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非正规学前教育研究 > (2010)在巴学园感悟"三生教育"_02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2010)在巴学园感悟"三生教育"_02

2010-07-10

  艺术室 艺术室非常宽敞,孩子们正在里面活动。为了避免打扰孩子,大李没有带我们进教室观摩。艺术室外的走廊上,大李打开壁灯,告诉我们:这里是打算要做成艺术走廊的,灯光投照到的地方,以后挂上孩子的作品,就像在展览室一样。

 

  阅读室 阅读室位于艺术走廊的尽头,从阅读室的门口看楼梯拐角,此时天已初晴,明亮的阳光被轻柔的鹅黄窗帘透成桔黄,少了一份晃眼、多了一片温馨。阅读室内,有各种坐具供孩子选择:小型实木桌椅、藤编蒲团坐垫、还有棉布坐垫。阅读室的后头通向楼顶花园,同样的柔和色调、细木栅栏。

 

户外环境

  因为下雨的关系,很遗憾地没有看到孩子们的户外活动。但也由此有了更充足的机会领略巴学园户外环境创设的全貌。

  户外场地相当宽敞,为了让孩子们不至于因为随意奔跑过于兴奋,户外器材摆放得错落有致,让孩子们奔跑一会儿就有事可做。除了一般幼儿园都会设置的秋千、滑梯之外,更多的是一眼看去不知道作何使用的设施:爬着绿蔓的小木台、挂着轻柔布幔的四角亭台......这是巴学园的又一特点:不强制孩子在室内操作材料,而是认为应当尊重孩子的选择,甚至倾向于认为在户外操作更能满足孩子的身心需求。因此,这些"看起来不知何用"的小台阁,就成了孩子们休憩和游戏的乐园。

 
       供避雨和休息的亭台         沙池旁有各种工具,铲锹,供孩子使用

  环境会说话。巴学园的环境则是在大李的精心布置和老师们的细心维护下,为孩子们营造着一种家庭式的温馨、艺术式的美感,以及尊重生命的积极氛围。

二、益于生存的教育

  参观完园所环境之后,大李请来了本园园长和教育督导,为我们介绍巴学园环境背后的、更深一层的理念。

(一)幼儿教育,并不需要太专业

  园长是位男士,这就已经能让很多"专业人士"大跌眼镜了;这位男园长还是心理学专业毕业,就更让我们讶异。然而,这位男园长就像大李一样,往那儿一坐,就有一股让人宁静的魔力。这也是巴学园提倡的理念:幼儿教育并不需要太过专业。这里的专业,指的是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太专业了,反而把自己限制住了,容易看不清教育的本质。但幼儿教育,不能缺少专业精神。正因此,巴学园的教师也都是从宁夏招来的,专业性并不强,但经过培训,个个都有让人安心的魔力。正是这股魔力,让孩子们受到感染,在心平气和中发展人格。

  "教机"(教育机会)是大李常常强调的词。她强调每个教师对教机的把握。每个老师都应该学会通过和孩子的生活互动,找到合适的教机。能够发现"教机"、善于把握"教机",这才是每个教师应该掌握的教育智慧。

  谈到挑选教师的标准,大李提到:教师是与孩子共同生活的家人,不需要很强的职业性。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首先,家庭和谐。"在经常吵架甚至离异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身上一定背负着太多的心理压力;这样的人来当老师,我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他。"其次,希望是来自多姊妹家庭。"多姊妹家庭长大的孩子,社会性能力强,在合作、分享、谦让方面更好一些,而且更容易接纳孩子。我以前尝试过接收独生子女入园当老师,培训了两年,还是不能满意,最后没办法,只好请她离开。"最重要的是本人朴实、实在。园里有一些考量方法,但更多的是靠直觉。"看一眼觉得这瓜就是甜的"。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要对于进入孩子的生活有所向往,能够"爱"上孩子,而非简单的"喜欢"孩子。爱和喜欢是不同的。大李认为,幼儿园更应该是家庭式的,年长的教师更能包容孩子。"我喜欢老奶奶教师。我就想在幼儿园里干到老。想想等你老了,还有一堆孩子在你脚边爬来爬去,多好啊!"

  在巴学园,各班的老师有很大的决定权。每个班的材料投放,一部分是园里配备;另一部分由教师制作。各班有班费,老师可自由开支。巴学园里,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老师,都同样是实施"基于尊重的帮助":当看到孩子需要帮助时,成人不会以自己的判断而强行帮助,而是等待孩子主动提出需要;同样地,园长和管理人员看到老师出现问题时,也不会以自己的判断而强行介入,而是耐心地等待老师自己发现问题(当然,与此同时,为了效率,园长会定期组织老师读书会、研讨,创设机会让老师发现自己的问题)。我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是幸福的,孩子也自然是幸福的。

(二)"别人的衣服拿来真的是不好穿的"

  大李也承认自己学习借鉴了很多好的教育理念,比如华德福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瑞吉欧教育。但是,直接挪用过来也吃了不少苦头,最后都要根据自己面对的孩子群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一些改动和吸收。大李提到,当自己的教育小有成就之后,很多人来访,讨要教育的成功奥秘,大李却觉得没法说。因为"别人的衣服拿来真的是不好穿的"。

(三)"孩子有一生的时间去学习知识呢,建构人格却只在这几年"

  巴学园倡导的是"益于生存的教育",达成三个目标:自立自主、品行建构、道德自律。让孩子学会不因成人的奖惩而作判断。

  这里特别重视对孩子人格的建构,而非知识的灌输。大李说:"孩子有一生的时间去学习知识呢!但是建构人格,却只在这几年。"

(四)"让孩子看到父母也参与园中,感觉到不一样的亲切"

  巴学园非常重视家长工作,家园沟通的形式也十分丰富。在李跃儿教育论坛上,各班都有自己的专栏,随时更新孩子的活动状况,方便家长们随时了解孩子。李跃儿教育还有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发布孩子的活动信息,也向家长渗透一些教育理念,引导家长更好的教育孩子。巴学园的高管定期与家长见面,家长可以直接向高管反映园所的任何问题,称为"绿色通道"。还有家长沙龙和一对一咨询。有些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比较严重,需与家长配合进行矫正。常用的方式是:一家人带孩子来园,教师表演示范如何给孩子树立原则。

  此外,巴学园每年有四场家长教学,目前已经开展4年了。教学的内容从认识孩子,到教育原则的建构等等。平时有家长义工、家长志愿者来园做玩具,同时会对家长进行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输入。每年园里的戏剧节,由家长写剧本、演给孩子看。大李认为:"让孩子看到家长也参与到园中,那么孩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五)培养人格完善的孩子

  从巴学园已经毕业5届孩子了,共计70多名孩子。追踪联系的50个孩子里,18、19个进名校,学业成绩排在年级前几名;4-5个孩子需要家长管着;大多数孩子不用家长操心。学习主动,有成就感。"很多孩子成绩中上等,95-98分,我对家长说:这就足够了。"

  总体来说,从巴学园毕业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进入小学的最初1-2个月感觉学业困难,但1学期之后就表现出来,后劲十足。这与园里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巴学园的孩子从4岁开始进入蒙氏室,锻炼逻辑思维;5岁开始幼小衔接,包括野外生存、农业劳动、足球队等活动,以益于生存为主,认知类的内容相对较少。但是从巴学园出来的孩子,会自我保护,不害怕成人。大李讲了几个生动的小故事,让我们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感慨这才是完善人格的教育,举其中一个例子来说:

"迟到"的故事

  小女孩上课迟到了,站在门口喊"报告!"老师不满地批评:"怎么迟到了!"小女孩毫不害怕:"我迟到确实不对,我可以跟你去办公室解决。下次我可以不迟到。"第二天,小女孩又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她主动对老师说:"我跟你去办公室吧。"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见了巴学园的孩子是怎样地遵守原则、有主见。人格完整的孩子,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不受心灵的伤害;在任何事情上,能最大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后记

  从巴学园回来,我脑袋里又开始回旋那个问过很多遍的问题:什么样的幼儿教育才是好的幼儿教育?曾经通过碰撞和探讨,得出结论:适合孩子的,就是好的。然而,还是没说清楚,因为这只是把问题的表述变成了:什么样的幼儿教育才是适合孩子的幼儿教育?在巴学园,我看到了大李给出的她的答案。从孩子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把人的基本生活分散打包压缩到园里,成为不同的区。让园里的区角成为渠,孩子的发展力成为水",水顺渠走,水到渠成。在此生活教育的基础上,孩子学会生存、珍爱生命,则是自然顺延的结果了。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可能每个人最终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答案。我想,我依然会继续追寻着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未来,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