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非正规学前教育研究 > (2007)四环小组教育实例两则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2007)四环小组教育实例两则

2007-07-10

摘要:

四环游戏小组的小故事总是现在进行时的,无论是孩子乖巧还是调皮,每个都令人难忘。本期是志愿者们带来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关于小毛巾的发生在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事,另一个是关于皮球的,是发生在老师,孩子以及家长之间的事。故事虽小,却耐人寻味。

孩子,老师想说声"对不起"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王莹

  早晨,黄蕊很早就来到了四环游戏小组。她今年刚加入游戏小组,是个四岁的小丫头,梳着麻花辨,很可爱。她一来就拉着我说今天她换了新鞋子。我低头一看,她穿着一双漂亮干净的运动鞋,我俯下身抱抱她,夸她的鞋子很漂亮。黄蕊在我怀里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兴高采烈地去做蒙氏工作了。(孩子渴望老师的关注和赞美。四环的孩子较少得到周围人的夸奖,他们获得更多的是淘气、不讲卫生等负面评价。忙于生计的父母们没有时间、也很少有意识去观察和赞美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就要弥补幼儿情感中被赞美的感觉,正视他们、关注他们、让他们更有信心,更会积极地评价自我和他人。在夸奖他们的时候,你会发现,平时多淘的孩子这时都会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小李岩也早早过来了。她来四环游戏小组已经有一年了,是"老孩子"了。我们彼此都比较熟悉,我很喜欢这个天真可爱的小丫头。小李岩向我打招呼的时候,我注意到她的衣服上别着块蓝色的小毛巾,于是赶紧表扬她"记得带小毛巾,真棒!"

  户外活动的时候,突然听到小李岩大叫一声,我赶忙过去,看到她和黄蕊在争夺一块蓝色的小毛巾,听见小李岩说黄蕊抢她的小毛巾。我仔细一看,李岩衣服上别的毛巾没有了,她们抢的这块小毛巾和她早上带的一模一样。黄蕊松开手,小李岩一把抢走。黄蕊还要再夺,我拉住她,说"这是小李岩的毛巾,不要抢她的!下次你也把毛巾带过来,好吗?"黄蕊嘟着嘴没说话。

  户外活动时间就要结束了,我忙着组织孩子们进屋,没有再管这件事。回到教室以后,黄蕊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问她怎么了,她边哭边用方言说,根本听不清楚。我暗想:是刚才小毛巾的事吗?我对她没有说"重话"啊。实在听不明白她在说什么,我有些不耐烦:"黄蕊,你这样边哭边说,老师听不清楚你说的什么,待会老师再问你"。黄蕊看我走开了,哭得更伤心了,其他的老师赶紧去哄她。我有些生气,心想:怎么这么娇气啊?不就被老师说了一下吗,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似的。(我此时只关注了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对个别孩子的情绪反应很不耐烦,认为干扰了教学进程。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反映了教师欠缺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这个活动中意外的"小插曲"反映了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我把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看成是教学以外"令人头痛"的事,只想赶快解决了了事。其实小毛巾这件事,隐含着许多教育因素,比如怎么让孩子有效地去表达,怎么解决孩子之间的冲突,怎么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等等。我没有很好利用,丧失了自我学习和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时机。)

  给孩子们讲完故事以后,孩子们准备回家了。这时小李岩凑到我跟前来,把那条小毛巾给了我。我有些奇怪,问她"为什么把毛巾给老师?"小李岩说:"这是黄蕊的"。这时我才发现她的小毛巾塞在裤子口袋里。拿着小毛巾,我一愣,原来刚才黄蕊哭是因为她的小毛巾被小李岩拿走了,而我不问青红皂白就认为毛巾是小李岩的,黄蕊的确是受了委屈啊。(我心里一阵难受,我们成人受了委屈时,那种百口莫辩的感觉太难受了,孩子也会如此啊!)

  由于小毛巾是我们统一发的,不同的孩子很可能有同样的毛巾。小李岩和我比较熟悉,我也很喜欢她,不自觉地偏袒了她。而黄蕊有一点怕我,没来得及跟我说明原因的时候,我就把她晾在一边了。孩子又急又气地说方言,我又没有耐心去听、去抚慰。看着黄蕊还挂着泪珠的小脸,我心里充满了内疚和自责。我拿着小毛巾给黄蕊擦了擦脸,想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黄蕊拿回了毛巾就安静下来了,把毛巾收好,但没有跟我说刚才是小李岩抢了她的毛巾。(黄蕊是个安分守己的孩子,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她就不会再追究。自己被冤枉了也不跟老师解释,只用哭来表达。这反映出我对孩子缺乏了解,对孩子个性和特点认识不足。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爱惹是生非,甚至有些软弱,不会对自身的权利大声地去争取。老师对于这样的孩子,平时应该多加注意,多些耐心,多些体贴,多给一些时间给他们平静下来,再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内心的想法。)

  这时,我赶紧给黄蕊道了歉,她摇摇头表示没关系。我告诉她可以让妈妈在毛巾上绣上或写上自己的名字,免得再拿错了。黄蕊乖乖地点点头,走的时候还跟我说再见。(看着孩子蹦蹦跳跳远去的身影,我的心情无法高兴起来。孩子不记事、孩子宽容,而留给我的是深深的愧疚和反思。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做到对孩子不偏不倚,没有耐心去听孩子在说什么。自己潜意识里总认为大的孩子应该让着小的孩子,发生事件的时候没能做到公正客观地去处理。在书上、在实际中看到有的老师粗暴、生硬地对待幼儿,自己暗暗地告诉自己,我当老师的时候绝对不会这样。可是现在,连听孩子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没有吗?我们不经常说"蹲下去和孩子交谈"吗?身子是蹲下去了,可心呢?有没有去听孩子心里想说什么呢?)

 孩子撒谎后......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吴文静

  最近,游戏小组投放了两个新球,孩子们可高兴了,对新球爱不释手,每次活动都争着去拿新球。在一次户外活动后,马树阳偷偷把新球抱回了家,其他孩子看见了,几个孩子组织起来去要回来,可是被马树阳的妈妈赶跑了。孩子们纷纷到我跟前告状:"阳阳拿了我们的球,他妈妈不给,还骂我们。"我找到马树阳问道:"阳阳,你是不是很喜欢玩球呀?"他点点头。"你知道我们的新球有一个到哪儿去了?"阳阳不做声。"有小朋友说被你弄丢了,老师不相信,想问问你是不是真的呀?"他点点头说:"在我家里了。""老师知道阳阳很喜欢新球,但只能在院子里玩,不能把它带回家去,你能把它拿回来吗?"他抬起头,很舍不得地说:"可是拿回来了我家就没有了。"听了孩子的话我感到既好笑又好气:"这么说可不对,新球本来就是游戏小组的,属于所有小朋友的,阳阳可以玩,其他小朋友也可以玩。你拿回去了,别的小朋友就都玩不上了。属于集体的东西不能拿回家里。"阳阳听懂了我的话,说:"那我把球拿回来吧!"马树阳起身回家去了,我原以为教育了孩子,孩子也认了错,这件事就算圆满解决了。谁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我大吃一惊。

  不一会儿,马树阳抱着球回来了,他兴冲冲地说:"我没拿球回家,我妈妈说刚才球没气了,叫我拿回家打气的。"我的直觉告诉我:孩子在撒谎!一个本性是淳朴的孩子已经知错认错了,可为什么回了趟家就矢口否认,用拙劣的言辞来掩饰自己的过错呢?教他说谎的人不会是别人,正是将孩子视若珍宝的母亲!想必马树阳刚才在家里被妈妈好好地"教育"了一番,但这"教育"不是令其改过,而是教他如何掩饰自己的过错!

  我决定要与马树阳的妈妈好好谈谈。

  我来到马树阳家的摊位上,找到了正在收破烂的马树阳妈妈。阳阳妈妈推心置腹地讲了许多心里话,关于婚姻、关于孩子,聊了很多。当我们谈到孩子最近进步了,一口气能拍五十个球,还能换着花样拍的时候,阳阳妈妈高兴地说:"是呀,他最喜欢拍球了,在家也经常拍。"顺着这个话题,我用诚恳的口吻试探着提到孩子撒谎的事情,大致讲了事情的经过后,我说:"俗话说'三岁看老',小的时候你以为他什么也不懂,其实现在你教他什么,让他学什么,都会影响他一辈子。"阳阳妈妈说:"我都教他不能拿别人的东西,看见一次就骂一次。这回把球抱回家,我没在意,以为他玩一玩就送回去的。"我说:"其实孩子能不能分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全靠家长的引导,一次这样做,你不在意;两次这样做,你也不在意;以后养成乱拿别人东西的习惯就难改了。"阳阳妈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你说得对。"我接着说:"一个孩子的正直善良是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的,阳阳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也是一个能分清是非的孩子。在他眼里,妈妈是最重要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情,你的态度最重要。如果明知他做错了,还包庇纵容他,他就以为这是对的,久而久之就分不清是非了。" 她说:"以后我要提高警惕性,注意他是不是偷拿别人的东西,拿了就要给别人送回去,不能养成这样的坏习惯。"聊到最后,她承认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她也意识到有时候过于顺从孩子了。阳阳是小儿子,平时不免多爱他一点,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在母亲眼里,孩子那么乖巧、孝顺,还经常跟妈妈说长大了要买大房子给妈妈住,谈到儿子的优点,做母亲的脸上总是露出灿烂的笑容。她说,自己一个人照顾摊位太忙,还要照顾孩子一日三餐。自己又不识字,在教育上对孩子没什么要求。孩子犯了什么错误,也没有太放在心上,认为小孩子嘛,总会打打架、闹一闹,也没什么要紧的。家里又是收破烂的,孩子从外面拿东西回来,还以为是他捡来的。有时候知道是偷拿别人的东西当然也骂他,但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以后一定会注意这个问题。

  其实,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与父母的教养态度、方式有关。通过这次我和马树阳妈妈心与心的碰撞,我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个家庭的了解。他们来京谋生,整天忙于生计,对孩子只要他吃饱穿暖就行,对孩子的教育是听之任之的态度。但父母爱孩子、希望孩子学好的心是一样的,有时候由于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一些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因此需要老师发现问题主动与家长交流。真诚是解决问题的良药,对待家长要有真诚的态度和宽容的心态,与家长开诚布公地交流看法,取得家长的理解和认同,逐渐纠正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