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非正规学前教育研究 > (2010)流动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_01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2010)流动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_01

2010-07-10

摘要:

本期内容主要围绕流动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展开。单就养成教育本身来说,它在学龄前教育阶段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学前教育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学会做人、做事,真正成为能够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流动儿童的相关特点本身也决定了在其养成教育的探索中需要有一条适合于他们的道路。以下这篇文章就是对四环游戏小组习惯养成教育探索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从中体味出它逐渐摸索前进的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刘莉

  四环游戏小组在实践中一直探索:流动儿童最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是适合流动儿童的教育?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孩子运动能力强于城市孩子,认知水平一般,其不足之处在于孩子的社会适应方面,比如行为习惯、卫生状况、交往技能、安全意识等。因此对于流动儿童来说,重点不是背多少唐诗,认多少字,数多少数,而是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事实上,在《市民眼中的农民工》调查中也显示:市民普遍认为农民工不注意个人行为习惯,这也是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生活困难的一个方面。由此可见,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帮助流动儿童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

一、流动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机制

  四环游戏小组在实施流动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中,采取了一系列途径和策略,给流动儿童的行为树立界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协助家长一起开创孩子的未来。总的来说,流动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受到多方面力量的影响,要使其效果稳定必须综合利用各方面力量,使其成为有效机制。

(1)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长效保障

  家园犹如一车两轮,如果方向相反,则白费力气,甚至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不利的影响。家园目标一致,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有利于养成幼儿的习惯

  家庭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终身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农民工家长为了生计很少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家长们的教育期望就是孩子认认字、数数数,谁认得字多、数得数多,家长就觉得这才是好孩子。父母的教育期望与我们的教育目的是有差异的。幼儿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习惯,而不是灌输知识给孩子,让孩子成为大人的"炫耀的资本"。此外幼儿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深受父母言行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向幼儿传递着教育信息。幼儿园有责任引导家长树立行为界限,给幼儿树立榜样,用自己的行动让幼儿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做的,什么行为是不能做的。

  幼儿园等托幼教育机构是孩子生活的第二个场所。流动儿童多半在非正规幼儿园或者未注册幼儿园上学,收费相对比较低、接送比较方便。这类幼儿园规模较小,更加的灵活,能够根据孩子的特点有效的开展个别化的教育。这类幼儿园应该着眼于流动儿童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为了生源跟随大流灌输幼儿各种知识让他们和城市儿童比各种才艺,而是要创造一个让幼儿天性的释放、习惯得到养成的有序的环境。

  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单靠其中一方的力量是事倍功半的,也是难以成效的;若是双方力量各自为阵,互不沟通合作,则会使幼儿生活无序,处于混乱状态中,甚至培养出"两面派"儿童。因此家庭和幼儿园这两方面的力量必须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同向的作用于流动儿童,共同培养幼儿的习惯,才是习惯养成教育形成长期效果的保障。

  四环游戏小组一贯都非常注重家长的参与,从成立初期建立"家长老师"值班制度、家长委员会,到现在的校长、会计、委员等个人各司其职,家长学堂等,家长在参与游戏小组的过程中教育信心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强,逐渐承担起子女的教育主人。在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家长的参与度也是逐步发展的,从边缘地位到主动在家里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游戏小组与农民工家庭建立了有价值的联系,促进了双方的了解和认可,有利于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上形成统一思想和行动。

(2)生存状况的改善----环境支持

  流动儿童所处的生活背景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他们往往在大街小巷,车水马龙中穿梭,家里也比较狭窄、杂乱。以四环游戏小组为例,游戏小组的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四环农贸市场,那里车多人杂,孩子处于散养状态,周围环境也充满安全隐患。但是这样的生活状况也并不是毫无价值的,它提供幼儿一个学习的机会,孩子很早就接触金钱买卖,学会了独立自主。

  同时,作为研究者是要给研究对象能力,让他有能力去改变他的生活状况,把生活中有利条件充分的利用起来,把生活中消极因素通过主观的能动性得到改善,使其不干扰幼儿习惯的养成。例如摊位附近的成人逗孩子,家长是可以与他沟通的,把他发展成为守望孩子的力量;摊位上没有水洗手,家长可以自己制作可乐洗手瓶等。家长主动的改善生活状况,为孩子习惯的养成提供了环境支持。

(3)外部行为要求的内化----内在需求

  在习惯养成教育上,不单成人方面给孩子提出大堆要求。要知道每个人天生就不喜欢受规范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需要从外在的关系和行为的结果中,将规则内化,在自己的生活中变成习惯。孩子需要知道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该如何做;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做了会有怎样的后果。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各种行为后果,例如吃甜食使得牙齿疼,多次疼痛的体验后,这种经验会让他给自己的行为树立规则,形成内在的约束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成为了孩子的内在需求;经常动手打人会让幼儿失去同伴,处于孤立的状态,孩子有这种体验之后,能够理解为什么要遵守交往规则,这时交往需求成为了幼儿的内在需求。幼儿有了内在需求,其习惯的养成就是他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外部要求,超越对与错的问题,成为幼儿自我成长的动机。

二、流动儿童习惯养成教育适宜方式的探索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艰巨的过程。流动儿童经常在老家和城市之间流动,受到双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老家的粗线条的生活方式在流动儿童一日生活中随时可见,而身处城市却没有融入城市生活,流动儿童是"长在城市的农村人"。流动儿童高频率的流动性,生活背景的复杂性,使得养成教育实施的效果难以马上起效。在多年的行动研究中,我们根据流动儿童行为特点、非正规的混龄优势等制定了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案和实施策略。

(1)成人榜样示范

  成人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被孩子认为是权威的,成人说的话,做的动作,都深刻的印记在孩子的头脑中,并且在他的生活中重现。因此,需要利用孩子对成人世界的这种崇拜,成人自身树立良好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得先成为那样的人,所谓"有其父比有其子"。游戏小组在实践中规范家长和志愿者老师的行为,通过成人的行为示范,让幼儿在看中转换成自身的行为,并且逐渐养成习惯。

(2)同伴学习,共同进步

  同伴关系不同于长幼关系,它是一种平等关系,体现在共同活动和相互协助上,学习和体验不同的角色,在同伴中学习竞争、谦让、合作等品质。四环游戏小组实施混龄教育,注重利用这种优势,为幼儿的同伴学习创造条件和机会,在集体中大孩子培养了责任感,小孩子学习了基本规则等,共同成长。

(3)日常活动中融入习惯培养

  习惯养成不是教条式的,更不是课本给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教育即生活,在一日生活中融入行为习惯要求,使幼儿养成习惯。游戏小组开展各种各样丰富的活动,蒙氏活动、集体自由户外游戏、主题活动、阅读活动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就习得了学习、生活、文明等习惯。

(4)各种材料灵活使用

  习惯养成不是口头说教就能实现的,尤其对幼儿来说更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我们精选了各种儿歌、游戏、故事、音乐,以这些材料为载体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针对流动儿童习惯养成教育材料的搜集和使用,需要精心的准备,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需要搜集与这个群体生活相联系的资料,例如民间故事、乡土文化、社会事件等。

三、流动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的价值思考

  研究者通过制定习惯养成教育的计划,实施研究行动,在行动中观察、记录流动儿童行为习惯的变化,反思行动研究的效果,发现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再重新调整研究计划。在这3年的行动研究中,流动儿童形成了一些稳定的行为习惯、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动有所改善、志愿者的行为规范增强,这反映了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提升了研究者对流动儿童养成教育的价值思考。

(1)融入城市生活的途径之一

  流动儿童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城市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他们,认为北京是他们的家,同时他们身上保存着农村生活方式的痕迹,具有城市与农村双重文化背景的生活方式,是"长在城市的农村人",产生身份认同的危机。由于二元城乡体制、狭窄的生活空间、贫乏的文化氛围、粗放的教养方式,这些都影响着流动儿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点。这些流动儿童整天在市场钻来钻去,墙角的三轮车、路边的沙土都是他们的玩具;早晨起来有时手脸没有洗就来市场了,饿了就拿钱去买个烧饼填饱肚子,困了就在父母摊位下随便睡下。在这种散养的状态下,流动儿童自理能力强但是卫生习惯差,运动能力强但是缺乏安全意识,自由热情但是交往能力弱。这些外在的活动方式和行为表现让城市居民不愿意与这个群体接触,不接受这个群体。韩嘉玲老师(2001)的调查显示,在公办学校流动儿童不喜欢北京儿童,北京儿童给流动儿童贴标签,在这两个同辈群体之间产生了隔膜。这种隔膜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流动儿童的外在行为习惯。张燕老师(2006)在《市民眼中的农民工》调查中显示,市民认为农民工不注意个人行为习惯,是其融入城市生活困难的一个方面。

  在外在的政治、物质环境面前我们处于弱势,很难去控制,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的行为习惯来改变外界对流动儿童偏见,从自身改变主动的融入城市生活。"习惯不会说话,但却是你行为的代言人。"培养流动儿童的习惯,通过其自动化的行为,改变外界的偏见,积极主动的融入城市生活的途径之一。

  然而需要引起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是:"融入"的标准是什么?这也是研究者困惑的地方。在我们的研究中体现的是城市的标准,把城市的行为习惯要求套用在流动儿童身上。并非城市的习惯标准就是好的。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经历着两种不同的生活背景,有着不同的行为特点,因此在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的途径上,应该保存流动儿童原有的劳动习惯、文明习惯等,再根据其特点和城市生活选择合适的行为要求开展习惯养成教育。融入并不是要和城市儿童的习惯特点一样,而应该是一种有差异的"习惯养成"。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