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所长博客 > 2020年 > 儿童为何开朗?

  • weibo

所长博客

Director's Blog

儿童为何开朗?

榊原洋一(CRN儿童研究所所长,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
2020-10-29

摘要:

  榊原所长对第一次来门诊看病的孩子一定会问一个问题:"长大后想干什么?"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似乎会有不同的固定模式的回答。这是因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本期的所长博客,来了解儿童为什么开朗。

  对第一次来门诊看病的孩子我一定会问一个问题。

那就是"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能够推测他们是否理解这个问题的含义。并且这也是了解孩子的语言能力以及是否具备畅想未来的想象力的关键。

  多年来在问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有着固定模式的回答。

  幼儿阶段的孩子通常都会回答:"想开蛋糕店"、"想当消防员"、"想做司机"、"想当明星"、"想当足球选手",等等。我总是乐呵呵地听着孩子们的回答,心想他们会不会是受到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或绘本、电视等的影响。有时也会听到意想不到的回答,比如说:"想成为机器人"、"想成为制香的人"、"想当哥哥"等。

  回答"想成为制香的人"的孩子,似乎是看过电视上播放的纪录片。"想当哥哥"的男孩虽然还只有四岁,自己也很小,但已经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在大脑中描绘自己渐渐长大当哥哥的未来。从这一意义上来讲也是合格的。

  还有些孩子会给出令人惊讶的回答,如:"想当网红(Youtuber)"、"想成为动漫作家"。

像这样能够具体地讲述未来梦想的孩子们,一上小学固定模式的回答就出现了变化。到了小学三、四年级以后,大部分孩子都会回答:"还不知道"或"没有想过"。难道是展望未来的能力比幼儿阶段减弱了吗?

  我认为,这样的变化其实源于孩子上小学后能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之间的关系。幼儿回答我的问题时,完全不考虑自己现在的状态,相比之下,小学三、四年级以上的孩子会将现在的自己投影到未来进行思考。意识到自己不擅长运动的孩子,便不再期待自己将来会成为棒球或足球选手。当知道了在蛋糕店工作也不见得每天都能吃到美味的蛋糕,"开蛋糕店"的梦想随之消失。学习不好的孩子会放弃成为发明家的梦想。

  能客观认知自我的能力被称作元认知,据认为,该能力于10岁左右开始形成并发展。还不能客观地来看自己的孩子们,能够在不受现实束缚的幻想世界里做各种各样的梦,但随着元认知的发展,不管愿不愿意,会看到现实生活中自身能力的局限性。

  有人说,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的蔓延和世界局势不稳定,我们成年人感到某种程度上心情性情黯淡,但年幼的孩子们却令人意外地充满活力。我想,这是因为孩子们同时处在现实世界和梦想世界里吧。我感觉得,即便成年人处于心情黯淡之中,年幼孩子的阳光和活力在拯救世界。

  我有个三岁半的小孙子。他是个有点滑稽幽默的开朗的小男孩。前不久幼儿园园长除了一个题目,让他们在七夕许愿签上写下长大后"想当什么"的心愿。知道他写在许愿签上的答案后,我感到心情特别明快,"啊啊,这里有不受世界干扰的梦幻世界。"

  他在签上写的是"马铃薯"!

作者简介

榊原洋一 (CRN儿童研究所所长,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

榊原洋一 医学博士、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CRN儿童研究所所长。 日本儿童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为儿童神经学、发展神经学,其中特别致力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阿斯伯格氏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等发育障碍的临床及脑科学。兴趣为登山、音乐鉴赏,是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父亲。 主要专著:《穿尿布的猴子》(讲谈社)、《不能集中精神的孩子们》(小学馆)、《多动症儿童》(讲谈社+α新书)、《阿斯珀格氏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与学习障碍》(讲谈社+α新书)、《ADHD的医学》(学研)、《育儿起步百科》(小学馆)、《榊原博士的ADHD医学》(学研)、《儿童的脑发育 临界期・敏感期》(讲谈社+α新书)等等。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