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榊原博士研究室 > 【焦虑症】第4回 "焦虑症"的原因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焦虑症】第4回 "焦虑症"的原因

榊原洋一(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CRN儿童研究所所长)
2015-08-21

摘要:

现代社会压力大,人们有时难免会在心理上出现一些问题。CRN儿童研究所长榊原洋一教授,开设了"焦虑症"栏目。本期为第四期,从大脑机制来阐述出现"焦虑症"的原因。
 

“感知不安”机能对于生存是不可或缺的

  之前我给大家讲述了“焦虑症”存在着多种类型,其共同点在于对近期会发生危险的很强的预感(感到焦虑),以及所伴的身体症状(心跳加速、出汗、颤抖)等。

   很多人希望尽量避免产生不安感,但事实上对于具备生物属性的人类来说,“感知不安”本身是极为重要的大脑机制,是生命延续所不可或缺的。譬如在山中遭遇熊,或在悬崖峭壁的的山路上,如果人没有感知不安的能力就很容易受伤甚至丧命。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是“危险”呢?如果人的生活圈内“危险”是有限的,也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是,大家想象一下就可以知道,人的生活环境非常多种多样,危险状况也是不可计数的。

  那么,人又是如何去认知危险状况的呢?

  感知危险是人的大脑功能,其中的一部分是生来俱来的,即所谓的“生理反射“。

  比如,我们行走时忽然失去平衡,会下意识地张开手以对应摔倒,同时心跳加速、冒汗。这是人体应对突发性状况的一种本能反应。

  巨大的响声、突然进入视野的物体等等,这些都会令我们感到不安,“惊吓盒子”和“鬼屋”等正是利用了人们面对突发状况时产生的不安情绪。当我们面前突然出现某种物体时,首先后退逃跑是因为这是生存下去的一种有效手段。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但这是危险环境中的共通情况。

  焦虑反应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自动反应

  人类的“五感“,除嗅觉之外均汇集到丘脑,”五感“之中,唯有嗅觉是直接传递到后面将提到的扁桃体。内脏感觉(疼痛、恶心、空腹感等)同嗅觉一样传递到至扁桃体和叫做“蓝斑核”的地方。汇集到丘脑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这里是我们感到知觉的初级的感受野。从这里又自动地传递到视觉、听觉和触觉等的中枢皮层。之后我们所感知的信息并不会停下脚步,它们不受意识左右,自动地进一步传递到达扁桃体和与其相邻的海马体。我想,大家很多人都知道海马体是记忆中枢,它将我们所经历的各种感官刺激(经验)与记忆相结合,从而唤醒与这些记忆相关联的情感。若刺激与经验在海马体内异常紧密结合,则会呈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状态。

  可见,感觉的体验并不单纯作用于我们的意识,而是自动地(无意识地)接续到记忆、自律神经和反射中枢去,有时甚至会在我们的意识之前便已经引发了中枢反应。

  换句话说,焦虑及其所伴随的反应很多时候源自于脑构造的自主活动,是不受意识所控制的。

  人们在面对初次接触的环境时往往会感到不安,这种情绪很有可能源于先天性脑构造。将刚刚会爬的婴儿放在横跨桌子间的坚固的玻璃板上,心跳会加快,即使父母叫孩子爬过来也不肯动。这个被称为“视觉悬崖”的著名的实验证明,即使是从未有过从高处坠落经验的婴儿也会产生从高处跌落的不安心理。但当孩子在玻璃板上爬过几次,知道是安全的之后,心跳加速的现象便随之消失了。

  由此可见,感知不安是一种自发性机能,但是通过经验积累会发生变化。

为何会产生“不安障碍”?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焦虑症”呢?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阐明了“感知不安”是一种自发性机能,并会随经验而变化。

  “焦虑反应”主要由四个大的机制来进行调节。首先是位于中脑的蓝斑核部位。蓝斑核通过神经组织与几乎大脑各部位相关联,可调节脑部的活跃程度。在接受到来自蓝斑核的强烈刺激后,对应部位将呈现紧张状态。其次是多巴胺与神经回路。多巴胺可作用于神经回路,从而产生应对特定刺激(经验)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这个词常见于过敏反应。比如一个人可能对其他花粉毫无反应,但接触到杉树花粉便会诱发此类反应。如果孩子被狗咬过,他看到狗后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恐高症人群上到高处也会有类似情况出现。第三中调节机制源自扁桃体。扁桃体可以基于感官经验(视觉、嗅觉等)辨别出危险区域,并与自律神经相结合,从而引导人类行为。当人们在山中遭遇熊时,首先会心跳加速、血压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人所应采取的行动是或者逃跑或着肉搏,心跳加速与血压上升均为有效的自律神经反应。海马体是最后一个调节机制。它能记忆与不安相关联的各种体验,在记忆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所谓“焦虑症“,便是蓝斑核、多巴胺作用于神经回路、扁桃体和海马体等几种脑机能所呈现的异常亢奋状态。“焦虑症”有多种类型,是因为与几个脑部位的关联程度不同。

  例如,“创伤后应急障碍“的要因之一在于感官刺激与记忆在海马体内过度结合;“广泛性焦虑症”源于蓝斑核所引发的全脑过敏状态;多巴胺作用于神经回路呈现亢奋状态并引发应激反应,这是强迫症和局限性恐惧症的“元凶”。

  很多“焦虑反应”没有发展成“焦虑症”,是因为人们能够学习对产生不安原因的应对方法(行动)。但是,如果这种学习出现失败,就会出现“焦虑症”。

幼年时的经验与“焦虑症”

  面对疼痛或不曾经历过的刺激时,婴儿唯一的应对反应便是哭泣。婴儿不能逃避也不能去应对。但是,大多数婴儿身边有可以保护他们的人,父母会抱起他们并轻声安慰。婴儿虽然无法理解发生了什么事,但会逐渐意识到当自己哭泣时会得到旁边大人的帮助,这便是一种应对不安反应的学习过程。但如果身边没有可以保护自己的大人,孩子便无法体会如何化解恐惧感,最终导致上述蓝斑核所诱发的持续性兴奋状态或与多巴胺相关联的应激反应。

  类似体验并不仅限于婴儿时期。无论是在成长过程中还是成年后,若无法掌握消减不安情绪的方法,我们的脑部会经常对不安情绪的诱因产生过敏或过度反应。

  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焦虑症”都是因为周围的大人对孩子的不安体验采取了不适当的对应。很多被大人呵护有加的孩子也会产生各种过敏反应,这种情况多源自于先天性因素。

  “不安障碍”源自于我们构造极为复杂的大脑。

作者简介

榊原洋一 (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CRN儿童研究所所长)

榊原洋一 医学博士、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CRN儿童研究所所长。 日本儿童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为儿童神经学、发展神经学,其中特别致力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阿斯伯格氏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等发育障碍的临床及脑科学。兴趣为登山、音乐鉴赏,是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父亲。 主要专著:《穿尿布的猴子》(讲谈社)、《不能集中精神的孩子们》(小学馆)、《多动症儿童》(讲谈社+α新书)、《阿斯珀格氏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与学习障碍》(讲谈社+α新书)、《ADHD的医学》(学研)、《育儿起步百科》(小学馆)、《榊原博士的ADHD医学》(学研)、《儿童的脑发育 临界期・敏感期》(讲谈社+α新书)等等。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