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震灾中的儿童科学 > 【灾区报告】第一回:在遭遇自然灾害时如何慰藉母亲以及如何与孩子相处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灾区报告】第一回:在遭遇自然灾害时如何慰藉母亲以及如何与孩子相处

吉田 穗波(妇产科医生、哈佛公共卫生大学研究院研究员、社区医疗(primary care)联合学会灾区支援小组(PCAT)派遣医师)
2011-07-05

摘要:

  对于地震灾后必须面对残酷现实的母亲,作为心理关爱,首先需要让母亲坦然接受自身的不安,承认抱有悲伤、恐惧、受到打击等心情。在此基础上如何和孩子们相处,我将结合自身和孩子相处的经验,介绍从各种调查研究中获得的教益。并指出,父母的态度、良好的心理的状态,是让孩子们安心的良药。

  作为必须面对地震灾后现实的母亲,作为医师,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本人的一些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地震发生之后,所有的日本人想必都希望为灾区的人们做点什么。随着灾害的严重程度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我想每个人都感同身受,无法做到袖手旁观。

  我在地震灾后的头10天里,也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感到苦闷,有时甚至会产生罪恶感。即使身处东京,每天也会因为余震而惊恐。每当此时,思绪就会飞到灾区,心里面总是在想“我要到现场去帮忙,我怎么能呆在这里呢…?”“自己吃着这么美味的东西,对灾区的人们真是过意不去”等等,即使和孩子们在一起,平时的乐天派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完全是一种魂不守舍的心境。

  但是,我四岁的女儿在震灾过后大约一周左右,突然开始尿床了。平时很懂事很听话的孩子,偶尔一点小事,因为想要表达的内容别人听不懂,就会发脾气。问她为什么,她突然放声大哭,说“还不是因为妈妈生气了?”。我非常吃惊。即使自认为是和平常一样在讲话,但是也许在不经意间皱了眉头,或者说话语气很冲。确实,我因为自己不能直接去灾区进行救助而焦躁,每天都坐立不安。而孩子不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还担心是不是因为自己干了什么坏事。经过反思后,我竭尽所能对女儿进行了补偿,用婴儿绑带抱她,两人一起洗澡,陪她玩,让她知道我非常爱她,让她安心。

  对于同样地因惨不忍睹的凄惨景象而痛心、对未来充满不安的全国的母亲们,首先希望她们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安,承认自己抱有悲伤、恐惧、受到打击的心情。母亲往往会先考虑家人的健康和幸福,而把自己摆在最后。但是对于母亲们也需要一个自我安慰、自我认可的过程。比如在孩子午睡的时候或在夜里,把自己的视线从互联网上转移开来,创造一些自己的时间,去慰籍一下自己:“我自己的感觉怎么样呢?”“真是太痛苦,太可怕了。”“干得不错。”在关心好自己的基础上,之后再思考该如何与孩子们相处。

  在《遭遇自然灾害时的医療支援活动手册》(厚生劳动省科学研究费赞助, 结合新泻县中信越地震有关保健医療应对、体制的调查研究)中,就孩子的言行、反应,有基于实际经验的建议。

  幼儿由于生活的变化、大人的反应等,有时会在儿童生活行为等方面有所反应。大人情绪稳定,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说话,爱抚孩子与孩子肌肤相亲等行为非常重要。手册中告诉我们要多和孩子一起玩、和孩子说话、拥抱孩子并告诉孩子“没关系”。强制性地使孩子和父母、亲人分离,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对于父母、亲人,都会造成不安,因此要多加注意。

  学龄期的孩子虽然能够用语言表达心情,进行交流沟通,但是,低年级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和幼儿相同的反应。看到大人们忙碌地工作而在旁边帮不上忙的孩子们,有时会产生孤立的感觉,陷入焦躁不安的状况。要有计划地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创造一些孩子们能够做的事情,让他们感到作为家庭的一员,也能够发挥他们的作用。孩子并非就可以对万事一概不知,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情、处于什么状况、大人们在做什么,向孩子说明这些也很重要。也有一些孩子因为能够某种程度上理解周围的状况,而会出现过度适应的情况,自己忍耐,刻意不给人添麻烦。

  综上所述,根据孩子的年龄,我们有很多事情从今天就可以开始来做,让孩子们放心;不管孩子们是否明白,对他们说明情况;以诚实的态度对待他们;给他们分配帮忙的任务,让他们觉得自己对别人有用;等等。我本人认为,作为母亲,最好要和孩子们一起动手,一起活动身体,让自己忙碌起来,以至于没有时间去烦恼。

  另外,在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网站上,浅显易懂地说明了应如何告知孩子发生了震灾,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震灾对孩子的将来造成危害。http://childrenshospitalblog.org/talking-to-your-children-about-the-japan-earthquake/#

  上述网站内容的概要如下。

---------------------------------------------------------------------------------------

   对于8岁以下的孩子们,请尽量简洁明了地将事实告诉他们。并强调家人和亲朋好友都平安无事,我们能做的事情已经都做了。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大人们都会制定好应对一切的计划。这样有助于让孩子感到安心、安全。

  对于8岁至12岁的孩子,要不厌其烦地解答他们无止境的问题,并告诉他们全世界都已经伸出了援助之手,来支援我们。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向孩子说明为什么会发生自然灾害的话,无疑能够更好地控制恐怖情绪。

---------------------------------------------------------------------------------------

  人们都说,灾区支援不能仅仅停留于震灾刚刚发生过后的捐助,持续的援助才会形成强大的力量。另外,支援可以是各种方式,目前的我们因为不能有所作为而着急,但总有一天会有我们的用武之地。或许会感到心有不甘,但是让我们保持一份淡定的心态,关注孩子们的状态,在各自所在的地方努力吧。伸出援手的一方如果在为灾区重建复兴进行支援之前就已精疲力尽,那就没有任何意义。父母坚定地保持支援灾区意愿的姿态,对于孩子们而言,无疑是最佳的安定剂。

  作为医生的我,现在的想法是:我将保养好自己的身心健康状态,等待需要我的时间的到来,以便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成为让众多的人们倾诉悲伤和痛苦的对象,这就是我当前最真实的朴素想法。


作者简介

吉田 穗波 (妇产科医生、哈佛公共卫生大学研究院研究员、社区医疗(primary care)联合学会灾区支援小组(PCAT)派遣医师)

吉田 穗波 1998年成为圣路加国际医院妇产科临床实习医生。2001年进入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德国进行临床研修期间,于2004年(31岁)生下第一胎。2005年回到日本后,致力于女性门诊的设立,并分别于2006年(33岁)、2008年(35岁)生下第二胎和第三胎。2008年8月到美国留学。2010年从哈佛公众卫生大学研究院公共卫生硕士(MPH)课程毕业后,在波士顿生下第四胎。目前一边在该大学研究院从事妇产科医疗、少子化对策的研究,一边在日本作为妇产科大夫工作,同时养育四个孩子。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