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新闻点评 > 0-3岁亲子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0-3岁亲子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2012-07-10

摘要:

0-3岁亲子教育在中国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各地也相应先后出台了具体的教养方案和教养大纲,并建立专门的早期教养指导机构,对家长进行早期教养指导。但是,各种早教机构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唐荣

  随着脑科学等各项研究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0-3岁的早期教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0年底发表的报告中指出,婴儿出生以后的36个月是成长的关键期,营养和刺激对大脑的发育产生深刻的影响,报告呼吁各国政府及家庭重视0-3岁儿童的教育。

  在中国,各级行政部门对0-3岁早期教育给予了关注。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纲要》以促进发展为主题,从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2001-2010的目标与策略措施。在儿童与教育方面,第一次提出要发展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养。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十部委《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今后五年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为0~6岁婴幼儿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全面提高0~6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北京市2001年颁布《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明确把3岁以下的儿童列为法定的教育对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负主要责任”,提倡从事家庭看护学前儿童的从业人员“在其所在的社区接受有关保育和教育的知识及方法的培训”。2002年颁布《开展社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十五期间早教的目标和任务是:全市要以社区为依托,建立面向0-3岁婴幼儿的教育和服务网络,大力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城镇地区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达到90%,重点建设100个社区早教活动基地。

  各地先后出台了具体的教养方案和教养大纲。如上海市于2003年颁布了《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提出了0-3岁的教养理念、教养内容与要求、组织和实施办法以及观察要点,给托幼机构和家庭的教养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教育理念强调满足婴幼儿的情感需要而不是认知需要,强调以养为主,强调关注婴幼儿的个别差异。北京市于2004年出台了《北京市0-3岁儿童教养大纲》,大纲把一岁前幼儿按照月龄为单位、一岁到两岁幼儿按三个月为单位、两岁到三岁幼儿按六个月为单位,规定了发展指标和教养策略两大部分,其中发展指标是指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水平;教养策略是指向教养者提供具体的教养指导与建议。从具体内容上说,包括身体与动作、语言与认知、生活与交往三大方面。

  在国家的倡导下,各城市和区县纷纷开展0-3岁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指导的课题研究,比如:1996年,上海市妇联儿童部和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开始进行“上海市社区开展0-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研究”;1996年广州市启动九五重点课题“0~3岁婴幼儿潜能开发项目”,跟踪考察100名新生儿的发育和发展情况;1998年,全国妇联家庭教育学会、中国儿童卫生保健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中国婴幼儿潜能开发——2049计划”,即百万婴幼儿潜能开发跟踪指导计划;2002年,上海市进行十五重点课题“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对上海市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

  在课题的引导下,各地建立专门的早期教养指导机构,对家长进行早期教养指导。如上海市各区县相继成立了区县、街道(镇)两级早教指导体系——区县层面的早教指导中心,街道社区层面的社区亲子苑、亲子指导站,并以依托幼儿园所创建的亲子指导站作为开展0-3早教指导工作的基本单位;北京市教委从2002年起启动“社区儿童早期教育基地”建设工程,选择幼儿园作为“早期教育基地”,采用幼儿园内设“亲子园”或者“亲子班”的形式对0-3岁的家长进行早期教养指导。

  从广义上讲,亲子园包括各种类型的实施0-3岁早期教育的教育机构,而不是专指名称为“亲子园”的教育机构。在名称上,它可能是“亲子指导站”、“亲子苑”、“亲子俱乐部”、“亲子教育研究所”等等。从性质上说,它可能是政府主导开办的机构,也可以是私立的早教机构。从本质上说,亲子园教育应该是以社区为依托,面向0-3岁散居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教育和指导的一种社区早期教育形式,以亲子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亲子园不仅把婴幼儿作为教育对象,而且更强调教师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示范家长,与家长结成教育的伙伴关系,使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发生变化,使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去 。目前亲子园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政府主导的0-3岁早教机构,如北京市以幼儿园为依托创设的亲子园、上海市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服务与指导中心和亲子指导站;另一类为各种私立早教机构,比如万婴跟踪亲子园、红黄蓝亲子园、东方爱婴亲子园以及国外进入的金宝贝亲子园、瑞德亲子园等。

  在中国,0-3岁婴幼儿教育的发展以亲子园为依托从初现到现在仅十年时间,目前亲子园的种类繁多,亲子园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市场化倾向更加明显的现状下,各类亲子园存在着生存危机,一些亲子园,特别是私立亲子园往往把自己的特色课程作为亲子园宣传的重要内容,课程主要迎合家长尽早发展孩子各方面能力的迫切要求。于是,一些亲子园将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感觉统合教育模式等等课程直接进行了运用,课程主要针对孩子,而忽视了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而不管是把舶来课程作为主导课程的亲子园还是自己探索园本课程的亲子园,在课程设置中,教师和家长往往重视孩子认知、感知觉等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三岁前早教的养育内容,缺乏来源于生活的课程。0-3岁幼儿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现在国内并没有非常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亲子园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教学活动和指导活动,亲子园仍然面临着自主开发适宜课程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民生.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2].程洁.上海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体系中的家长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3].徐小妮.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模式初探—上海市某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中心的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华爱华.婴幼儿发展的连续性和早期教养的阶段性—试论0-3岁婴幼儿教养阶段划分的依据[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7-8).
[5].李洪曾.近年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6).
[6].李瑛,万淑荣等. 我国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心模式的探讨[J].河北医学,2007,(6).
[7].穆凤霞.北京市怀柔区0~18个月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3)
[8].庞丽娟,胡娟,洪秀敏.论学前教育的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03,(1).
[9].沈慧洁.广州市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探索[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6).
[10].孙姝婷.美国早期教育中家长参与的现状与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7-8).
[11].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特点与启示[J].教育研究,2008(9).
[12].虞永平.脑科学的基本发现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9).
[13].张燕.教育社会化背景下的社区早期教育[J].早期教育,2004,(4).
[14].张燕.亲子园:一种社区非正规学前教育模式—走出亲子园定位误区[J].学前教育,2007,(2).
[15].郑蓉.北京市亲子园现状的调查研究[J].早期教育,2004,(5).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