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60多岁,还是第一次遇到2018年如此炎热的夏天。各位读者也一定在期盼这火烧火燎的热浪早日离去。
这次就将瑞士山上凉爽的风带给各位吧。
以前也在博文中写过,学生时代开始的登山活动几乎成为了我唯一的兴趣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感觉到肌肉力量和平衡感都有所衰退,心里有些焦虑,不知还能有几年可以继续享受登山的乐趣。
在这样的心境中,脑海里却再次浮现出年轻时就十分向往的攀登瑞士阿尔卑斯山的梦想。于是,我和有着同样心情的大学时代登山俱乐部的两位朋友一起,终于去到瑞士,攀登了阿尔卑斯山。
我们从2017年就开始制定计划,先得要加强逐渐衰退的肌肉力量。为此,2018年来我们为了锻炼脚力,去攀登了冬天的八岳、尚残雪期的谷川岳和日本的北阿尔卑斯山,渐渐适应登山的强度。若在学生时代,我们大概只需花费登山地图上标注的标准时间的一半就能登顶,但现在用的时间和地图上标注的时间几乎一样,这让我们感到沮丧,一边怀着嫉妒的心情看着接二连三超过我们往前走的年轻登山者们的背影一边爬山。
7月初,我和朋友一起出发去瑞士的格林德瓦。我们准备攀登的是世界三大北壁之一的艾格峰旁边的莫希峰(海拔4107米、又名僧侣峰)。瑞士的山峰按攀登难度分成各种等级,莫希峰属于PD(Petit Difficile略难)等级,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峰中尚属较易攀爬,但也需要使用冰镐、冰爪及用绳索绑住身体等登山装备。
我们坐上登山列车来到终点少女峰车站,在车站和向导会合后便开始登山。在欧洲最长的阿莱奇冰川上走了大约1个小时后到达莫希峰的登山口,那里是一片岩石地带。在日本略微危险的岩石地带都会安装上锁链或架设梯子,但瑞士的山上几乎没有那样的设施。也许是因为想要保留大山最自然的状态吧。
从开始攀登的起点,我们一边寻找下一个落脚点一边攀岩,虽然身上绑着安全绳索,但还是冒了一身冷汗。接下来的山路虽然稍微好走了一些,但向导的脚步太快,再加上海拔又高,我们气喘吁吁地到达了最后一段狭窄的雪山山脊。刀砍斧削般的山脊被称为"刀岭",两边十分陡峭,直抵数百米下的山谷。下面这张照片是从山顶上看到的这个刀岭,但在经过那里的时候因为太紧张了,甚至无暇去感受恐惧。

站在山顶上眺望,景致美不胜收,眼前横卧着欧洲最长的阿莱奇冰川,身前和身后是白雪皑皑的秀丽的艾格峰和少女峰,闪烁着白色的光芒。
下山途中我们疲惫不堪地来到供登山者休息的小屋,过了65岁还能实现多年夙愿,既有满足感,又有不希望再经历如此艰难旅程的心情。
但是,在酷暑中体力渐渐恢复后,明年再赴瑞士攀登其他高峰的心思又按捺不住,就像跑步的人会产生"跑步者愉悦感",我似乎也处于"登山者愉悦感"的状态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