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特辑,以2015年11月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发表的《第5次幼儿生活问卷调查》的结果为线索,由负责监修该调查的白梅学园大学的无藤隆教授讲述少子化问题等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幼儿家庭带来的变化及这些变化所反映的问题。
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自1995年起每5年实施一次《幼儿生活问卷调查》,2015年实施了第5次调查。本次调查以居住在首都圈(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埼玉县)的3466名1岁6个月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为对象进行了分析,从第1次调查到现在经历了20年,对这其间的幼儿家庭的变化做一个总结。
1.幼儿人际关系的变化
首先,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出生率下降导致的少子化问题,少子化问题给幼儿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幼儿们的生活以家庭和园(幼稚园、保育园、认定儿童园等)为中心,平时在园外也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幼儿20年来减少了一半,从56.1%减少到27.3%,跟母亲一起玩的孩子则从55.1%增加到86.0%(见图1)。

(出处)2015年 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第5次幼儿生活问卷调查》
可以预见,在家附近能一起玩的年龄接近的孩子正在减少。与此同时,近20年来,上幼儿园和保育园的孩子在园内度过的时间变长,幼稚园和保育园作为很多孩子聚集的场所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双职工家庭的增加
接下来要讲的变化是双职工家庭的增加。比较历年来母亲的就业状况,我们发现包括"全职工作"、"兼职(小时工)"、"自由职业者"在内,2005年时只有26.3%的母亲工作,201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40.9%(见图2)。

(出处)2015年 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第5次幼儿生活问卷调查》
即便儿童人口在减少,但由于双职工家庭的增加,保育园的需求却越来越高。虽然其结果是进不去保育园而在家等待入园的"待机儿童"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我认为,今后5年左右,除了东京都内23个区的一部分地区之外,这一问题基本能够得到解决。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上幼儿园的幼儿大约为40%,上保育园的幼儿大约为30%。尽管实施本次调查的首都圈相对来说专职主妇较多,但上保育园的孩子所占比例在持续上升,预计今后这一比例将会进一步上升。究其背景,主要是由于妇女就业及生活方式方面的意识发生了变化,但是,也有家庭是因为包括男性在内的单独个人收入减少,为了贴补家用而选择夫妻双方都工作的。
3.对幼儿园、保育园要求的增加
由于少子化,儿童在幼儿园或保育园里度过的时间变长,家长对园方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在回答"对于下列事项,你对孩子现在上的幼稚园或保育园有何看法?"的问题时,保育园儿童的母亲中回答"希望增加知识方面的教育"的人比上次调查略有增加。(见图3)。

(出处)2015年 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第5次幼儿生活问卷调查》
回答"希望放学后开办兴趣班"的人也有所增加。这跟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保育园延长了保育时间也有一定关系。在希望增加知识方面的教育的要求增加的同时,培养孩子们适应社会生活方面的要求如"希望教会孩子集体生活的规矩"、"希望帮助孩子和同伴友好相处"等虽然略微有所减少,但这方面的需求仍然很高。20年来,家长对园方的要求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要求的内容更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