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非正规学前教育研究 > 游戏小组的兄弟俩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游戏小组的兄弟俩

2019-02-14

摘要:

  本期四环游戏小组的文章,介绍游戏小组的两兄弟亦可和亦凡的成长故事以及家长的变化。弟弟亦可进了游戏小组之后,哥哥亦凡在一个月之后从别的幼儿园转也到了游戏小组。兄弟二人在游戏小组的成长故事能给关心幼儿教育的家长和老师们带来一些启示。

肖月佳

  一说到游戏小组的亦可、亦凡,第一印象应该是:性格差异很大的亲兄弟。老师们常常夸赞哥哥亦凡的聪明,也常常被弟弟亦可的小脾气弄得哭笑不得。在游戏小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哥哥和弟弟都有着很大的变化,当然这些变化和家长的变化密不可分。

初识生活忙碌的一家人

  亦可、亦凡一家是河北邯郸人,哥哥亦凡比弟弟大两岁,亦凡特别有哥哥的样子,在游戏小组也总是照顾弟弟。亦可家在市场上常年卖苹果,亦可亦凡刚来游戏小组时,一家人忙碌的生活状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妈妈整天在市场上看摊,爸爸一大早去上货。负责接送孩子,游戏小组的家长值班、家长会、各项活动也都是爸爸参加。奶奶在家做饭,还要帮着亦可的姨妈看摊,一家人都特别忙。初识亦可一家的几个月里,我没怎么见过亦可妈妈,只有下摊位时特意找到她才能聊上几句。她也很关心孩子的情况,面对无法抽身的摊位生意她表现得很无奈。一谈到孩子,亦可妈妈的眼中就流露出些许遗憾,感觉没有时间陪孩子。我也安慰她,表示对她的理解:市场上的家庭大多都是这样的情况,咱们慢慢来,慢慢多关注孩子,也能慢慢感受到孩子的变化。

刚来游戏小组的兄弟俩

  弟弟亦可刚来游戏小组的时候,不怎么跟小朋友说话,蒙氏活动的时候经常一个人玩拼图,主题活动时也一个人坐着很安静。这样的孩子看似让老师省心,却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后来,哥哥亦凡来游戏小组以后,亦可算是有人玩了,整天粘着哥哥,哥哥干什么他就要干什么,亦可的话变得多了起来。我们发现其实亦可的脾气很大,要是哥哥有什么不顺着他,他就非常生气,手还想抓人。和他妈妈沟通后,知道亦可在家也是脾气最大的,要是有什么不顺着他就会很生气。哥哥在家也总是照顾弟弟,让着弟弟。游戏小组丁丁老师在沟通里面这样描述亦可:

  "亦可话不多,甚至几乎不发出声音。大大的眼睛,总是这儿看看,那儿看看,有的时候嘴里蹦出低沉的听不太清楚的话。在游戏小组里,张亦可基本不和别的小朋友玩,他哥哥走到哪,他就跟到哪,只和他哥哥玩。昨天下午他哥哥在和另一个小朋友玩"五子棋",而张亦可想和他玩"鸡毛蒜皮"游戏,但是张亦凡没有搭理他。结果张亦可脸面泛红、皱眉、嘟嘴、手到处挥舞,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可又什么也不说,也不把气撒出来,憋在心里,大概有好几秒,之后,平静了一些。今天下午又发生了同样的情况,他在桌子上拼搭长条积木,结果王杨推桌子了,他先是在自己板凳上脸面泛红、皱眉、嘟嘴,手到处挥舞,和昨天的情景一模一样。大概几秒钟之后,他离开座位,走到王杨旁边,挥舞拳头要去打王杨,被我制止了,可他还想要跑过去打王杨。我一把抱起他,把他抱到了阅读室,让他平静下来。之后问他怎么回事,他说王杨推桌子了。我告诉他如果哪个小朋友推桌子了,可以说出来,叫他不要摇桌子,但是不能打人。下午他爸爸来接他的时候,我也把事情的经过跟他爸爸沟通了一下,叫他们在家里也多引导张亦可如果遇到生气的事情,要把事情说出来,不要把气憋在心里。"

  哥哥亦凡比弟弟亦可晚来一段时间,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亦凡刚三岁的时候,全家对孩子上幼儿园期望特别大,当时他们也听说过游戏小组,但是亦可妈妈并不看好,觉得都在整天玩儿,没教孩子什么东西。于是托人、找关系,想要将亦凡送到四环游戏小组附近一家特别有影响力的公办示范幼儿园。亦凡妈妈的形容就是特别大、特别好,但是没能报上名。于是亦凡妈妈又和市场海旺妈一起找了一家私立的幼儿园,在市场附近,收费比较高。但是上了幼儿园没多久,海旺妈妈因孩子在幼儿园说老师打人,也跟不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内容而把海旺送到了游戏小组。但亦凡刚开始并没有不适应那个幼儿园,相反,老师还表扬亦凡学习好,听话、懂事,当时亦凡妈妈还挺高兴。可是渐渐地,亦凡妈妈发现以前活泼的亦凡,上了幼儿园之后就变得不怎么说话了,作业特别多,每天回家就是写作业,写不完还会哭。今年弟弟亦可也要上幼儿园了,亦可妈妈就不太想再把孩子送到那个幼儿园,正好咱们游戏小组的萌萌爸爸整天跟亦可妈妈说游戏小组好,于是亦可妈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亦可送到了游戏小组。亦可家人发现游戏小组的孩子特别活跃,能说会道,画画也特别棒,也看到我们志愿者和家长那么亲密的关系,就有所动摇,想把哥哥亦凡送过来。于是亦可来游戏小组一个月不到,妈妈就把哥哥亦凡也送过来了。

  了解了亦凡的上学经历,我才更能理解亦凡刚来游戏小组的状态了。亦凡刚来游戏小组时,比游戏小组的孩子认的字都要多,看到游戏小组的孩子玩玩具都流露出很惊奇的眼神,对游戏小组的游戏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我记得有一次问亦凡以前在幼儿园有没有玩过这些,他的回答是没有。有几次我发现亦凡在给小朋友讲故事,走近一看,亦凡是指着书上的字在讲,后来好几次我让亦凡给我讲故事,他讲着讲着就会说:老师,这个字我不认识。另外在美工区,其他孩子都在画画,很小的孩子也是在涂鸦,而亦凡却在纸上写数字写汉字。联想到亦凡在游戏小组表现得"异常"听话,我心里其实有些难过,我倒是希望亦凡能更像小孩子,更活泼一些更天真一些。后来在日常活动中我也在默默地观察亦凡的各种表现。

"请让我慢慢长大"

  记得有一段时间游戏小组的老师和其他孩子的家长都在反映可发脾气的问题,说这孩子脾气太大,什么也听不进去。这些话或多或少会传到亦可妈妈的耳朵里,亦可妈妈开始着急了,变得有些紧张,特别担心孩子在游戏小组发脾气而影响集体活动,影响其他孩子。于是,亦可妈妈就让哥哥亦凡在游戏小组监督弟弟,每天早上送孩子上游戏小组前妈妈都会当着弟弟面跟哥哥说:"亦凡,你要监督弟弟在游戏小组有没有发脾气,要是发脾气了,回来我要揍亦可了。要是没有发脾气,我会表扬你们两个。"大概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亦可妈妈让亦凡当了小监工,如果亦凡说亦可有发脾气,那亦可肯定就要挨揍了。是后来一次家长读书会,亦可妈妈才把她这个"治孩子发脾气"的方法分享给了大家。好多家长听了都帮亦可妈妈提建议,说这样让大孩子"打报告"的做法是不合适的,这样不仅不利于兄弟俩之间良好的兄弟关系的建立,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我们说,孩子有脾气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说明他在某些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首先要接纳孩子,然后看到孩子的优点,从好的方面来引导孩子,给孩子时间,让孩子慢慢长大。

  注意到亦可妈妈有些焦虑的情绪后,我开始慢慢地多给妈妈反馈亦可在游戏小组比较好的表现,有时候当着亦可的面在妈妈那里表扬亦可,亦可就特别高兴。在游戏小组时,志愿者都会对亦可多一些关注,引导亦可专心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渐渐地,亦可对更多玩具感兴趣了,他喜欢拉着老师下"里应外合"棋,喜欢玩扑克、喜欢跟着大哥哥折纸、剪纸,喜欢玩乐高、娃娃家等。当亦可专注地投入到某一个活动中,发脾气的机会自然就减少了。另外,亦可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所以作为老师,当孩子确实有进步、表现好的时候,请一定要看在眼里,给孩子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拥抱、一个在所有孩子面前展示他自己的机会。我们在日常活动中记录了现在的亦可:

  "亦可脾气倔,但是我最近好像发现了和他沟通的秘诀,那就是亦可吃软不吃硬。如果他正在发脾气,最好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的脾气没处使,然后很快就忘记了。早上排队的时候又看到亦可的眉头拧成了一团,于是我蹲下来,轻轻地跟他说:"亦可,今天我们要去后海看鸭子了,还要玩游戏哦"。亦可说:"老师,老师!我爸爸今天回老家了"。我说:"没关系,你可以和游戏小组的小朋友还有哥哥一起玩"。后来亦可就跟哥哥闹着玩,眉头也不皱了,也没见到他怎么发脾气。孩子都是需要爱和关注的,如果能给予他们关注,说不定就可以轻松化解那些负面的情绪了呢!"(摘自樊老师日常活动沟通)

  今天周一是亦可进建构室玩乐高的时间,可是亦可进建构室玩了不一会儿就跑出来了,我问他干什么,他说要找哥哥,当时哥哥正在美工区和其他孩子一起折青蛙,玩得不亦乐乎,我一是不想亦可去影响哥哥,二是想让亦可不那么依赖哥哥,能自己对玩具感兴趣。于是,对亦可说:"你看哥哥在折纸,美工区已经坐不下了,咱们还是去玩乐高好不好?一个星期只有一次玩乐高的机会,你今天要是不玩这一周就没有机会了。"亦可听了我的话也愿意再回建构室了,并拉上了我一起进去,我和亦可坐在桌边玩乐高。其实,亦可很有想象力,他建了树,还有房子,看他能投入玩玩具,我也起身离开建构室。不一会王杨从建构室跑到我跟前说亦可打她,我马上到建构室看发生什么事情。进建构室一看,亦可站在一边并没有搭乐高。我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我问王杨怎么回事,王杨说亦可抢她的乐高。我跟王杨说:"游戏小组的乐高是大家的,亦可的乐高不够了想要从你这里拿一些是可以的,可能他没有事先跟你说好,你是姐姐,愿意分一些乐高给亦可吗?"王杨表示愿意,我也对亦可说:"你想要拿乐高跟面先跟王杨说一声,你看王杨现在还主动给你乐高呢,你是不是要跟王杨说谢谢呀",亦可低着头用很小的声音说了声谢谢。我也坐下来重新和亦可一起搭乐高。庞钰琛很有大哥哥的样子,看亦可还没有动手搭建,就跟亦可说:"亦可,你看我这建的是飞碟,你可以做一个手枪打我的飞碟。"我说可以呀,我和亦可一起做手枪,大部分还是亦可做的。后来亦可好像找到了兴趣,发现搭建的作品还可以和庞钰琛玩游戏,我出去后他又琢磨什么样的手枪厉害,一会儿便告诉我做了一个双筒的手枪,两个口发子弹,这可能就是孩子的想象吧。我及时表扬了他。整个蒙氏他都很投入,没有再找哥哥。下午蒙氏他仍然在建构室,最后和吕敬轩合作搭建了一个作品,我很高兴亦可在和其他小朋友合作。下午蒙氏总结时,我展示了他们的作品,亦可在今天的整个活动中表现都特别棒,小眼睛一直是看着我的。(摘自肖老师沟通)

  孩子有趣的故事也在传达着孩子的点滴变化,我们要给孩子时间,给孩子机会,等待孩子慢慢长大。

"我是游戏小组的大哥哥"

  亦凡现在在游戏小组是年龄最大的孩子了,还有大半年就要上一年级,游戏小组的混龄教育也让亦凡当足了大哥哥的榜样。前面说到了亦凡刚来游戏小组的状态,可以说现在的亦凡更是让我喜欢让我惊喜。要说到游戏小组的折纸,亦凡以前是没有兴趣的,可是现在,他不仅很喜欢折纸,折出来的作品也是最棒的,有一次我和他一起折螳螂,刚开始要折双菱形,我还担心他不会,结果他说老师我会折双菱形,手指特别灵活。我们一起玩"一把抓",抓完后要数豆子,第一次他是一个一个数,第二次他开始两个两个成双的来数,后来我鼓励他,他能做到五个五个的数豆子,而且还特别有兴趣。对于大孩子,老师自然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亦凡没有让老师失望,亦凡学东西的能力很快,兴趣也广泛了,说到妈妈可能要在上小学前让亦凡去学前班,我还很是不舍呢!

家长的转变

  孩子自出生,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幼儿教育家长发挥的作用也是最大的。这也是我们一直很重视家长工作,也通过各种方法唤起家长自身的育儿意识的原因。从亦可妈妈的身上,我也看到了家长的转变。

  刚开始亦凡上学的时候,家里几乎把教育孩子的期望都寄托在幼儿园上面,总觉得幼儿园是教知识的,当时还觉得游戏小组没什么,就是整天带着孩子玩。但是孩子上了幼儿园后,亦可妈妈自己也感觉到了孩子的变化,孩子都不像孩子了,整天愁眉苦脸,渐渐都产生了"厌学情绪"。妈妈也挺着急的,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孩子送到了游戏小组。亦可妈妈说:"游戏小组的老师特别负责,每天都要下摊位聊孩子的事情,我们以前在幼儿园半年都见不到老师";"孩子们在游戏小组才像孩子呢,又学了又玩了。你看张丹多会画画啊,我们亦凡就比不上";"我喜欢看你们的宣传页,每天都在摊位上看,感觉特别亲切,以前在幼儿园都没有这样的感觉"。交谈中,真的感受到亦可妈妈的变化,说到孩子现在的样子,亦可妈妈满脸都是笑意。

  但是,我还是跟她提到家长的育儿作用,亦可妈妈也挺遗憾因为太忙忽略了这一点,孩子一有不听话的现象就揍孩子,还说这一招特别好使。教育孩子其实有很多方法,还是要与孩子多沟通,关注孩子。我强烈推荐她参加我们的家长读书会,那时亦可妈妈说实在是太忙,等下学期家里来了伙计帮忙,她一定会抽时间参加。

  与亦可妈妈相比,亦可爸爸参加我们的活动就多很多了。上次我们的亲子运动会就是亦可爸爸主持的,那天和亦可妈妈聊天,她说亦可爸爸听说要主持亲子运动会刚开始还挺紧张的,但是亲子运动会结束后,亦可爸爸特别高兴,觉得自己也挺能干的。说咱们的活动都特别好,以后还要参加。每次值班回去,亦可爸爸就要和亦可妈妈聊到游戏小组发生的事情,觉得在游戏小组挺高兴的。亦可妈妈说他爸爸以前胆子小,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现在好多了。

  值得高兴的是最近亦可妈妈终于坚持来参加我们的家长读书会了,第一次参加对她的冲击就很大,记得她跟我说:"原来我是那么不了解孩子,原来我们家长的很多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家有好多做的不好的地方。",在家长读书会上亦可妈妈跟我们分享孩子的故事和家庭的故事,我们不仅是倾听者,家长们更是拿出自己的例子和亦可妈妈交流,为亦可妈妈的困惑"建言建策"。随着亦可妈妈参加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也希望家长的改变能真的影响孩子,等待孩子慢慢长大。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