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访了湄公河三角洲的村庄和幼儿园后,我们又匆匆访问了当地的两家医院。这两家医院虽是地方医院,但设备比我20年前第一次访问越南时的要完善得多。照片上的这家诊所共有20个床位,位于熙熙攘攘的市中心,等候就诊的大厅更是拥挤不堪。据说不到10位的医生每天要给近400名患者看病。和我一起参观了该诊所的学生们听说10位医生要给400名患者看病,十分震惊。但我却想起来,30年前我当实习医生时日本的情况酷似现在的越南。我本人就曾在一个上午为120个孩子看过病。
有20个床位的诊所
我们又坐了5小时的车回到胡志明市稍事休息,消除了奔波一天的疲劳后,于第二天参观了两个孤儿院,这也是我们本次访问的最后一站。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孤儿院是一个佛教寺院经营的私立孤儿院。照片拍的是寺院的入口,寺院内摆放着根据佛教传说制作的巨大佛像。刚看到这尊佛像时我们惊得目瞪口呆,但离开寺院时那种惊讶的心情已完全被对寺院的尊敬所取代。
经营孤儿院的寺庙入口
在这个孤儿院,我们先被带到了一间类似仓库的办公室,在那里听院方介绍这个寺院的运营活动。我们之所以觉得办公室像仓库,是因为看到那里散乱地堆放着很多袋大米,具体情形可参照下一张照片。但是,听了院方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这些大米是香客们捐给寺院以支持孤儿院的运转的。虽然越南经济发展迅速,但人均年收入仍只有1000美元(8万日元)左右,没钱捐给寺院的农民就用米代替现金捐赠给寺院。米袋旁还堆满了零食、饮料等送给孤儿院孩子的礼物。为我们介绍该孤儿院情况的和尚还告诉我们,因为未接受政府的援助,所以资金总是不够,为此他们还得到了很多国外志愿者的帮助。
捐赠给孤儿院的大米
略显昏暗的楼房中有很多房间,生活在这个孤儿院的孤儿们就住在这里。照片中的是年龄较小的婴幼儿的房间。看到我们这些语言不通的陌生人时,孩子们丝毫不觉得认生,纷纷靠近我们,甚至还有孩子要我们抱。那一瞬间我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记得我在大学附属医院工作时,每周都会去东京都内一家完全护理(标准护理)的医院打工当值班医生。因为是标准护理家人在傍晚已回家,所以每当夜幕降临、我去寂静的婴幼儿病房查房时,孩子们看到陌生的我不仅不认生,反而会爬到病床的栅栏边,有时还伸出手要我抱。这样的经历让我确信,标准护理听上去是一项很好的制度,但如果可能,还是应该让家人在孩子身边陪伴他们。这个孤儿院的孩子们无论白天黑夜都没有家人在身边陪伴,请认真看看他们向我们投来的这些充满期待的眼神吧。和我一起去的学生大都是第一次看到孤儿们的生活状况,有人甚至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哭了起来。
婴幼儿的房间
这些孤儿中有些人是因为残障而被父母遗弃的。照片上的这个孩子就患有水头症(一种头部积水的病症)。在日本如果发现得早可通过脑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但这个孩子没能及时得到那样的治疗,病情已经发展到无法医治的程度。虽然也有大学医院的儿科向这个孤儿院提供援助和服务,但是由于病情不断恶化、已陷入卧床不起的状态,所以无法进行彻底的治疗。这个孤儿院还有很多残障儿童,因为寺院因收留弃儿闻名,所以很多残障儿童的家长没有能力照顾孩子时就会把孩子遗弃在寺院的院子里。胡志明市地处亚热带,半夜里把孩子放在露天的地方也不会冻死。到了早上,和尚听到孩子的哭声就知道孤儿院的孩子又增加了。
残障儿童常常遭到遗弃。左边是患有水头症的孩子,右边的孩子四肢畸形。这个孩子用背和手脚在地上爬着靠近我们。
照片上的孩子四肢畸形,尽管行动不便,他还是用四肢爬着靠近了我们。他是不是也希望我们抱抱他呢?他拼命看着第一次见的这个伯伯(就是我),眼神看上去很聪明,但他的未来会怎样呢?偶然走访了这个孤儿院的我,所能做的只是在离开寺院时捐上一点钱聊表心意。
第二个孤儿院就是照片上这幢漂亮的楼房。和寺院经营的那家孤儿院不同,这家孤儿院是政府办的特殊孤儿院。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里的孤儿们都感染了艾滋病毒。孩子感染的艾滋病毒都是母亲传染给他们的,可以说这些孩子是带着父母因艾滋病死亡、自己又感染上艾滋病毒的双重痛苦降生到世上的。
收留感染艾滋病毒的孩子的孤儿院
孩子们午睡时的样子
我们访问该孤儿院时正好是午睡的时间,所以非常遗憾没能和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只拍到了孩子们乖乖地一起午睡的照片。尽管现在治疗艾滋病的方法越来越先进、有些人即便发病也能活很长时间,但必须一辈子接受治疗,不能中途停止。这个孤儿院还有很多孩子已是初中生年龄,到了初中生阶段,他们自然会知道自己的命运,对于自己的未来他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我一边想着这个问题一边走,看到孤儿院入口处贴着孤儿们画的画。最后这张照片就是当时发现的一张画,抱着让更多人看到这张画的心情,我全神贯注地按下了快门。
画中一个少女正在夜晚的庭院里用天体望远镜看夜空中闪亮的星星,对面看到的房子应该就是少女的家吧,家中传出了愉悦动人的音乐。尽管这张画以黑色为基调,我却从中看到了作者的梦想,画中少女开朗的表情就是最好的佐证。
一位孤儿画的画,少女用天体望远镜遥望星空
(本文撰写于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