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非正规学前教育研究 > (2008)一位父亲参与育儿的故事(4)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2008)一位父亲参与育儿的故事(4)

2008-07-10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 吕萍

2 、"多懂点知识,多识字!"----陶二对儿子的教育与希望

  昆昆很喜欢奥特曼、西游记的人物与故事,但基本上都是从看电视上知道这些东西。有时候他从四环游戏小组借这方面的书回去自己看,家里很少给他买书,大人也很少和他看书。

  我们不爱买书,也很少给他(昆昆)买,偶尔给他买个玩具什么的。我从小就不喜欢看书,五年级上半学期以前成绩还可以,后来就开始玩了,和班里的几个出去(玩),不学了!就是到河边钓鱼,用绳子系一个罐罐,里面放些馒头屑,然后就放在水里,时不时拉上来看看。现在想来挺无聊的,但是当时觉得比看书有意思多了。要上初中的考试那会,前一个月吧,我实在不愿意上了,拿着凳子回家了。回去后想了想,又想去上了,就又拿着凳子回去了。但是,上了初中根本就不愿意学,初二就彻底出来了。后来就没有怎么看书,不愿意看,一看书就头疼!他妈也不爱看。昆昆喜欢看奥特曼的书,小本小本的那种,都是自己看。

  我和他妈都不爱说话,你们(四环游戏小组的志愿者老师)总是说让回家给(孩子)讲故事,和他看书,说实话吧,可能有的家这样做,但是我们家基本上没讲过,偶尔想起来了可能会讲。有时候吧,好不容易给他讲了,(昆昆)不学!你像他妈有时候在摊位上给他念(故事书),他不听,热、吵,也听不进去。不讲拉倒。我也是,有时候心情好点给他讲,他不听,来气!干脆不讲!也不知道怎么讲?讲什么?说实在的,我自己也不习惯,不喜欢!

  昆昆喜欢说话,喜欢唱歌。最近还学会了流行歌曲,也就是会几句。有时候我精力好点,就教他我以前唱的歌什么的,这个他倒是(学的)还可以。有时候他不学,我就让他坐好,不能动,有时候他不听话我就动手打,也就是跟他闹着玩,(昆昆)就老老实实地呆着(学唱歌)了。

  谈起孩子的教育,陶二说自己的孩子上学(四环游戏小组),就希望老师们多教教!多懂点知识,多识字!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什么也不会,就知道玩!

  你们这 边的 老师管学生比较松,态度好,做做游戏什么的,不像老家那边,他们都是上课,拼音、写字、算数什么的。不过他愿意来这,觉得挺高兴的,上次他还拿着你们教他们做的拉花回来,屁颠屁颠的!有段时间老缠着我给他折飞机,就喜欢玩!算了,反正他现在还小,玩玩也无所谓,再大点就打算送老家学校去。

  陶二的妻子李小飞说:"我们老家和他差不多大的那些小孩,远的不说,他(陶二)哥那个小的,和昆昆差不多大,在老家上学前班,人家什么都会!你再看我们家昆昆,也不会认字,算数也不行!笨!有时候我教他写字,半天都不会!烦人!"

  家长一天的生活大都在摊位上度过,孩子呆在市场的时间最多。一方面市场环境复杂,孩子接触的信息量虽多,却类型单一,多是成人化的买卖家常,没人帮助他们进行信息的分辨、组织;另一方面,家长忙于生计,生活忙碌,对孩子的教育无暇顾及。

  关于孩子的教育,四环游戏小组的家长们最希望孩子多"学本领",能够学会认字、写字、算数,而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方面的培养则没有那么重视。 在平常闲聊中,家长普遍支持孩子去游戏小组,因为孩子在游戏小组比较安全,还能学会很多东西,如会念儿歌、会跳舞、会做操,还会折纸等手工活动。四环游戏小组一直坚持"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的理念,正式的识字与复杂数学课程很少,家长们就对老师反映意见,希望游戏小组不要让孩子玩,多教孩子认字和数数方面的东西。很多家庭都在自己家里给孩子开"小灶",让孩子写字和练习加减法,但采取的方式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他们看重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孩子会算术、能认字就是教育,而教育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多懂点知识、多识字。

3 、"谁揍你,你就揍他!"----陶二教给儿子的人际交往原则

  在早上 8:30 -- 9:30 这段等孩子陆续过来游戏小组活动期间,志愿者老师经常会听见有的家长在离开游戏小组时告诉自己的孩子:"别和 *** 玩!记住了没?"如果志愿者老师过去询问原因,这些家长都会告诉志愿者老师:" *** 老打我家 ** ,上回......",家长们把孩子被欺负的经历及自己的愤慨表述完了后,一般都会又转身对自己孩子说:"要是 *** 打你,你就告(诉)老师,听见了没?"陶二也是属于这样的家长,但他不是让孩子 向 老师告状,而是直接对孩子作出警告:"你要再和 *** 玩,回家我揍你!"

  对孩子的社会交往做这样的教育,陶二有自己的理由,他说:" 在家吧,他比较听他妈的,他妈脾气不太好,有时候急了就打他。我很少打他,就是做做样子,在屁股上打几下。我这人特心软。你不知道,我小时候和我哥打架最狠的那次,我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了,就是没舍得打下去。不听话的时候就打,不过很少,也就 2次吧。一次是让他不要和郝小姗玩,他不听,就打了,记住了。和郝小姗玩,就带着出去玩了,而且老是欺负昆昆。我让他别和她玩了,说记住了?他说记住了,下次又和她玩,又哭着回来,我就狠狠打了,这回记住了,再也不和郝小姗玩了。

  还有一次是不让他和韩庆状玩。也是不听,也打了。韩庆状多大个啊!力气多大,有时候打昆昆。有一次,昆昆哭着回摊位,说韩庆状打他,我说你离他远点,以后别和他玩了,记住了,说记住了,过一会又一起玩了。后来就狠狠打了一次,离他远了。 "

  在 2007 年 11 月 29 日下午召开的家长会上,有一个议题是"孩子的成长缺不了你",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家长们意识到无论怎么忙碌也不要忘记关爱孩子,不要那么拼命地赚钱而没有时间管孩子。在家长们讨论的时候,有的家长说到孩子打架的事情。余小泉的妈妈说:"我们不能一味地对孩子好,家里爸爸妈妈对他太好了,出去了不是每个人都像爸爸妈妈那么好。我们家余小泉就不会打架,总是笑着出去,哭着回来。"余小泉妈妈的话带来了大家的笑声,引起其他家长的共鸣和热烈的讨论。其中,李涵的爸爸说:"这和我们家涵涵一样,他说打架不是好孩子,出去被别人打了,自己不打。我就告诉他,谁揍你,你就揍他。你弱他强,就是这样。"其他的家长都觉得在四环市场上的家长十之八九都是属于这样的类型,教孩子如果吃亏了或者被别人欺负了就去欺负别人,一定要强硬!

  我就告诉我家昆昆,谁揍你,你就揍他去。现在谁不这样?我有一个老乡的孩子,和徐岩玩的时候打起来了,最后我老乡的孩子被徐岩打了,自己追着到了徐岩家,碰见徐岩的爸爸。就对徐岩的爸爸说徐岩打他,徐岩的爸爸说打架了?回去吧,我回去好好教训他!你猜人家回去怎么着,人家转身回去就对徐岩说:以后你打架,就一拳把他打趴了,一次就解决,看谁以后还敢欺负你,还追到家里来!

  为什么家长们会这样看待和处理孩子的打架事件?陶二的看法是:" 像我们这样下不起狠的,只能管好自己的孩子了。别人打你,你就打他。但我们家昆昆特心软,和我一样,下不了手,从不打别人,别人打他吧,也不还手,就哭着回来告状。我就告诉他别和那人玩了呗,有什么办法,都是老乡,挺熟的,(找人家家长)说什么啊!没啥好说的。我又不能找着(那孩子)打去!不听话,还和那人(打昆昆的孩子)玩,那就狠狠打一次!效果还挺好,打了就记住了! "

  北京润得利综合市场内的 农民工 摊商基本上都是依靠亲戚朋友的关系来北京做生意,很多人来自同一省份,同一市县,甚至同一个村。老乡之间往往摊位彼此邻近,地缘和业缘关系交错融合。四环游戏小组的家长们因为老乡或亲戚相互熟络。农民工摊商更多是在自己的群体范围内活动和交往,与周边市民之间除了买卖关系外几乎没有其他联系。这样的交往特点也体现在孩子身上,在参与四环游戏小组之前,市场上的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和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孩子一起玩耍。 在老乡这样的熟人社会里,家长们反而不好意思面对面地处理孩子之间的打架问题,大多面向孩子较劲。轻者安抚自己的孩子,劝告他不要再理打架的孩子;重者则打骂、教训自己的孩子;或者偷偷找个机会教训对方孩子一顿,教训时所采用的方式不仅限于言语说教漫骂,还存在肢体暴力的形式。但也有一些家长在孩子被打后直接找打架孩子的家长理论甚至打架的,例如游戏小组内部的徐彤彤妈妈和郝小姗妈妈之间爆发的长期白热化"战争", 两家人因为孩子而撕破脸,互不往来。如果家长们互不熟悉,而孩子又被打,那很多家长都是怒气冲冲地带着孩子去理论的。但总体而言,理论行为还是比较少的,因为家长们都是严格划分了孩子玩伴的名单,要求孩子只和自己所认可的、熟悉的老乡或邻居、临近摊位家庭的孩子玩耍,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考虑相互间知根知底,无论对孩子还是大人而言,都较为安全可靠。

  北京润得利综合市场是北京规模较大的一个农贸市场,它的治安和卫生与其他市场相比算是不错的。但是进入市场还是会有脏乱的感觉,尤其是市场大棚内熙熙攘攘,高分贝的噪音常让人烦躁。市场中打架、吵架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另外,市场地处老城区,附近的居民收入属于中下层。据管理办公室的负责人介绍,市场经常有扒手光顾,甚至有组织,有团伙。办公室的一个主任曾半开玩笑地说过 30% 发配新疆的人就是新街口中学的。这个数据是否属实,我们没有考证,但市场鱼龙混杂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从落后的农村来到现代的城市,从熟悉的环境迁移到陌生的地方,从固定的居住到流动地生活,处于"弱势"地位之中的家长们教育孩子"用拳头抗争",这是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所采取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对此,四环游戏小组的一个家长说:"其实吧,农村人也特别溺爱孩子,但是和城里人的溺爱不一样,比吃比穿肯定是比不上,但农村人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孩子主动要做事的时候,家长就说你守家吧或者学习吧、上学校吧。不为别的,就希望孩子别受苦,别吃亏。"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