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交流活动 > ECEC研究会 > 【第五届ECEC研究会】演讲报告③ 荷兰的悖论~发达国家中最幸福的儿童所接受的入学准备型学前教育~

  • weibo

交流活动

Events

【第五届ECEC研究会】演讲报告③ 荷兰的悖论~发达国家中最幸福的儿童所接受的入学准备型学前教育~

松浦真理(京都华顶大学副教授)
2016-02-04

摘要:

CRN儿童研究所于2015年10月4日召开了第五届 ECEC研究会。本次是主题为"世界的保育和日本的保育(2)―通过与四个国家的比较来探索日本保育中的可取之处"。这期介绍京都华顶大学松浦真理副教授的演讲报告《荷兰的悖论~发达国家中最幸福的儿童所接受的入学准备型学前教育~》。敬请关注!

虽为入学准备型教育,但儿童的幸福感居世界第一

  荷兰被认为是先进国家中儿童幸福感最强的国家。其根据是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实施的两次《发达国家儿童幸福感调查》(2013年、2007年)结果荷兰均居世界首位。虽然很难对“幸福”下定义,但能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尤为重要。在这一点,我认为荷兰儿童主观上的幸福感高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孩子,这一事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指出,荷兰与儿童幸福感相对较低的美国在幼儿教育教育和保育方面(ECEC)同样都是“入学准备型”的。所谓“入学准备型”,意思就是进入小学前的阶段被定位为学校教育的准备阶段。

  近年在实施幼儿教育和保育时,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创造机会构建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间的对等地位以及推动双方教师加深相互间的理解、努力追求共同价值。荷兰的幼儿教育和保育虽然偏离了这一潮流,但是儿童的幸福感为何还能这么高呢?本文将从“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教育与保育”和“幼教设施与家庭”这三个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

荷兰与日本社会背景、国民性相似点甚多

  首先简单地比较一下日本和荷兰的社会背景。

  相似点非常多。比如说,国土狭小、国家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源。荷兰的国土面积和日本九州地区几乎差不多大。另外,在对周边国家动向以及在国际社会的立场十分敏感这一点也很像。荷兰在漫长的历史中几度遭受邻近各国的侵略,长期以来都在思考如何保卫自己的国家。更加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意周围人的行动、“枪打出头鸟”的国民性和不同性别应当承担不同职责的观念也在荷兰人心中根深蒂固。

  另一方面,作为最大的不同点,当是在于市民社会的成熟程度方面。荷兰的市民社会十分成熟,这也是1581年荷兰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传统。也就是说,市民对于要和国王及贵族一起共同担负建设国家、推行“自下而上的民主主义”以及对周围各国持“开放意识” 有着很强的信念。


  *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统治、宣布独立。1648年通过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独立得到承认。

4~12岁儿童就学的基础学校实施幼小一体化教育

  接下来介绍一下荷兰现行教育制度的概要。

  ECEC和日本一样分为“教育”设施和“保育”设施。

  “教育”设施有两种形态。一种是重视社会教育的“游戏集团(PSZ:Peuterspeelzalen)”,另一种则是以非荷兰语母语的儿童为对象的“学前早期教育(VVE:Voor Vroegchoolse Educatie)”。

  “保育”设施也分两大类,即“正规保育(Kinderopvang)”和“非正规保育(所有未经认可的保育设施、外国留学生保姆、拜托亲戚或朋友照看孩子)”。

  由于义务教育始于5岁,因此国家规定4岁前为幼儿教育和保育阶段。事实上1985年现有的幼儿园和小学实现合并,设置了实施一贯制教育直至12岁的“基础学校(Basisschool)”。普通基础学校中1、2年级为幼儿班,将4岁儿童和5岁儿童混编并实施相应教育,因此实质上义务教育可以说从4岁就开始了。

文字学习中常见的入学准备型项目

  下面就以位于荷兰南部北布拉邦省的中等规模学校-雅辛达基础学校为例介绍一下荷兰普通基础学校幼儿班的教育实践。该校的幼儿班除了周六周日外周三也休息,因此每周上4天课。每天早上8点30分开始上课,下午3点15分下课,中间有午休。

  我去参观的那天,孩子们先听老师念图画书,再通过猜谜的形式学习文字。之后,吃从家里带来的点心,开始按设定好的主题做游戏。基本上所有基础学校的幼儿教室都进行主题游戏,基本上要花6至8周的时间围绕同一主题玩游戏。比如说,在“杂技”这个大的主题之下,孩子们会围绕这一主题按顺序开展各项相关活动,包括画参加演出的动物、制作入场券等。主题游戏结束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守护下去室外活动身体,然后进入午休时间。午休时间很多孩子回家吃午饭去了,但也可以在学校里吃由外面公司提供的营养午餐。

 

  看到幼儿教室孩子们的活动,我感觉比起孩子们自发活动的场面老师指导孩子的场面更多。特别是学习文字时可以看到入学准备式的教育场景。我还听了比幼儿班高一年级的基础学校3年级学生的课,发现虽然教室内的布置以及授课方式明显不同于幼儿班,但所开展的活动同样也不是以儿童为主体。但是,一方面, 如开展场景游戏这样,大部分基础学校都十分注重培养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去自主发现的能力。总之,荷兰现行的ECEC确实属于入学准备型,但也能感受到尊重孩子自主性活动的氛围。

  至于两种完全相悖的理念为何会同时存在,我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首先事关设置基础学校的背景。荷兰的幼儿教育和保育十分推崇著名教育学家福禄贝尔和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即要尽最大努力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但是,由于ECEC和初等教育之间相差太大,经常出现儿童在小学1年级就留级的情况,所以,政府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尝试实施幼小一贯制的教育。保育工作者和小学教师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活跃,作为其延伸,学前教育阶段被包容到初等教育阶段之中,统合成为基础学校。

  另一个原因在于对成果主义的追求。过去荷兰由于重视“教育的自由”,所以未制定学习指导大纲以及类似幼稚园教育大纲、保育所保育方针的文件。取而代之的是“努力达到的目标”。这一目标于2010年变成“达成标准”的同时,荷兰首次为义务教育阶段设置了要达到的硬性标准,规定在完成初等教育时(12岁时)实施语言及算术的学力测试。而基础学校幼儿班虽然不必实施考试,但也为其规定了细致的“达成标准”,并开始按该标准来计划实施幼儿教育和保育课程。

在同一校舍内设置幼小设施、加强与义务教育的衔接

  接下来介绍一下第2个事例,即民间设施“社区学校”(Brede School)的实践。“社区学校”是指聚集了发挥不同社会功能的机构的学校,比如说保育所、文化设施、运动俱乐部、图书馆等设施设置在同一个地方,相互配合促进教育。我参观的社区学校是一所同时设有游戏团体(托幼机构)和基础学校的学校。游戏团体从下午开始变成学童保育(BSO),不仅接收本校儿童,也接纳其他邻近基础学校的儿童。

  负责这个社区学校运营的团体还运营着另外一个游戏团体,以非荷兰语母语的孩子为对象开展学前早期教育课程VVE,每周4天,每天上半天这样的课程,以加强入学准备型教育项目的效果。正如前面所述,社区学校原本就是重视社会教育的设施,近年来坚持这样方针的游戏团体越来越多了。

  这个运营团体还经营着一个全日制的正规保育所。该保育所洋溢着家庭的氛围,除了注重通过五感来感知“发现”外,还十分重视和儿童家庭保持紧密联系。我认为这种设施里的“保育”,与游戏团体、基础学校里的“教育”之间是有着很大差异的。

根据国家政策推进三大关联的强化

  下面将从“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教育与保育”、“幼儿园(保育园)与家庭”这三大关联的角度整理一下前面叙述的内容。

  在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衔接方面,幼儿班虽然保持与基础学校3年级以后的差异,但也非常注重加强入学准备型教育课程。并且,对于儿童学习的建设性和主动性的认识方面,幼儿园(保育园)和学校的有关人员之间持有共识。

  对于教育和保育的关联,还未能通过具体事例做充分的说明。教育与保育的明显差异之一在于质的差异,地方政府已就游戏团体和保育所的质量开始进行考察评估。教育考察局(相当于日本文部科学省)则负责评价考察评估是否确切合理。2010年这样的机制已得到完善,而之前人们认为教育和保育完全是两回事。这一倾向反映了荷兰正处于重新思考教育与保育关系的转折期。

  至于幼儿园(保育园)及家庭的关联,法律一直明文规定园方必须向家长提供必要的信息。荷兰宪法保障“教育的自由”,并以此为前提向所有学校提供公共经费,赋予其对等地位,也反映了家长的愿望。但是,由于现在和过去不同,园方和家庭的关系越来越淡薄,政府有意通过法律措施使家长更多地参与园方事务。

  上面介绍了荷兰的幼儿教育和保育。结合日本的状况,思考这些特征与儿童主观的幸福感有何关联,也许能够得到很大的启发。

[协助编辑:Pendaco有限公司]

  ※此原稿为第五届ECEC研究会"世界的保育和日本的保育(2)―通过与四个国家的比较来探索日本保育中的可取之处"的演讲记录。

作者简介

松浦真理 (京都华顶大学副教授)

松浦真理 京都华顶大学副教授。专业为比较教育学、荷兰地域研究、幼儿教育学。以确保儿童成长连续性的幼儿教育和保育为研究主题。主要著述包括《教育心理学儿童教育原理》(共著、建帛社)等。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