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网络新生代的教育 > 网络社区实验带来的启示:从"数码一代"到"智能手机一代"(上篇)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网络社区实验带来的启示:从"数码一代"到"智能手机一代"(上篇)

河村 智洋(CRN儿童研究所外部研究员)
2016-04-26

摘要:

  在2013年度的研究中,显示出孩子们将班里的人际关系带到生活所有层面,即"班级的束缚"的情况。鉴于此,在2014年度,我们创建了一个实验性的网络社区,促使高中生和大学生加强交流,旨在帮助高中生们摆脱"班级的束缚",能够与多种人进行广泛交流。我们对交流的实际状况及其所显示的年轻一代使用数字媒体的方式和沟通方式进行了分析。我们将分三次进行连载。这期首先登载第一篇。

  2014年度的其他研究请参照下列链接。
  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工作坊(Work shop)的开发
  探索培养实验能力和乐观态度的"设计"学习模式   

序言

  儿童与媒体研究室自1995年起,在观察孩子们所处媒体环境变化的同时,积极开展有关孩子们如何使用新媒体的研究。

  众所周知,自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电脑等IT设备在日本家庭迅速普及。随之而来的便是从小就有机会接触数字媒体的一代人即“数码一代”的出现。“数码一代”,广义上泛指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度过高中时代的一代人即1980年前后出生的人,以及他们之后所出生的人。但是,同样是“数码一代”,使用媒体的方法和对媒体的感觉因年龄段不同而有所差异。究其原因,估计是由于互联网的高速线路、PHS和手机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型IT设备不断涌现并迅速普及,从而导致沟通方法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此,2014年度我们和庆应大学经济系的武山政直教授及在武山教授研究室学习的大学生们合作,实施了有关近年来孩子们使用媒体的方法和沟通方法如何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而变化的研究。本文将聚焦同一年度实施的数项研究中以高中生为对象的有关互联网社区(以下简称网络社区)的研究并作出分析。

【2013年度的回顾①】是发生了巨大变化吗?

  本次研究是在2013年度同样与武山教授研究室合作实施的有关初高中生使用数字媒体实际状况的研究的基础上予以实施的。那么,首先来回顾一下2013年度研究的结果。

  我们以首都一带的20名中学生为对象,通过采访等方法就其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实施了调查。考虑到大学生年龄和初高中生最为接近,应该能够细致地把握不同年代对数字媒体感觉的差异,所以调查交由武山教授研究室的大学生们负责实施。通过调查,大学生们发现初高中生使用数字媒体的方法和自己这一代人有着极大的差异。比如说,现在的初高中生会利用LINE等即时通信软件和老师轻松对话、请教学习方面的问题,或和班里同学一起着迷地玩智能手机游戏,有的学生则会利用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玩手机游戏。大学生们感到这和自己的初中、高中时代完全不一样。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不同于过去的手机,具有和电脑相同甚至超过电脑性能的功能。而且可以通过轻松搭载各种应用程序令其使用起来更方便。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便于携带,想用的时候马上就可以拿出来用,因此作为移动通信工具自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的使用方法。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们感受到只比自己小3到5岁的初高中生与数字媒体接触的方法与自己这代人截然不同的重要原因。对于儿童与媒体研究室来说,在过去20年观察孩子们所处媒体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这一变化显得尤为明显。

【2013年度的回顾②】受到"班级的束缚"的孩子们

  通过对2013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接受调查的中学生对于网络上的交流与实际生活中的交流之间感受不到差异了。另外,现在只要使用即时通信工具便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共享实时讯息。这样的发展倾向使得初高中生将学校里尤其是班里的人际关系带到生活的各个层面。负责实施调查的大学生们指出,这是一种“班级的束缚”。

   “班级的束缚”这一现象也反映了互联网的使用方法正在发生变化。互联网以往是作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通信工具,为不同年龄段的人或住在遥远地方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即增加自己与各种人之间联系的工具而被使用的。然而,现在的初中和高中生们在使用互联网时却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互联网被用于加深班级这样狭隘闭塞的空间内的人际关系。

进行网络社区实验的目的

  过去,一直都认为孩子们使用互联网,与陌生人联系,存在着危险性。但是,对于从小就接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这代人来说,也面临着被互联网封闭的人际关系所束缚这样一种新的危险。

  我想,我们有必要切实告诉孩子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沟通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为此我觉得应该充分利用以布告栏、地区门户网站等聚集大量不特定人群的网络社区。

  正如本文开头所介绍的那样,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接触数字设备的“数码一代”中年龄最大的是1980年前后出生的人。他们上高中、大学的时候互联网开始普及。我出生于1971年,是成人以后才开始接触互联网,从聚集了大量不特定人群的网络社区享受到很多恩惠。比如说,我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候,网络上存在着无数的论坛。我匿名参与了很多论坛,通过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讨论,感觉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就是说,存在着这样一个“网络社区”,在这里,不管年龄大小、居住地区远近、兴趣如何、或知识量多少,都可以获得新的启示。不光是我,“数码一代”中年龄较大的人也会有同感吧。

  近年来的网络社区,逐渐变成类似“粉丝俱乐部”、游戏爱好者组织那样的对某个领域抱有浓厚兴趣并拥有丰富相关知识的少数发烧友聚集在一起、加强彼此间联系的平台。换言之,就是成为了排除多样性的场所。对此,可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包括运营成本等问题。但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方法问题,只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还是能够重建起大量不特定人群都能参与并充分交换意见的网络社区的。

  我觉得,构建便于青少年参与的网络社区有助于营造帮助他们摆脱“班级的束缚”、进而拓宽价值观和视野的成长环境。基于这一假设,在本次研究活动中我们尝试构建了过去那种网络社区,邀请高中生参与实验。由于很多学校不允许初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参与网络社区的交流沟通,所以将研究对象限定为高中生。我想,本次研究将比2013年度的研究更清晰地揭示出高中生在沟通方法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作者简介

河村 智洋 (CRN儿童研究所外部研究员)

CRN儿童研究所外部研究员。庆应大学研究生院政策与媒体专业硕士毕业。从事有关青少年使用新媒体进行交流沟通的研究,在CRN儿童研究所负责“儿童与媒体研究室”的工作。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