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震灾中的儿童科学 > 【来自阪神的调查】孩子们的现场--每人所经历的阪神大地震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来自阪神的调查】孩子们的现场--每人所经历的阪神大地震

2013-03-06

摘要:

1996年8月20日神戸市关闭了根据"灾害救助法"所设置的避难所,同一天我们用群体访谈的形式采访了4位母亲,其子女分别为婴幼儿和小学生。前一次采访的对象锁定为初中生,跟前一次相比,本次采访话题主要集中在地震当时而非现在的状况。这是因为,本次的采访对象均为孩子尚幼的母亲和家庭主妇,她们需要在短时间之内处理好现实的问题。地震结束后孩子们大多去了亲戚家避难,在大家庭里共同生活的经历给孩子们带来了压力,各位母亲需要进行客观地判断并加以处理。

  1996年8月20日神戸市关闭了根据"灾害救助法"所设置的避难所,同一天我们用"群体访谈"的形式采访了4位母亲,她们的孩子分别是婴幼儿和小学生。孩子们的年龄和性别分别是:1岁5个月的女孩、上小学4年级的哥哥和5岁的妹妹、4岁和1岁3个月的兄弟俩、上小学4年级和6岁的姐妹俩(地震发生时)。

  地震发生时她们分别住在长田区、人工岛(Port Island)、芦屋市,现在有2户依然住在当时的房子里,另外1户暂住在父母家,而另1户则临时搬到了其他城市。不过,地震过后,她们都有过在大家庭里共同生活的经历,不是她们搬到亲戚家暂住就是亲戚投靠到她们家里来暂住。我们所关注的是,这种生活环境的变化将对孩子们产生什么影响?

地震过后的状况

  4个家庭的房子和财产都受到严重的损失,特别是餐具和玻璃制品几乎全部损坏。大件家具也都撞到墙上,或飞离原地,当时的情景令人难以想象。但幸运的是家人都没有受伤。地震发生时,这4个家庭中,有一家人分别睡在同一个房子里的不同房间里的,还有从前一天晚上才开始让孩子单独睡儿童卧室的,也有花了很长时间才得以确认家人安全的。

  "地震后,我家的两侧都发生了火灾,而且不远处就是加油站。我们认为家里非常危险就暂时搬到了车里。结果,最后只剩下房子没被烧毁,我们家现在还住在里面。孩子的爷爷家和姥姥家全都毁坏了。"

  "我家住在公寓里,建筑物本身没有受损,但是屋子里却一团糟。我丈夫被压在了柜子下面,好不容易才把他拉出来。虽然没有受伤,但现在想起来还是特别后怕。"

  "身体一下子陷了下去,然后又被扔起来。一开始还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家对面的房子全倒了,人也被埋在下面了,幸亏邻居帮忙才救了出来。我们家也全都毁了,但是因为是四层的钢筋水泥楼房,好不容易逃出来了......现在一说这些就想起当时的情景,特别后怕,等我情绪稳定了再跟你们说。"

  "我们家的房子损坏了一部分,旁边的公寓都眼看着要倒了。一直到早上8点为止都不知道如何是好,。说是去避难,也不过是跟周围的邻居一起在公园里呆呆地站着。听说哪里可能有人被埋在下面了,男的就都去营救,女的就一直带着孩子们呆在公园里。"

最棘手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水"。一个人开始说到水的事,大家全都点头表示同意,现场气氛一下热烈起来。不但没有饮用水,也没有洗澡水,幸亏是在冬天不需要每天都洗。有一家本来想利用热带鱼水槽里的加热器烧水洗澡,结果屡次失败,吃了很多苦头。好几位母亲家里都有年幼的孩子,保证不了水,自己又动不了,只能指望着丈夫和大一点的孩子帮忙弄点水。有人因此而不得不去附近的亲戚家避难,结果为了准备,全家人都得了流行感冒。

  "最麻烦的是没水,为了一瓶矿泉要排3到4个小时的队。就算是给水车后来常驻,也必须要去打好几次,太费事了。"

  "没有煤气,洗澡特别不方便。"

  "我家把洗锅碗瓢盆的水用在厕所里,结果厕所坏了,特麻烦。"

  "超市倒是很快就开门了,但早上9点去排队,排到下午4点钟才能进去,简直快累死了。"

  "我家孩子因为过敏,有些东西不能吃,所以我们储备了一些。但谁知道哪天会吃完呢,所以我就回了娘家。"

  "最受不了的是空气。地震过了一阵子就开始拆房子,到处都是尘土,灰尘太多皮肤都溃烂了,有哮喘的孩子特别受罪。"

最值得信赖的人

  每个家庭都是三四口人的小家庭,在关键时刻丈夫们撑起了一片天。家里孩子还小,夫妻俩没有办法一起行动。地震后陷入一片黑暗,往往是丈夫最先呼喊家人的名字。他们先确认完家人的平安,安置好全家人避难,然后又去附近救人。还有的丈夫找到了其他的房子等,表现出日常生活中不为人所知的一面。

  "我丈夫是挺靠得住的......我已经吓得不行了,什么事儿多亏了他。"

  "我老公大喊你没事吧,我才醒过来。他去外面看了一下,说有火灾,就把被褥什么的都塞进车里。这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平时他并不爱说话,地震后他还常常帮我哄孩子玩。"

  "要是只有我自己的话就动不了了。我老公去了附近的的避难所,发现到处人满为患,所以决定先回父母家,还做了很多决定。现在我们住的地方是第三天找到的,到了第四天大家都去了,幸亏我们去得早还有地方。"

  "只要他在就不一样。给我们做了很多事,是全家的精神支柱。"

孩子们的状况

  孩子们怎么样呢?由于地震发生的时间很早,有的孩子还在睡觉,有的因为年龄太小,懵懵懂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地震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孩子们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首先是经常搬家,总是要换幼儿园或者托儿所。还有的虽然住在原来的家里,但班里的小朋友有的遇难了,有的搬家了,班里只剩下一半的孩子。还有的临时在大家庭里生活。以前的游乐场没有了,家附近的环境也都因地震毁于一旦,父母觉得危险不让孩子出门,因此他们觉得压力很大。

  "我们现在住在娘家,跟以前的家离得很近。学校给我们开了特例,允许这些还能回得来家的孩子从校区外去上学,现在去学校要花15分钟的时间。但是学校老是不复课,老师们只好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孩子也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容易发火。又不能在外面玩,又整天让他们去打水。一开始是跟他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回老家了,然后有的孩子父母去世,被送到远房亲戚家了,孩子也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跟他们分开。"

  "我娘家有一段时间14口人一起生活,一开始因为是亲戚还挺好的,但时间一长就出麻烦了。"

  "我回了父母家,和我妹妹和爸妈住在一块。两个小孩吵得够呛,当时快受不了了。特别是春假前后孩子闹得特别厉害,他们自己也生气,我也发火,想想真是觉得挺危险的。"

  "班里同学有遇难的,老师也都挺难过的......上学的路上到处是悲惨的景象,我觉得孩子们的情绪受了很大的影响。虽然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就是哪儿有点奇怪。该有精神的时候倒是还挺有精神的。"

  "他大哭着说'妈妈,不去,不去',直抓我的后面的头发。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这是第一次碰见。但还是告诉他到了9月份不去可就不行了。"

  "我们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把老大送到幼儿园去了,但因为是突然从很远的地方把他带过来的,他就老想回家,还开始吃手指头......不过习惯以后,找到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就好了。"

  "我们家的孩子才1岁零5个月,所以不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我回了娘家,但那儿没有给小孩准备的屋子,到处是危险的东西,稍微没人看着就不行。她去年断奶的时候晚上都没有哭,现在每天晚上都哭,真急人。"

  "孩子也挺累的,过了3天就发烧39度,那段时间挺累的。我觉得不是因为地震带来的压力,而是因为地震以后周围情况发生了变化。奶奶能跟孙子在一块倒是挺高兴的。3月通了煤气,我们就回家了。"

  父母为了减轻孩子们的压力,付出了各种力所能及的努力。

  之后我们问她们:如果让孩子们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避难、或者有其他能令父母放心的方法统一托管孩子的制度(不同于过去的"集团避难"),会不会利用这些制度?结果所有人都说仍然希望全家人一起行动,她们的回答让人很难忘。

对待孩子们的心情是否发生了变化

  我们问她们在经历过这场震灾之后,她们对孩子们的感情有没有发生变化,好几个人都回答说心情已经恢复到以前了,还有的说孩子在就放心了,幸亏孩子帮忙,对孩子刮目相看等等。

  "开始觉得还有命在就不错了,过了一阵发现孩子的学习进度落下了,就又开始操心。本来觉得只要全家能在一块儿生活就行了,但拿到成绩通知书一看,我又变回'教育妈妈'了。"

  "老公的工作很忙,一周才能回家两三次,孩子们觉得挺孤单的。大人们的压力也很大。以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现在稍放松一点了,以前觉得绝对不行的事情,现在开始觉得要不就睁只眼闭只眼吧。"

  "地震后环境一下变了,我就担心孩子们能不能适应啊。但是没想到但是他们一下就融进去了,不用大人太操心,孩子们有那样的适应能力。"

  "孩子给家里干了很多事,真让我刮目相看。干了很多活,觉得他们作为家庭一员,还挺指望得上的。"

超越地震

  在发生未曾预料的地震之后,人们不仅面对着各种悲伤和痛苦,还面临着二次贷款的压力,在心理和经济上背负着双重的负担,但现实中的种种问题是不得不解决的。但即使是这样,总有一些事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在这里我们稍做了一些记录。

  "全家人齐心协力一起行动,彼此都刮目相看,我觉得挺好的。"

  "避难所设在小学里,那位校长是我以前的班主任,他忘我地全心全意为别人服务,让我特别感动。其他的老师也都一样,自发地打扫厕所,让人觉得心里温暖。"

  "住在远处的亲戚也都特别担心我们,平常不怎么打交道的人也都发来了问候,让我感觉到了人情的宝贵。"

  "那个时候真的是街上的每个人都特别好,不认识的人也会笑着互相说加油,让人觉得心里特别温暖。"

  通过对母亲们进行的采访,我们发现比起现在,大家谈论更多的是地震时的话题,这或许是因为现在生活恢复了平静。和初中生们比起来,本次采访的对象是有孩子的母亲和家庭主妇,这样的立场客观要求她们迅速处理好现实的问题。另外,她们都能客观地判断出孩子的压力状况。

  ※摘自季刊《儿童科学<儿童们的震灾复兴>》一文(1996年)。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