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前教育研究 > 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选题的状况与分析----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3)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选题的状况与分析----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3)

2012-07-10

<< 上一篇

 5.文献法的运用状况。

  运用文献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古今中外的资料,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可以不受调查对象的情绪影响,得到相对全面客观的信息。搜集到的文献也可以持久保存,必要时容易核对,[21]特别是在一些研究历史问题的领域中,文献法更能体现出它的研究优势。

  由研究方法的总体频次分布表(表1)可见 ,在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 有10篇(3.7%)运用了文献法,是六种研究方法中运用数量最少的。

  在224篇硕士学位论文中运用文献法的有7篇(3.1%),在49篇博士学位论文中运用的有3篇(6.1%);在120篇南京师大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运用文献法的有7篇(5.8%),在50篇华东师大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运用文献法的有3篇(6%),而北京师大没有运用文献法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在10篇运用文献法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文献法主要运用于教育历史研究领域,如《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神童教育的历史研究》就是运用了文献法对学前课程和神童教育两个领域进行了历史的研究;[22][23]其次,文献法还运用于历史人物思想的研究领域,如《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研究》《论蒙台梭利体系之感觉教育》就是运用了文献法对张雪门、蒙台梭利这两位历史人物在行为课程与感觉教育方面的思想进行了研究。[24][25]

 6.思辨法的运用状况。

  学前教育学作为一个人文学科,其中有些学前教育理论,如学前教育功能、学前教育本质、学前教育属性等都是难以精确化、数字化的,而思辨法是通过个人悟思、哲学分析、文献概括、归纳演绎等方式来进行研究的方法,这就决定了思辨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研究方法的总体频次分布表(表1)可见 ,在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有47篇(17.2%)运用了思辨法,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学位论文运用思辨法。但是由研究方法的年度分布状况图(图2)可见,从2000年后思辨法在学位论文中的运用比例有所下降。

  在224篇硕士学位论文中运用思辨法的有31篇(13.8%),在49篇博士学位论文中运用思辨法的有16篇(32.7%);在120篇南京师大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运用思辨法的有36篇(30%),在103篇北京师大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运用思辨法的有8篇(7.8%),在50篇华东师大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运用思辨法的有3篇(6%)。

  在47篇运用思辨法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思辨法主要运用于教育哲学研究领域,如《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从生活的迷失、生活的本源、生活的重建三个部分关注儿童当下的生活,并在文化和教育中找寻儿童和儿童生活的意义和足迹。[26]

四、讨论

(一)根据论文选题运用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运用必须与研究选题的内容一致,才能达到理想的研究效果。从对273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分析来看,大部分论文能够从论文选题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比如在教育哲学领域的学位论文主要以思辨法为主,在教育历史领域的学位论文主要以文献法为主,有关儿童发展的研究主要以量的方法为主,有关教师领域的研究主要以质的研究为主,对于教师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则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而在一些需要进行横纵两方面考察的研究领域,研究者则会针对实际需要寻求多种方法的结合。

(二)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使研究方法多样化

  现代学科演变的趋势表明,每一门学科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足以充分把握研究对象,往往需要采用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27]

  由研究方法的时间分布表(表2)可见,在2000年之前,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以思辨法、量的方法等传统的研究方法为主,研究方法比较单一。2000年之后,质的方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新兴的研究方法进入了学前教育研究领域,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开始变得多样化了,特别是这些研究方法的运用, 使学前教育研究走进生活, 贴近现实, 使研究更加真实、生动而令人信服, 大大拓展了研究的空间, 开阔了研究的视野, 这也会促使更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诞生, 使研究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三)混合研究方法时代的来临

  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学者约翰逊和奥屋格普兹( Johnson & O nwuegbuzie)在《混合方法研究的时代已经来临》一文中把混合方法研究称为继定量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 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或教育研究运动的“ 第三次浪潮”,并且明确提出“ 混合研究方法的时代已经来临”。[28]

  混合方法的增长能够克服一些由于使用单一方法而带来的问题,增加交叉性优势。在同一框架内利用定量和质性技术,可以合并两种方法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是,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的研究者更有可能根据他们潜在的研究问题选择方法和手段,而不是根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些预先形成的关于研究范式的偏见来选择研究方法。[29]

  从273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分析来看,混合方法是六种研究方法中运用比例最高的研究方法,由研究方法的时间分布图(图2)可见,混合方法自2001年起,使用比例每年都保持在30%左右,可以预期在未来的几年中,混合方法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仍将是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对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从对273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的分析来看,硕士、博士在运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生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一部分取决于论文选题的需要,另一部分与研究生本身对于研究方法掌握的情况有关。

  高校在为研究生开设研究方法课程的时候,要根据研究生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选课方案,例如,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应当根据其本科学习的具体情况,有的放失地培养和发展研究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和专业特长和方向;其次,高校在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方面,要加强研究方法课程的系统性、规范性,使研究生掌握科学、正确的研究方法,从而更有利于研究生研究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参考国外高校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30]比较全面的研究生研究方法课程应涉及三类:量的方法、质的方法以及相关统计学的课程,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来看,这方面还是存在一定欠缺的。此外,应当让研究生多参与实际的科研课题,在实践中体验并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

五、结语

  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方法运用状况的分析发现:

  第一,研究方法的运用状况与研究领域、研究者自身的选择、高校的研究特点、新研究方法的引入等方面有关。

  第二,研究方法从运用单一的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到运用综合的方法描述或解释复杂现象,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三,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运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位论文出现了问卷调查方法没有信度、效度检验、没有随机选取调查对象等具体技术性失误。

参考文献:
[1]http://techl.oe.gaedu/tforum/home.html,2007年6月13日浏览
[2][4][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12,473
[3]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2
[5][6][10][14]刘晶波.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2,375,195,74
[7][29]田虎伟.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新范式.比较教育研究,2007,(1)
[9]束丛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1]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
[12]陆丽华.幼儿体验的研究——以健康教育活动为例.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3]刘宣.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的叙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5]张元.南京市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测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
[16]王芳.运动线索与幼儿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17]王坚红.为幼教科研引进行动研究法.教育研究,1987,(1)
[18]李灵.行动研究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概述.教育科学,2002,(4)
[19]李霞.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与指导.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20]罗晶.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转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1]戴双翔.幼教科研系列讲座(三)——如何使用幼教科研方法(上).教育导刊,2004,(4)
[22]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3]吕智红.神童教育的历史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
[24]李煜.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
[25]陈惠虹.论蒙台梭利体系之感觉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6]候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7]陈桂生.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1997,(1)
[28]Johnson ,R .B.,& O nwuegbuzie. A Mixed Methods Research :A Research Paradigm whose Time has Come. Educational Researcher,June, 2004
[30] http://www.gse.harvard.edu/academics/catalogue/courses/all_courses_by_num.shtml, 2007年6月13日浏览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