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前教育研究 > 儿童的"潜声音"是一种有价值的存在_02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儿童的"潜声音"是一种有价值的存在_02

2012-07-10

2、儿童的潜声音标志着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初步发展

  心理学认为:自我意识( self-consciousness)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简称"我"对"我"的意识。詹姆斯(James,1890)把"我"分解为主体的我(I)和客体的我(me)。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大方面。 [5]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本小节的"潜声音"试在"自我评价( self-evaluation)""自我体验(self-experience)""自我控制(self-control)"三个因素上略述。

  五岁的董阳对"董阳我"是有一个基本评价的,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小雪花为什么没有六个花瓣"的提问很自信,正如董阳在接受笔者访谈中所说的"我 (是)守纪律的""我比妮妮聪明""我知道小雪花为什么没有七个花瓣,因为它掉了一个,老师不知道"等等。当然,儿童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往往把自己所期待的状况当作自己的现实水平,正如发展心理学的一个观点: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是由外到内的,是从主观情绪评价逐步过渡到客观评价的,他们往往倾向过高评价自己。 [6] 但无论如何,在小雪花课堂的始末,董阳用自信表现出了"董阳我"比别人更善于思考,用一节课的"不安分"和不满意之潜声音表达了对"老师"的评判:老师冤枉人,老师对妮妮用发夹刻桌子的行为竟然不管。其实,千千万万的董阳,千千万万儿童的潜声音,何尝不隐含着个体的自信和对教育的评判与期待呢?

  董阳的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的发展水平在他的潜声音中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其一,受了委屈,他能以"挠挠头"来缓解尴尬,其动作本身还反衬出自我意识初步觉醒的儿童所需要的尊重体验的缺失是教育的失误;其二,他背上"不守纪律"包袱,在"嘘!"的要求下竟然还能闭上嘴,并且很克制地把反抗的声音转换为"整节课不安"的潜声音,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是个体"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水平发展的标志。许多实例证明: 3--4岁的儿童其坚持性、自制力还比较差,但是到了5--6岁,便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董阳尽管一节课不够安分,但是,他终于按"嘘!"的要求,没有再发出有声语言,其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已显而易见了。

3、儿童的潜声音与个体内部语言的发展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

  在长期的观察中,笔者发现了儿童的潜声音与个体内部语言具有相互支持的特征;多个访谈资料分析的结果证明,这种判断有一定的可信度。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儿童潜声音的价值内涵就又增加了许多。

  情境 2: "小雪花科学活动" 课下,我为了进一步了解董阳的真实感受,便对他进行了访谈:老师不让你说话,可是你当时心里在说些什么?董阳答:"我没说话呀,我守纪律的"。幼儿囿于对"心里说"字眼的理解,我便换了一个问法:你心里高兴吗?,为什么?你当时想些什么?董阳的回答发人深省:"我不高兴,我想的是我并没犯错误,老师怎么生气了呢?妮妮犯错误了,老师怎么不生气呢?"......。(有关儿童潜声音和内部语言关联性的其他观察与访谈略)

  内部语言是一种无声的默语。朱智贤认为,它是和人的自觉性、即真正的人的意识的产生直接联系的 [7] 。儿童的内部语言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在心理学界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斯特拉 霍 夫人为:儿童在很早时期就有了内部语言的最初表现 [8] 。笔者通过对董阳及更多幼儿的观察和访谈,证实了斯特拉霍夫的观点是比较可信的。本研究的一个初步的判断是: 学前教育情境中,当儿童话语权被剥夺时,有声语言就可能即时转化为一种内部语言,而内部语言又常常会借助肢体语言意义的潜声音转化为一种可视性。(当然,笔者并不认为儿童所有的内部语言都具有可视性)

  透过潜声音探视儿童的内部语言,可能是研究儿童内部语言发展规律的又一个有效途径,但是,这一方面的探索还有待深入。

4、儿童的潜声音也有缺乏真实性的可能

  作为可视性的一种思想表达,儿童潜声音的真实性比率要大大高于有声语言,但随着社会性的成长,儿童也会在潜声音表达中将自己真实的一面藏起来,也就是说,你所看见的表情不一定都是真实的。

  情境 3: 在晨间活动时,作为值日生的曾荣应该和另外的两名值日生一起去取活动用具,但他却说:"我不要去呀!......"看见 陆 老师走了过来,就不再言语了,转而主动和小朋友一起去取跳绳。回来时,大家看见,他抱了比别人多许多的一大捆绳子,然后一个一个的发给大家,一面发,一面不时的瞥 陆 老师一眼。总结时, 陆 老师表扬了曾荣。

  笔者曾以真实性的维度,把儿童的有声语言具体划分为"原声音"和"代声音"两大类:发自内心表达的、有实际意义的有声语言称为原声音,它完全代表着个体的意愿,与个体的生活经验直接相联; 不是发自内心表达的、而是根据某种外部的需要或者期待所表达的有声语言称为代声音,它不是真正代表个体的意愿,与个体的经验是间接相联的 [9] 。作为儿童发展阶段一种必然的客观存在,潜声音也具有真实性和非真实性之特征,笔者将其暂且称为"原潜声音"和"代潜声音"。

  "原潜声音"即是一种表达真实意愿的表情。但不是所有的肢体动作真实反应都在本文的"原潜声音"范畴。我们知道,婴儿的肢体反应是最真实的,其发生的时间也是大大早于语言或内部语言的,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证明了第一信号系统首先作用于生命个体:婴儿的许多表情、肢体反应都与该系统相关联,此时的肢体动态,仅仅是一种"准原潜声音",因其缺少理性的成分。但是,随着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个体富有创意的潜声音才渐渐成熟。观察显示:到了四、五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便逐渐掌握了这种无声的表达手法,即根据自身的需要,在环境不允许有声语言出现的情况下,便用"潜声音"表达意愿;到了学前教育阶段,特别是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这种用潜声音表达的能力已经发展到了很可观的程度,他们能将代表真实意愿的"原潜声音"与不代表真实意愿的"代潜声音"交替使用,如情境 3当中的曾荣小朋友等。观察还显示,年龄越小,"原潜声音"越占优势,年龄越大,"代潜声音"发生频次越多。我们假设,董阳到六岁以后,再遇到类似"小雪花科学活动课"的情境,再遇到一位像 文 老 师的 老师,他也许会用"代潜声音"来 应对 老师的无端批评: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董阳坐的笔直,作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但其内心世界,就可能是截然不同了。

  把儿童潜声音在真实性维度分类的意义是:它在观察和把握儿童的心理世界上提示我们:透过现象可以看到本质的 A面,也可以看到本质的B面。

三、结语

  其实,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的潜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成年人的潜声音往往是在个体思维谋略的支配下产生的,而在"童言无忌"的前提下,幼童也常常用潜声音表达思想,其给教育者的重要启示是: 作为一种可视性的内心表达,儿童的潜声音同有声语言一样,是一种有价值的存在。它是儿童成长中的一种必然,也是任何"角色"本身所固有的,它与有声语言应享有同等的权利,要 予以关注和及时回应, 这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

  马拉古齐曾用诗歌盛赞儿童的"100种语言", [10] 我想,"潜声音"肯定在其中;也许有一天,马拉古齐还会用诗歌盛赞教师的 100种艺术,我猜,其中肯定有一种解读"潜声音"的艺术,还有一种用眼睛说话的艺术,更有一种用心灵与孩子沟通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师技术行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30 "副言语"指和有声语言相伴的语态或单独肢体动作。
[2]史爱华.儿童的声音与儿童的哲学.学前教育研究.2005,(7-8)
[3]黄希庭. 心理学 . 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 88
[4] 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358-368。
[5] 黄希庭 . 心理学 . 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 119
[6] 林崇德 . 发展心理学 . 杭州 .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 270
[7] 朱智贤 . 儿童心理学 .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 179
[8] 斯特拉霍夫 . 儿童内部语言的心理学问题 . 萨拉托夫师范学院学报 . 俄文版 .1948 : 12
[9] 史爱华 . 对儿童代声音的解读 . 学前教育研究 .2006 , (7-8)
[10] 刘晓东 . 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 . 北京 . 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6:202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