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东亚的保育和教育观察 > 【中日比较】第2期:学校内的"事"和"物"(上篇)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中日比较】第2期:学校内的"事"和"物"(上篇)

渡边 忠温(东京理科大学理学部第一部非常勤讲师)
2013-07-09

摘要:

日本和中国学校内所发生的"事情"和学校内设备等"物",反映出教育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着差异。同时,当我们具体去看对方国家的学校的情况时,经常会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有误。这些差异往往只是些小事情,但是虽然如此,也有些对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和心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全校集会、"眼保健操"、书桌的式样等两国学校中的"事"和"物"的不同,具体列举事例进行介绍。

  近代化以后的学校制度中,各国学校中所进行的"活动(事)"和校内具备的"物品",很多是相似的。所以,即便是没有在日本的学校上过学、不太理解日本学校的中国人,大概也能想象出日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每天是怎样生活的。但是,当我们对那些认为是"相同的活动"、"相同的物品",仔细了解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是有着微妙的差异,或完全就是这个国家所独有的特点。

  在我刚到北京留学的时候(八年前),有一天我跟教育学院的一位中国学生一起聊天,谈到了"学校在早上是否全校集合"这一话题。我说日本的学校也有早上全体集合的情况,大约一周一次,集合的时候,会有全校通知或者校长讲话等。这位女同学感到不可思议地问道:"问一下,那你们什么时候升国旗啊?你们也应该升国旗吧?"

  从我现在住的北京的房子里能看到一所中学(相当于日本学校制度中的初中和高中)的操场,我经常能听到操场上在举办学校活动时的国歌。另外,大约一周一次,全体学生集合,一边播放国歌,一边举行升旗仪式。而日本的学校与中国的学校相比,能学校升旗的场面和听到国歌的机会是有限的。在公立学校,文部科学省规定,在入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要举行升旗仪式和国歌齐唱。但是,几乎所有的学校实施这项举措也不过是这15年左右的事情。并且,日本还有很多私立学校,其实施率想必会更低。更不要说是在每周早上的全校集合时举行这样的仪式了。

  此外,当然在日本和中国的学校里,有着什么样的活动,原本就多少存在一些差异。如果比较一下两国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就会发现这作息时间表上存在着其国家特有的一些学校活动。

  例如,我有一次去中国的学校参观课堂,下课了,我就关掉录像机,正收拾东西时,校园里响起了柔和的音乐。当时,很吵闹的教室立刻变得安静下来,有一个女生走到了讲台上。然后,这个女生突然随着音乐开始做起了"奇妙的动作(当时我是这么看的)"。班里的其他同学也都在做着同样的动作。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眼保健操"。虽然我以前也听说过中国的学校有这样的操,但是亲眼见到时,惊讶得禁不住将录像机的开关再一次按下去。"眼保体操"是在中国的学校里进行的保护眼睛的体操,听说是受前苏联教育的影响。也就是说,这项活动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这是日本学校的课程表里所没有的活动,一直以来中国的很多学校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课间时间)进行。中国的学校,上午有全校集体课间操(相当于日本的"广播体操";全校集合开会也利用这个"课间操"时间举行)的时间,还有"眼保健操"的时间,给人一种学校在整体上对学生的健康统一管理的印象。相对于此,日本的学校,进行全校范围来提高学生体力的举措要比中国学校少的感觉。

  相反的情况,在我向中国人说到日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时,对中国学校里所没有的"晨读活动"(虽然中国也有类似名字的活动,但大体都是指的课本学习教科书)、"学校营养午餐的时间"等,也需要解释说明一番。此外,譬如说到"打扫除",也需要说明哪些地方归学生打扫,怎样分担打扫的地方等等。因为在中国的学校,除了学生之外,还有专门的打扫人员。

作者简介

渡边 忠温 (东京理科大学理学部第一部非常勤讲师)

渡边 忠温 东京大学教育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课程毕业。教育学博士。2009年9月-2015年6月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现为东京理科大学理学部第一部非常勤讲师。从事日本和中国的高考制度、考生心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专业为比较教育学、文化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