摩梭人的生活环境中,女性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话语权。

[5] 整理于2018年4月在永宁镇的田野调查。

[6] 整理于2018年4月在永宁镇的田野调查。

[7] 走婚一词对于摩梭人而言是一个外来词语,直接以动词走而命名,对摩梭婚姻文化的正确命名还有待于思考。目前尚未找到最好的译词情况下,本文中先以“走婚”一次来描述摩梭人“sese”的习俗。

[8] 此故事来源于2019年10月永宁镇的田野调查材料。

[9] 松茸:是生长于泸沽湖湖畔的野生菌,是当地出名的特产。摩梭人依靠去山里采摘松茸供生计。

[10] 摩梭人男女在决定确定走婚关系时,需要有一个敬锅庄仪式,通过这个仪式,请求得到祖先的保佑和家人的祝福。也是为这段关系取得婚姻生活的法律保障。

[11] 格姆女神山:格姆是摩梭人女神的名字,因此将永宁镇东面神似狮子的山认为是摩梭人守护神格姆女神的化身,所以格姆女神山是摩梭文化中最重要的神山,是保佑摩梭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的神山。

[12] 在摩梭人的信仰中,为别人修桥铺路是积累福报最好的办法。

[13] 度母经:藏传佛教中的一种祈愿仪式。

[14] 达巴:摩梭人传统宗教达巴信仰中的祭司。

[15] 此行为为达巴信仰中的一个祈求自然神灵保佑的简单仪式。

[16] 甜酒对摩梭人的分娩中有着重要的角色,是妇女坐月子必备的产奶营养品,是向亲朋友好证明孩子出生的最佳礼物,同时也是向祖先献礼的祭品。

[17] 摩梭人生与死仪式举行的地方。

[18] 锅庄:摩梭人祖母屋的火塘部分用来供奉神灵的地方,通常也被用来指整个火塘。因此所有仪式的举行都离不开火塘,离不开敬祖先,所以也就离不开锅庄。连接人与神的地方。

[19] 捡孩子:摩梭人生小孩一般会说是捡孩子,因为摩梭人认为孩子的到来是上天的恩赐,是捡来的福报。表示一种敬畏的心理。

[20] 满月酒:摩梭人很注重小孩子做月子期间或是满月时,男方家来女方家摆宴,邀请女方家亲戚和村里人,表示对女方家生育之苦的感激。

作者简介

独玛拉姆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独玛拉姆 摩梭人,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教师, 西南民族大学宗教学硕士。参与多项社会实践调研工作、如国家语言保护工程摩梭人语言抢救保护、国家社科基金《云南世居少数民族灾害文化史》项目等。自2011年至今,不断跟踪研究摩梭母系文化(婚姻,宗教等),从事相关文化调查研究及访学项目。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