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顾问论文 > 激发内在动机,需要用奖励吗?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激发内在动机,需要用奖励吗?

魏宏平(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1-04-28

摘要:

  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这个话题是家长和教育机构的热门话题之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脑科学研究者是如何阐释这一问题的。

  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也就是内驱力?这个话题是家长和教育机构的热门话题之一。在提问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时,我们能否先用5分钟思考一下,如何培养或者激发自己的内驱力?有点儿难是不是?那我们不妨先来做个轻松点的小问卷。

  家里有小学生的可以让孩子做这个问卷,家长们可以把学校的功课换为工作,或者生活中的某项活动,比如,健身、做家务、打游戏等。

  • 1.我很喜欢做较难的学校作业
  • 2.我喜欢自己解决问题
  • 3.我喜欢学习很多东西
  • 4.我努力学习是为了学会新的东西
  • 5.我努力学习是为了得到好的成绩
  • 6.学校的功课是有挑战性的
  • 7.我喜欢自学学校的新功课
  • 8.我只做我必须做的功课
  • 9.我更喜欢老师帮助我,而不是自己解决问题
  • 10.我不想思考太多
  • 11.我做学校的功课是因为我必须做
  • 12.学习新东西时,我需要老师的帮助
  •   问卷的结果先放一下,我们回到本文的主题,从脑科学研究者的角度来看看什么是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对儿童学习行为的影响,内在动机与奖励的关系,以及如何激发内在动机。

    什么是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一种人们自发的倾向,表现为自发地对事物产生好奇心,自愿去挑战和参与,去获取知识或提高能力。当内在动机被激发时,人们参与某项活动并不是为了获得奖励或规避惩罚,而是单纯地喜欢,甚至说不出为什么喜欢。相反,当人们参与某项活动时为了获得奖励,规避惩罚时,这项活动就是由外在动机所驱动的。

      1981年,心理学家Susan Harter提出了测量儿童内在动机的量表。表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五个维度。表格中是针对各维度的提问举例。

      1. 挑战(Challenge)
      2. 好奇心/兴趣(Curiosity/Interest)
      3. 独立探索(Independent Mastery)
      4. 独立决策(Independent Judgment)
      5. 内在标准(Internal Criteria)

    内在(Intrinsic)

    外在(Extrinsic)

    1 喜欢难一些有挑战性的作业吗

    喜欢容易的作业或者科目吗

    2 完成学校的作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吗

    完成学校的作业是为了满足老师,取得好成绩吗

    3 喜欢独自写作业和解决问题吗

    喜欢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完成作业和解决问题吗

    4 能够判断和决定要做什么

    需要听老师的意见才能够判断要做什么

    5 知道自己在某项任务或考试中取得了成功或是失败吗?

    是不是需要外力比如老师的反馈或者成绩才能够评价自己的成绩?

      最初,在做哈特内在动机量表时,学生需要对每一项提问,针对每一个问题必须作出一个偏向性的选择,偏向内在或者外在。这个量表把内在和外在动机放在了对立的位置,然而后来的研究工作表明是内在和外在动机可以同时存在,比如学习的目的,满足好奇心跟取得好成绩可以并存。因此近期的相关研究工作都对这个量表进行了改良,每一项提问只针对内在,或者外在,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那个问卷,来自201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工作。从第1项开始依次往后,内在动机值逐渐下降,前面7项属于内在动机,后面5项属于外在动机。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那个小问卷。最好是家长跟孩子各做一份,孩子自己选,家长根据对孩子的了解帮孩子做一份。然后对比一下,会有什么发现?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呢?

    动机与学习

      如果有足够的动机,就会学得好且记得牢。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不是所有类型的动机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40年来,应用哈特内在动机量表对小学生们的研究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们的学习内在动机逐渐降低(如下图)。

    neizaidongji01.png

    (Lepper,Corpus and Iyengar, 2005)

      之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显示,内在动机跟成绩之间一直正相关,内在动机越强,学习成绩越优秀;外在动机在3、4年级时与成绩关系不明显,但是到了56年级外在动机与成绩出现了负相关,外在动机的影响越大,学习成绩越不理想。

      然而,父母跟孩子的矛盾也更多地出现在这个时期,5,6年级时学校的功课难度增加,准备小升初考试的家长和孩子们也绷紧了弦,家长觉得孩子本身的内在动机不足,想依靠外力吸引或者强迫他们学习,可能是苦口婆心讲道理,也可能是奖励或是惩罚。事实上这些外在的因素越多,对学习的负面影响可能就更大。所以,想要激发学习的动力,还是要从内在动机出发。

    内在动机与外在奖赏

    奖赏(Reward)能够增强学习吗?

      大脑的奖赏系统跟学习记忆系统有功能连接,多巴胺可以调节学习记忆脑区如海马区的可塑性。因此奖赏是可以促进学习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显示,钱作为奖赏,可以增强学习和记忆,是通过大脑中的奖赏环路影响海马功能来实现的 (Murayama & Kitagami, 2014)。但是,金钱奖励对学习任务的促进作用只适用于无聊的学习,而对于有趣的学习任务是无效的。因此,实验结果并不意味着把物质奖赏应用在教育中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奖赏能够激发内在动机嘛?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在进行一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外在的奖励有时候会降低内在动机,这个现象叫做过度理由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是在1971年由心理学家Deci提出的,因此也叫做德西效应(Deci, 1971)。 随后,心理学家们在幼儿园孩子身上也证实了这一效应的存在(Lepper, Greene and Nisbett, 1973)。

      研究人员观察2-5岁的幼儿园儿童在课间休息时间的活动,选出那些对画画表现出兴趣,主动在休息时间画画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把儿童分为三组,告诉第一组儿童,画画后可以得到一个印着他们名字的卡片作为奖励(Expected award);第二组儿童并未被告知有奖励,但他们画画后,也可以得到上述奖励(Unexpected award),第三组儿童画画后,没有奖励(No reward)。进行这样的实验操作之后1-2周,研究人员继续观察孩子们主动画画的时间。

      下图显示;有预期奖励组的孩子们之后主动画画的时间为8%,小于没有奖励组的16.73%,以及惊喜奖励组的18.09%。这说明外在奖励降低了孩子们原有的对画画的内在动机。

    20210427 Zu.png

                    (Lepper, Greene & Nisbett, 1973)

      外在奖励对内在动机的掩饰作用在其他行为上也有表现,比如外在奖励会削弱婴儿原有的利他行为。在200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员研究了20个月大的小婴儿给别人帮忙的行为。实验过程中,小婴儿会主动帮助家长,捡起掉在地上的笔或者小纸团。在他们的帮助行为后,会得到一个小扭蛋作为奖励,或者一句表扬“谢谢”,或者没有任何反馈。这之后再检测小婴儿们主动帮忙的概率。结果表明,没有得到奖励的小婴儿,有89%依然愿意主动帮忙,得到夸奖的,有81%依然愿意;然而,得到扭蛋作为奖励的小婴儿,愿意再主动帮忙的只有53%。

      脑科学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外在奖励对内在动机的掩饰作用。研究人员把被试(成年人)随机分为两组,让他们玩游戏,同时记录玩游戏的人的大脑活动。第一组为奖励组,根据游戏的得分可以得到奖励;第二组为对照组,没有奖励,也可以理解为他们玩游戏就是为了快乐。研究结果表明,奖励组被试的大脑自发活动要低于对照组,说明玩游戏的内在动机被外在奖励的引入给掩饰了。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掩饰来源于纹状体活动的降低,而纹状体属于大脑奖赏环路。

      外在奖励是否起作用,要看任务本身的性质。无聊的任务,可以尝试用外在奖励作为策略和激励。但是如果任务本身是有趣的,或者亲社会性的,外在奖励就不需要,甚至可能降低内在动机,所以额外的奖励就是浪费。

    如何激发内在动机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扎心结论嘛?孩子们学习的内在动机随年级的增加而降低。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激发和调动孩子的内在动机呢?

      关于内在动机,心理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自我决定论(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SDT)。该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行为,或者有动机去做某件事,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三个基本需求:自主(Autonomy),胜任(Competence),和归属(Relatedness)。

      自主需求是指人们要掌控自己的行为,生活和目标;

      胜任需求是指人们要相信自己能够胜任某项活动,能够掌控周围的环境;

      归属需求是指人们要与他人有密切的关系,感觉自己被需要。

      根据这个理论,想要激发内在动机,就要想办法满足这三个需求。那么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

    1 提供选择

      提供选择,可以满足自主感。

      201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工作中,绘画课的老师让小学生在3项任务中选择一项。然后把孩子分成两组,第一组让孩子完成他们自己选择的那一项,第二组要求孩子们完成他们不那么喜欢的某一项。在完成这些任务之后,测量孩子们的内在动机,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显示,选择被满足的孩子们,内在动机增加,因为他们体会到了自主性及满足感。而选择没有被满足的孩子,内在动机没有增加。另外,犹豫不决,决策力不强的孩子们,可能并不能从选择满足中获益。

      有些家长会给孩子定每日计划表,但是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定计划时如果有孩子本人的参与,或者把时间安排得更加灵活,比如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由孩子自己决定先后顺序,而不是全部按照规定的时间,这样孩子有参与感,自主感也比较高,也许效果会好一些。

    2 高级奖励

      预期的,物质奖励会降低原有的内在动机,但是语言上的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Verbal reward)可以增加内在动机。通俗一点说,就是要夸孩子,而且要夸得具体。家长如果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能够具体地给予正面的评价,就能让孩子的胜任感得到满足,自信心增强,内在动机也会增强。

      某些自我奖励也可以将外在的奖励内化,激发出内在动机。比如,孩子写作业时,自己定下目标,学习30分钟,奖励自己一块巧克力。完成了自己定下的目标,同时满足自主感和胜任感。这个适用于大一些的孩子,我大女儿四年级,有时不想写作业,她会跟自己说“这个作业写完,我就吃快巧克力。”或者一边听喜欢的音乐,一边写,她说那样她会很集中。的确,她的这些小招数,比我说:“写完了吃个冰淇淋。”要管用的多。我先生并不喜欢洗碗,但是从某一天开始,他洗碗之前都会找个想听的节目,戴上耳机一边听一边洗碗,有时候不光把碗洗了,还把厨房灶台都擦得锃亮。我想这就是他们的自我奖励发挥的作用吧。

    3 找个榜样,找个伴儿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社会感染(Social contagion)。学生的学习意愿和成绩,会受到老师以及同学的影响。想象一下,你可能最开始并不喜欢数学,但是你有个朋友很喜欢数学,当你多次观察到你的朋友很享受学数学,这也可能会激发一个内部奖励,从而令你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这个榜样效应就属于社会感染。

      如果想要维持或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集体学习会让孩子有社会归属感,同时会增加榜样效应的可能行。前几天,一年级的小女儿生病在家,下午一个人写作业时,自言自语到:“不想写作业,想跟学童的朋友一起写。”一向都是在学童跟朋友一起写作业,突然变成一个人了,动力一下子就没有了。她就是想找个伴儿嘛,于是我就做了她的写作业小伙伴。

      同样是社会关系,竞争是否真的可以激发人们的动机呢? 一项大数据分析的工作比较了174项研究工作,超3万的被试,数据来自于实验或者问卷。结果表明竞争与成绩的关系非常弱(Murayama & Elliot, 2012)。可是日常经验是,当我们处于竞争情境时,能明显感觉到我们的动机有改变。有研究者提出一个假说,竞争的目标有两类,第一类是我要战胜其他人,第二类是我不能比别人差。第一类目标呢能够预测成绩,可能跟动机有关,但是第二类目标不能,可能跟动机无关。这个假说很有趣,有待检验。

    4 体育锻炼(Physical activity)

      体育锻炼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体育锻炼对于大脑的发育和功能有促进作用。

      如果找不到动力做某件事情,不妨考虑来一套健身操,或者带孩子先去草坪上疯玩一会。研究表明,一定强度的运动,能够促进分泌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会影响决策行为,比如决定冒个险去做一件事,或者认为做了某件事会得到奖励,这些行为正是因为内在动机被激发了。关于内驱力的神经科学研究还不深入,但是我相信,大脑内应该有内驱力的开关。开关不会自动开启,其他脑区的神经活动通过网络来刺激这个开关,就可以调动它。所以先动起来,让身体和脑子都动起来,比等着有用。

    写在最后

      前些天,有妈妈朋友告诉我,她家的孩子主动帮忙做家务,妈妈因此想给孩子物质奖励,孩子说那就给钱吧。于是就有了孩子做家务,妈妈给发工资。不晓得现在他们是不是还在实行这个奖励政策。也许孩子会为了挣钱去做家务,在这个过程可能会慢慢喜欢上洗碗,或者收拾碗筷,也许帮助家人这件事本身就可以让孩子开心。也可能孩子最初就是看妈妈辛苦,想要做个小帮手,但是有了金钱这个物质奖励,她可能因为攒够了足够的钱,就失去对钱兴趣,同时失去了帮助他人时的那份自我肯定和满足。试想一下让我们回到原点,孩子主动帮助了妈妈,妈妈的一句谢谢,以及孩子听到表扬后脸上的微笑,可能就会成为她下一次主动帮妈妈做事情的最大的动机。

      培养内驱力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果你觉得孩子或者自己做某件事情内驱力不足,不妨思考一下,是不是自我感,胜任感,以及归属感没有被满足。是不是都是被动安排的多,自己选择的少;是不是任务太难,自信心不足,也没有得到鼓励和正面反馈;是不是缺少个伴儿一起努力呢?

      相信经过这些思考,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 Burgess, L. G., Riddell, P. M., Fancourt, A., Murayama, K. (2018).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ontagion within education: A motivational perspective.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12(4), 164-174.
    • Deci, E. L., Koestner, R., and Ryan, R. M. (1999).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experiment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extrinsic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Psychol. Bull. 125, 627–668. doi: 10.1037/0033-2909.125.6.627
    • Di Domenico SI and Ryan RM (2017) The Emerging Neuroscience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A New Frontier in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Front. Hum. Neurosci. 11:145. doi: 10.3389/fnhum.2017.00145
    • Harter, S. (1981). A new self-report scale of intrinsic versus extrinsic orientation in the classroom: Motivational and informational compone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7, 300–312.
    • Lepper, M. R., Corpus, J. H., & Iyengar, S. S. (2005).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in the Classroom: Age Differences and Academic Correlat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7( 2), 184–196.
    • Marina S. Lemos,Lurdes Veríssimo(2014)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rinsic Motivation, Extrinsic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Along Elementary School.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Volume 112(7),930-938
    • Murayama, K. & Kitagami, S. (2014). Consolidation power of extrinsic rewards: Reward cues enhance long-term memory for irrelevant past ev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3, 15-20.
    • Murayama, K., & Elliot, A.J. (2012). The competition–performance relat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and test of the opposing processes model of competition and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8(6), 1035-1070.
    • Putman P, Antypa N, Crysovergi P, van der Does WAJ (2009) Exogenous cortisol acutely influences motivated decision making in healthy young men. Psychopharmacology (Berl)208:257.
    作者简介

    魏宏平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

    魏宏平 博士。现为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2012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以斑马鱼,果蝇等为模式生物,主要研究视网膜的发育及可塑性,果蝇同性求偶行为的生物学机制等。研究论文发表于《Neuron》,《PNAS》,《Journal of Neuronscience》等杂志。2012年博士毕业后,来到日本。在近3年的全职育儿生活之后,重新回归,开始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继续科研工作。2015-2017年,日本学术振兴学会外国人博士后研究员。2017年至今,理化学研究所特别博士后研究员。目前的工作是果蝇摄食行为中嗅觉和味觉整合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