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所长博客 > 2015年 > "干爹干妈"的现代意义

  • weibo

所长博客

Director's Blog

"干爹干妈"的现代意义

榊原洋一(CRN儿童研究所所长,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
2015-08-06

摘要:

CRN儿童研究所榊原所长撰文讲述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很少能够看到的"干爹干妈"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只有在部分地区还保留着松本女士的文章中所讲述的这种制度。

  最近我读了登载于CRN网站上的松本亚纪女士的有关"干爹干妈"的论文,非常有感触。从论文中可以了解到,这是一个在孩子不同的成长时期,从血缘关系很近的人之外选定数名"干爹干妈",这数名"干爹干妈"伴随孩子成长的"干亲制度"。在现代社会,只有在部分地区还保留着松本女士的文章中所讲述的这种制度。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制度呢?又为何在今天的社会里不再流行了呢?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我从最近所阅读的著名传记小说中得到了启示。这部有名的作品就是森鸥外的《涉江抽斋》。

   涉江抽斋是一位生活在江户时代末期的真实人物,他是跟随在弘前藩主身边的医生。他在做医生的同时,还是一位精通古籍、研究历史的"考证学者"。 虽然是隶属于弘前藩,但由于藩主久居江户(即今天的东京),抽斋也一直生活在江户直至54岁去世。《涉江抽斋》是森鸥外晚年的代表作,他本人在作品里讲述了撰写这部与其说是小说、更应该说是一篇严谨的传记作品的缘由。森鸥外对江户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到处搜买被称为《武鉴》的记录大名和将军家谱以及年代记录的古籍。然而,在收集这些古籍的过程中,森鸥外发现很多书籍都曾经是一位叫做"涉江抽斋"的医生的收藏品,不仅如此,抽斋本人还在上面加上了详细的注解。森鸥外开始对这位不见经传的江户时代末期的"考证学者"产生了的兴趣,他从还在世的抽斋的儿子等人那里收集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和材料便成为欧外晚年名作的原型。

  读者可以从《涉江抽斋》中了解到江户末期的风土人情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的人们,不论年龄大小,任何人可能"轻易"地死去。抽斋有过四位妻子,其中两位妻子分别在婚后不久便过世。在与四位妻子之间生养的十个孩子当中,有三个孩子一生下来便夭折了,另有两个孩子年纪轻轻而早逝。抽斋一生中共拥有十四位家人,而在他54岁离世时活着的家人仅剩下了六位。

  现在,日本的婴儿死亡率以及5岁以下幼儿的死亡率分别为千分之二和千分之三。这是每一千名出生的孩子在满1岁或5岁之前夭折的人数。从世界范围来说,婴儿死亡率平均为千分之三十五,5岁以下幼儿死亡率为千分之四十八。由此可见,日本儿童的生命安全性是很高的。

  我们虽然没有抽斋生活的江户时代末期的统计数字,但是,可以想像在那个时代,父母和孩子随时发生生死别离情况的可能性要很高。父母去世后需要有人来照顾遗孤,而在行将承继香火的孩子早逝后如果没有别的什么人来继承香火的话,就会绝户。在这样的时代,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重要阶段,互相给孩子认"干爹干妈",是可以防止出现家族离散、孩子孤独无依的状况的。

   "干亲制度"源于旧时人们的生存智慧,但在现代其实质上的优势已日渐稀薄,"干亲制度"也逐渐衰微。

   孩子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江户时代的"干亲"所起到的作用不复存在的同时,一个孩子由多名大人进行关怀照应的人际关系网也随之消失了。在今天,儿童的心理以及人际关系的问题正在成为社令人感到忧虑的很大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或许有必要来重新思考一下"干亲制度"这样的社会关系方面的意义。

作者简介

榊原洋一 (CRN儿童研究所所长,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

榊原洋一 医学博士、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CRN儿童研究所所长。 日本儿童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为儿童神经学、发展神经学,其中特别致力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阿斯伯格氏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等发育障碍的临床及脑科学。兴趣为登山、音乐鉴赏,是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父亲。 主要专著:《穿尿布的猴子》(讲谈社)、《不能集中精神的孩子们》(小学馆)、《多动症儿童》(讲谈社+α新书)、《阿斯珀格氏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与学习障碍》(讲谈社+α新书)、《ADHD的医学》(学研)、《育儿起步百科》(小学馆)、《榊原博士的ADHD医学》(学研)、《儿童的脑发育 临界期・敏感期》(讲谈社+α新书)等等。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