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未来纪要 > 【摩梭文化】第五篇 摩梭人对死亡的认识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摩梭文化】第五篇 摩梭人对死亡的认识

独玛拉姆(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2023-05-19

摘要:

  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不仅要教育儿童如何更好地生活,而且要教育儿童更好地死亡。有生必有死,每个人都得经历生死,对死亡的尊重是对生命的尊重。摩梭人的传统教育,不仅包含对生活的热爱、还体现在对死亡的坦然。
English

  俗话说:“生死不由人”。摩梭人却认为“如何生死”都是自己的“业”的显现。摩梭人相信有轮回,前世・今生・后世三者相互关联,今生的修为可对前世的果和后世的因产生重要的影响注1。因此,摩梭人非常注重对生死的教育。笔者欲通过以下方面来整理摩梭人对死亡的认识,并通过分析他们对死亡的认识,来描述摩梭人对生命的尊重。

一、死亡的形式

  人固有一死,生命虽然在死亡面前一律平等,但死亡的形式却千差万别。摩梭人把死亡的形式当作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忌讳在家外结束生命,能把生命的最后一刻留在家中是最为理想的。

  摩梭人把死亡形式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正常死亡,比如衰老死亡、疾病死亡。第二种是夭折,年龄未满13岁的小孩子因不同原因离开人间。第三种是非正常死亡,比如意外、凶杀、自杀等。摩梭人为了顺应生命的生老病死,在生活中注重通过生死教育来警示避免非正常死亡的产生。

  在过往,泸沽湖交通闭塞,加之医疗条件不发达,物质条件较为落后,摩梭人的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是正常死亡。一般70岁左右,老人们自然老去,很少受病痛的折磨。出行靠双腿或是骑马,交通事故引起的非正常死亡也非常少见,偶尔才会有一两起上山伐木造成的意外。更别说凶杀、自杀等行为。整个泸沽湖周围都洋溢着一片祥和。

二、教育的方法

  孩子从三岁开始便会不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家长会教育孩子什么样的地方充满危险,什么样的行为会引发意外的发生。常见的类型有教育孩子远离水源,避免不慎落水。提醒孩子不能去高处,以免摔下来发生意外。或勿食有毒食品、做危险的动作等等。此类教育是儿童教育阶段最为基础的教育,许多民族的教育方法都包含着这些警示教育。摩梭人也不例外,较为典型的则是摩梭人的生命教育,尊重生命、生命至上。其中,对死亡的认识是生死教育的重要部分,家中的长辈会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带领孩子认识死亡。

  未满13岁的摩梭小孩子一般不会去参加葬礼,除非是亲属的葬礼。即使去参加了葬礼,回到家也要举行喊魂仪式注2。日常生活中,在孩子面前极少谈论死亡的话题。担心孩子们年龄太小、担惊受怕。而年满十三岁以上的孩子想要去参加葬礼,父母亲则不会有过多阻止。认为孩子长大了,有必要认识死亡,并且希望孩子能从葬礼中学习一些葬礼仪式的流程,以便日后当家的时候不生疏。甚至孩子们向家长询问亡者故事的时候,家长都会充满耐心地回答。尤其是一些正常死亡的亡者,家长还会把详细的一生说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生命的意义。比如:

  2008年,村里的一位老奶奶去世了,拉措带着她的小女儿去参加葬礼。送葬回来的路上,小女儿问她:“这老奶奶去了哪里?”她回答:“这奶奶去了另一个地方旅行,等旅行结束,她又会像个孩子一样回到这个世界。”紧接着,她就给孩子讲这位亡故的老奶奶的故事。说这老奶奶生前是一位有温度的人,每每村里逢上喜事,总见她在人群中欢歌笑语,活跃气氛。每逢白事,她就早早起床,帮助人家烧火做饭、忙前忙后。如今老奶奶去世了,能让别人欢笑的人就少了一个。来这世上,最难得的就是让别人感受到快乐和温暖。老奶奶走得很安详,去世前还在村头晒太阳,晚上回家就闭了眼。这就是一个人最圆满的句号,也是生前不断积累善业、不造恶业的结果。她还告诉孩子对亡者不能再称呼名字,而是统称为“窝纳”。“窝纳”是摩梭人对已故者的统称。人去世后,亡者与生者处在两个不相融合的世界,因此要学会有界限。孩子听后对她说:“妈妈,我也想做这位窝纳奶奶一样的人,每逢喜事,我就去给大家表演节目。”注3

  死亡对摩梭人而言,是一个人必须经历的事情,谁也逃不开。但对死亡最大的尊重,就是后人在听到你亡故的消息,有人还能传颂你的故事,而不是闭口不谈。有人传颂,一方面不仅是生前的所作所为,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是否安详地结束生命。特别是面对一些凶杀及自杀的事件,摩梭人会选择闭口不谈。认为此类事故不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灾难,更是一个村子的灾难。还需要做非常大的宗教仪式来平息这些灾难。生者最不希望以此类形式结束生命,所以平时就很爱护生命。

  摩梭人忌讳非正常死亡。摩梭人从小让孩子认识到死亡的存在,让孩子们从小对生命持有敬畏心。不论是对自己、对别人、还是对自然万物,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因此,摩梭人的性格普遍柔和。面对世间烦恼和琐事,大家都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正是这样的品质,随着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摩梭文化被大家所熟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泸沽湖,喜欢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人文。

  一个对生命尊重的民族,文化就不容易被消逝。虽然文化的传承会受人口基数的影响,但精神是永存的。摩梭人的生死教育表面上是在解释一个人的生死问题,其实是在引导一个人的生死过程。正是对生的渴望,对死的坦诚,摩梭人的临终关怀事业才非常顺利。外界的许多人害怕死亡,在死亡边缘痛苦挣扎时,他们急切地需要临终关怀,一些地方甚至还形成一个产业。这足以表明是生前缺少了对死亡的认识。

三、葬礼的意义

  葬礼是对亡者最后的体面。葬礼的隆重程度不仅体现着对亡者的尊重,也体现着家族的势力。摩梭人是一个有着根骨文化的民族,葬礼是人的一生中较为重要的仪式之一。因此举行葬礼,可以体现摩梭人大家庭之间血脉传承的情况。面对不同的死亡形式,摩梭人采取不同的葬礼,对孩子进行了不同的教育。

  如果是正常死亡,葬礼都是传统的方式。在家安放许久、请达巴和僧人念经祈福。选择良辰吉日进行火葬,并将骨灰放置到家族山林中,意味着与已故的亲人们相聚。如果是夭折,会将亡者的尸体送到无人的山沟埋葬起来,不办葬礼,不声张,去寺庙里点灯祈福即可。如果是非正常死亡,则需要举行葬礼。但不会将亡者尸体在家安放许久,而是在亡者家里的房屋附近找个位置安放,抓紧时间办完葬礼就火化。骨灰选择一个合适的山林去放置,并不会放置到自家山林。时代在变化,葬礼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不变的是人们对生死的不断认识。

  不管是死亡的形式、还是葬礼的意义。对亡者来说,是一种告别,而对生者来说,是一种教育。人来到这世上,如一场旅行。虽然生活的过程会有坎坷,有风雨,有喜乐,但生命应该遵从一种祥和与宁静。如今患抑郁症、选择轻生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还没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泸沽湖摩梭人虽然地处偏远的山区,他们的物质会相对滞后,但他们对生死这一哲学问题的解决,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

注1摩梭人信仰达巴教和藏传佛教。轮回观受藏传佛教的影响。

注2 喊魂仪式:摩梭人存在灵魂观念,认为幼小的灵魂不安定,会被惊吓而离开肉体,因此参加完葬礼,在回去的路上会边走边喊魂。

注3访谈内容整理于2020年8月27日。

作者简介

独玛拉姆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独玛拉姆 摩梭人,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教师, 西南民族大学宗教学硕士。参与多项社会实践调研工作、如国家语言保护工程摩梭人语言抢救保护、国家社科基金《云南世居少数民族灾害文化史》项目等。自2011年至今,不断跟踪研究摩梭母系文化(婚姻,宗教等),从事相关文化调查研究及访学项目。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