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母子间的相互作用不仅通过肌肤的接触即触觉发生,人类还依靠特别发达的视觉来促成这样的相互作用。
以视觉为中介的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在英语中叫做“eye to eye contact”,也可称为眼对眼的接触。
即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已具备了视觉功能,可以认知相距30厘米左右的较近距离的图案。而母亲抱起孩子时,两者眼睛的间距恰好是这个距离。
婴儿看得见事物的事实已经被解剖学所证实。而他们感知光线的视网膜也几乎与成年人一样。只是视网膜周边的一些组织尚不成熟,并且,位于瞳仁中心的最敏感部位即黄斑部分以及用于区分两个点的最强有力的部分还未发育完全,可能还有一点模糊不清。但是,婴儿的视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好,那是因为与视觉有关的后头叶比大脑的外部组织发育得好。
母亲怀抱刚出生的孩子时,总是最先对孩子的眼睛抱有强烈的兴趣。因为新生儿的眼睛有时还有些浮肿,显得睁不开眼,母亲就会对他们说“小宝贝,快快睁开眼”。不久,当婴儿睁开眼睛,露出圆圆的眼珠,母亲往往喜不自禁。母亲之所以如此兴奋,一方面是因为确认了孩子的眼睛没有问题而感到安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与孩子眼对眼的交流中享受到初为人母的一种难以名状的喜悦之情。
人类的大脑中有一群可以称之为“脸部细胞”的神经细胞。每当看到脸,这群细胞就显得特别亢奋。这可能是因为在漫长的进化史中为了识别有关脸的信息而令这群细胞发育得特别好。脸部表情不仅能传递痛楚、苦闷或烦恼等各种情绪,还可根据会话的内容传递内心的信息。脸甚至像嘴一样会说话。脸在说话时,眼睛的形状和光芒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已是人尽皆知。
在脸部的各个器官中,人们总是特别关注眼睛。一般在看事物时,眼睛一边搜索整个观察对象,一边将视线停留在最感兴趣的部分,收集信息并在大脑中合并成像,在这样的过程中通过视觉认识事物。
搜索观察对象的视线停留在最感兴趣部位的现象叫做急速眼球运动即saccade。Saccade原是一个马术用语,意为勒紧缰绳停住马。当然,视线并不是按计划特意停留在某一处的,而是因为在大脑的指挥下,眼睛试图看什么东西,于是集中视线开始自然扫描,并迅速将视线停留在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说人具备了Saccade程序。
关于婴儿,在其出生一个月后该程序已在运作。这时,如果留意追踪一下他们的视线,会发现Saccade集中于母亲的眼睛。
至于婴儿的视线为什么会集中在母亲的眼睛,答案尚不明了。基于有时候视线也会停留在发际和嘴唇等显眼的部位,可以说是因为眼睛比较引人注目吧。但是,我认为显眼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因为即使是面对着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母亲时,孩子的视线也总集中于母亲的眼睛。可能对于婴儿来说,母亲的眼睛具有特别的意义。
当然,由于母亲是成年人,Saccade的程序自然在正常地运作。正如母亲怀抱孩子并与孩子相互对视的姿态被当作典型的母子肖像来描绘那样,它在令人感受到温情的同时,给人以无尽的美感。在那样的姿态下,母子眼对眼地互相交流情感,母亲为孩子的可爱感动,婴儿也在感受母亲的爱。

学术研究
Research母子对视的作用
摘要:
以视觉为中介的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在英语中叫做"eye to eye contact",也可称为"眼对眼"的接触。本文以此为中心,着重分析了母子之间对视的现象和原理。作者简介
小林 登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立儿童医院名誉院长、CRN儿童研究所名誉所长)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