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前教育研究 > 3~6岁幼儿言语目的性发展特点的研究_02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3~6岁幼儿言语目的性发展特点的研究_02

2012-07-10

( 2)幼儿运用描述策略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 本研究以幼儿第一次描述被猜物品中所表现出的最高水平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

表 3. 3-6岁幼儿运用描述策略能力发展的水平分布(人数与%)

水平班级

水平Ⅰ

水平Ⅱ

水平Ⅲ

水平Ⅳ

小班

14

46.7 %

14

46.7 %

2

6.7 %

0

0

中班

4

13.3 %

11

36.7 %

8

26.7 %

7

23.3 %

大班

1

3.3 %

9

30 %

8

26.7 %

12

40 %

  对各个年龄班幼儿运用描述策略的能力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见下表:

表4. 各年龄班幼儿运用描述策略能力的差异性情况

 

小班与中班

小班与大班

中班与大班

Mean Difference

1.00*

1.43*

.43

Sig.

.000

.000

.056

                     *表示在.0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以上结果表明:幼儿运用描述策略的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小班幼儿在运用用描述策略能力上与中大班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中大班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见表 4),可见,中班是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2. 幼儿运用回应策略的发展。(1)幼儿运用回应策略的水平。 猜物游戏中,幼儿只有首先完成对被猜物品的描述,才有可能运用回应策略。在本研究中,小中大班各有部分幼儿不能描述被猜物品[3],故无法考察他们运用回应策略的情况。另外,大班还有 4 名幼儿由于描述出色,听者一次性猜出,故也无法考察其运用回应策略的情况。

  本研究发现 3 - 6 岁儿童回应听者反馈策略的发展存在以下三个水平:一是 不能主动对听者的反馈进行回应。 处于该水平的幼儿往往对听者的回答不予回应,当主试问:"他猜的对不对"时,能说"不对"或以摇头表示,但不会继续补充。当主试接着提示:"再想想怎么说能让小朋友猜对"时,有的幼儿不予回应,有的幼儿则重复刚才说过的信息。 二是 能主动对听者的反馈进行回应,但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 处于该水平的幼儿能采用多种方式主动回应听者的反馈,如直接否定("不对")、鼓励听者(你们再好好想想)、点名要求对方猜(××,你猜)等。但这些回应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来帮助听者尽快猜出物品。 三是 能主动提供有效的回应信息。 处于该水平的幼儿不仅能主动回应听者的反馈, 而且能提供有效的信息以帮助听者尽快猜出物品。如:能通过反问或说明,使猜者了解猜错的原由;在猜者表示或表现出"猜不出"时不断地补充新的信息等。

(2)幼儿回应听者反馈策略发展的年龄特点。 本研究依据幼儿在猜东西过程中表现出的最高水平进行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5. 3-6岁幼儿回应听者反馈策略的发展水平分布(人数与%)

水平

班级

水平Ⅰ

水平Ⅱ

水平Ⅲ

小班

10

33.3 %

3

10 %

3

10 %

中班

3

10 %

12

40 %

11

36.7 %

大班

0

0

6

20 %

19

63.3 %

  对各个年龄班幼儿运用回应策略的能力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见下表:

表6. 小中大班幼儿运用回应策略能力的差异性情况

 

小班与中班

小班与大班

中班与大班

Mean Difference

-.83*

-1.43*

-.60*

Sig.

.000

.000

.001

                     *表示在.0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以上结果表明: 随年龄的增长,幼儿回应听者反馈策略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在运用回应策略发展方面,小中大班两两存在显著差异(见表6)。结合水平的划分及 表 5 可以看出: 中小班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于幼儿能否主动进行回应,小班仅有 20%的幼儿能主动回应听者的反馈,而中班则有76.7%的幼儿( 水平 Ⅱ和水平Ⅲ之和)能达到这一水平,可见,中班是幼儿能否主动回应听者反馈的关键期。中大班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于幼儿能否提供有效的回应。中班只有 36.7%的幼儿能提供有效的回应,而大班则有63.3%的幼儿能做到,可见大班是幼儿提供有效回应的能力发展迅速的时期。

  3. 幼儿为实现言语目的而有效运用策略的情况。 在猜物游戏中,幼儿为实现言语目的运用了描述策略与回应策略。一般情况下,只有这两种策略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才能保证完成任务。因此,幼儿能否综合运用这两种策略,每一种策略运用的水平如何,是否有效,是判断幼儿运用策略能力的综合性指标 。

  幼儿在运用描述策略上存在四个水平,其中 水平Ⅲ和 水平Ⅳ都有助于听者尽快猜出物品,因此,当幼儿处于这两个水平时,说明该幼儿能运用有效的描述策略。同理,本研究认为回应策略发展处于水平Ⅲ的幼儿能运用有效的回应策略。

  在猜物游戏中, 3-6岁儿童为实现言语目的而有效运用策略的情况可分为四种:一是不能运用有效的策略; 二是能运用有效的回应策略,但不能运用有效的描述策略; 三是能运用有效的描述策略,但不能运用有效的回应策略; 四是能运用有效的描述策略及回应策略;

  本研究对幼儿为实现言语目的而运用策略的情况进行了考察,结果如下:

表7. 3-6岁幼儿为实现言语目的而运用有效策略的情况(人数与%)

类型班级

情况Ⅰ

情况Ⅱ

情况Ⅲ

情况Ⅳ

小班

12

40 %

4

13.3 %

0

0

0

0

中班

7

23.3 %

4

13.3 %

5

16.7 %

10

33.3 %

大班

4

13.3 %

5

16.7 %

1

3.3 %

15

50 %

  从表 7 中可以看出:小班幼儿以情况Ⅰ为主,也就是说小班幼儿大多不能为实现言语目的而运用有效的策略。有部分小班幼儿能运用有效的回应策略,但不能运用有效的描述策略。中班幼儿四种情况均有分布,其中情况 Ⅳ略多于其他情况。而大班幼儿则以情况Ⅳ为主,有 63.3%的幼儿能为实现言语目的而能综合运用有效的回应策略与描述策略。由此可见,随年龄的增长,3-6岁幼儿为实现言语目的而运用有效策略的能力是不断增长的,从最初不能或只能运用单一的有效策略发展到能综合运用有效策略。

  本研究在考察幼儿为实现言语目的而采用回应策略的发展时,采用猜物游戏这一情境。猜物游戏深受幼儿喜爱,其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很高,这对于考察幼儿对听者反馈的回应情况是很有利的,往往能反映出幼儿真实的水平,但此情境也存在一定的缺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对听者进行控制。无法对听者进行控制造成了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由于听者的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说者同样的描述或回应可能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有可能出现说者描述和回应均很出色,而听者没有猜出,或说者描述或回应水平均不佳,但听者却猜出的情况。因此,在本研究中无法以听者最终能否猜出来作为衡量说者回应水平高低的指标。二是无法对听者进行控制,也就无法控制听者的反馈情况。在本研究中听者反馈的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猜物游戏是一个互动性很强的游戏,听说双方彼此间会相互影响。如何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

参考文献:
[1] 朱曼殊,缪小春. 中国心理科学 • 儿童言语的发展 . 王 甦 ,林仲贤,荆其诚主编 . 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
[2] 史慧中.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 3-6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 朱智贤主编. 北京:中国卓越出版社. 1990
[3] Anat Ninio & Catherine E. Snow(1999). The developnent of pragmatics: learning to use language appropriately, Handbook of child language Acquisition , Edited by William C.Ritchie & Tej K. Bhatia, ACADEMIC Press.
[4] Paul Fletcher & Brain Macwhinney(1995). The handbook of child language,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