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世界学前教育报告 > 【印尼】 印度尼西亚的保育和幼儿教育(ECCE):政策和课题----第1部分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印尼】 印度尼西亚的保育和幼儿教育(ECCE):政策和课题----第1部分

Hani Yulindrasari(印度尼西亚教育大学)
2014-01-10

摘要:

印度尼西亚自2001年开始重视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入园率的提高,但过于强调保育和幼儿教育的量的方面,而未能顾及到质的方面。为此,2009年政府为提高质量,应实现保育和幼儿教育的标准化,而制定了一定的标准。本文将对印度尼西亚的保育和幼儿教育的发展状况、特别是以质和量双方的提高为目标的政策以及在实施中出现的课题为中心进行解说。由两部分构成,在第1部分中,我们先来看一下印度尼西亚的保育和幼儿教育状况。接下来,对政府为增加保育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数量在全印尼范围内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说明。在第2部分中,对政府为提高机构的质量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进行说明,对实施标准时的五个课题进行阐述。
English 

序论

    印度尼西亚政府自2001年之后开始重视保育和幼儿教育(ECCE)。在国家教育部(现在的“教育文化部")的非正式部门创设“保育及幼儿教育总局”(Direktorat Pendidikan Anak Usia Dini)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UNESCO, 2005)。该局创立以来,非正规的保育和幼儿教育机构在政府计划中得到重视,使得非正规的保育及幼儿教育机构开始充实起来。

    我们来简单说明一下情况。印度尼西亚有33个州,2010年人口普查的人口为2亿3,987万。幼儿人口数为(0~6岁儿童)3,180万4,759人,占总人口的13.26%。城市幼儿人口1,538万1,471人(48.36%)、农村地区为1,642万3,288人(51.64%)(BPS, 2011)。印度尼西亚2011年国内总产值为8,468亿3,228万3,153美元,属于中低收入国家(World Bank, 2012a)。尽管贫困阶层从2010年的13.3%到2011年的12.5%(World Bank, 2012a),有若干的减少,但与仅有3.8%的马来西亚相比仍然是非常之高(World Bank, 2012b)。印度尼西亚的人力开发指数中的教育指数位居187个国家中的119位,在亚洲24国中处于12位(World Bank, 2012)。在印度尼西亚的国家预算中,虽然教育预算占居2012年全部开发预算的20.2%(Nurdiansah, 2012),但划分到保育及幼儿教育中的仅为1.08%而已(从各资料进行的计算:Nurdiansah, 2012 & Mulia, 2012)。


图1 印度尼西亚

    从政府重视保育和幼儿教育事业以来,学前教育的入园率由2000年仅有的15%(UNESCO, 2005)增加到2009年的53.7%(Kemendikbud, 2012)。但是由于增加幅度尚小,因此从2010年开始政府在保育及幼儿教育方面更是加强了工作力度。在2010~2014年的教育长期计划中成为政府最优先考虑的事项。其核心是在所有的州、郡和市推行公平的保育和幼儿教育计划,使更多的幼儿能有机会公平地接受最优质的保育和幼儿教育(Kemendiknas, 2009)。为此政府确定了以下3个目标。

  1. 力争使印度尼西亚全国的保育和幼儿教育机构的幼儿园入园率上升为72.9%,至少在75%以上的州中实现最低60%以上的入园率、在75%以上的市(城市)中实现最低75%以上的入园率、在75%以上的郡(略低于市的行政单位)中实现最低50%以上的幼儿园入园率。
  2. 正规保育和幼儿教育机构中的保育员至少有85%具有本科文凭(4年制大学学位),并且至少85%有幼教资格。另一方面,在非正规的幼教机构中,55%的保育员需要接受过研修培训。
  3. 在所有的保育和幼儿教育机构中实行培养诚实、有社会感受力、责任感和忍耐等有助于完美人格形成的教育计划,并让该活动的大部分能让儿童们乐于参加(Kemendiknas, 2009)。这3个目标又可以划分为提高保育和幼儿教育的“质”与“量”这2个主要目标。

    政府为了达成目标实施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整编有关保育和幼儿教育的官僚机构。2011年之前,教育文化部内部作为管理不同类型的保育和幼儿教育的工作部门,设有两个局。正规初等教育机构通称为“Kanak-Kanak”(TK),隶属于兼管小学教育的幼儿园小学总局管辖。另一方面,非正规的保育和幼儿教育机构则属于保育和幼儿教育局管辖。2011年政府设置了名为“jenderal Pendidikan Anak Usia Dini, Non Formal, Informal(PAUDNI)”的保育和幼儿教育、非正规及私人教育总局,统管了正规和非正规的保育和幼儿教育。因此,现在正规和非正规的两方面的幼教机构被置于同一个调整委员会之下(Kemendiknas, 2011)。

    在关于国家教育体系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法2003年第20号中规定,正规教育是系统化的阶段性教育,非正规教育则是在正规体系之外的所有系统化的有组织的教育形式(UURI No. 20/2003)。该法令把保育和幼儿教育从正规的教育体系分离出来,将其视为小学教育的准备阶段。

    但是保育和幼儿教育又可以分为正规、非正规、私人机构这三类。正规的保育和幼儿教育中有幼儿园(Taman Kanak-Kanak:TK)和伊斯兰教幼儿园(Raudlatul Athfal:RA)的2种形式。非正规保育和幼儿教育有游戏小组(kelompok bermain: KB)、托儿所(Taman Penitipan Anak:TPA)、与游戏小组相类似的其他机构( Satuan PaudSPS)等。私人保育和幼儿教育指的是家庭以及社区主办的幼教机构。除了这3种形式,还有印度尼西亚综合保健站(pos pelayanan terpadu:posyandu),以及面向婴幼儿母亲的项目(Bina Keluarga Balita:BKB)(UNESCO, 2005)。它面向幼儿提供保健服务,也面向父母提供关于育儿的教育服务。我们把保育和幼儿教育的各种形式归纳到一张表里。

 

幼儿园(TK/RA)

游戏小组(KB)

托儿所(TPA)

儿童年龄(年龄)

(4~6岁)

(2~4岁)

3个月~6岁

对象

儿童

儿童

儿童

重点

学前教育、儿童发育、入学准备

儿童的发育

为双职工家庭的子女的保育、也辅助促进儿童发育

可以利用的时间段

每周5~6日、每日150~180分

每周2日以上、每日150~180分

每周5~6日、每日8~10小时

负责部厅

幼儿园属于教育文化部、伊斯兰教幼儿园属于宗教部

教育文化部——制定政策以及指导方针

社会福利部——对有关照顾幼儿以及社会服务的部分进行监察等
教育文化部——制定政策以及指导方针

 

 

其他游戏小组(SPS)

統合保健Posyandu

面向婴幼儿母亲的项目(BKB)

儿童年龄(年龄)

(2~4岁)

(0~6岁)

(0~5岁)

对象

儿童

儿童和母亲

母亲

重点

儿童的发育,辅助性的追加项目

提供保健服务和面向父母的育儿方面的教育

面向父母的育儿方面的教育,同时进行促进儿童发育的活动

可以利用的时间段

每周2日以上

每月2日、每日2小时

每月2日、每日2小时

负责

教育文化部——制定政策以及指导方针

卫生部——提供技能支持和监督
内务部与“家庭福利的赋权(Empowerment)运动”协同工作

女性赋权/儿童保护部——政策
国家计划生育调整委员会(Badan Kependudukan dan Keluarga Berencana Nasional:BKKBN)

表1 印度尼西亚保育和幼儿教育机构(来源于各种资料:UNESCO, 2005; Ministerial Decree No. 58/2009)

    其他游戏小组(SPS)有Pos PAUD、Taman Asuh Anak Muslim(TAAM)、Bina Anak Muslim Berbasis Masjid(BAMBIM)、PAUD Taman Pendidikan Al-Quran(TPQ)、PAUD Pembinaan Anak Kristen(PAUD-PAK)和PAUD Bina Iman Anak(PAUD-BIA)等(Kemendiknas, 2011)。这些机构由各个部和地方政府进行运营,重心覆盖了从儿童的看护和卫生保健到宗教和教育等各种工作,不一而足。教育文化部计划对机构的教育服务进行规制。比如、Pos PAUD是将posyandu和BKB双方都在进行的包括保健、教育、看护、育儿和儿童保护统合在一起的保育和幼儿教育服务。Pos PAUD的相关部委有卫生保健部、内务部、女性赋权与儿童保护部和教育文化部以及国家计划生育调整委员会(Badan Kependudukan dan Keluarga Berencana Nasional - BKKBN)。

    上述以外的保育和幼儿教育形式还有由国家开发厅(Badan Pembangunan Nasional)创立的综合、统合保育和幼儿教育(Holistic Integrative ECCE)。它与Pos PAUD相似,全面进行教育、看护、保健、儿童保护和育儿服务。但是由于仍处于试运营和开发阶段,目前尚未广泛实施。另外,即便是“综合、统合性”(holistic integrative)一词的定义,是指(把各种各样的服务)统合于一个机关的管辖之下,还是指保育员的能力,也还处于讨论之中。

量的层面:提高保育、幼儿教育机构入园率

    为了达到保育和幼儿教育机构的幼儿园目标入园率目标,政府采取保育和幼儿教育渠道多元化以及综合化方针政策(UNESCO, 2005)。为了设立保育和幼儿教育机构,政府支援并灵活利用了NGO、父母、社区共同体、民间机构以及社区、地方政府的力量。在综合化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保育和幼儿教育并入了地区保健所(Pos Pelayanan Terpadu:Posyandu)以及面向婴幼儿母亲的项目Bina Keluarga Balita:BKB)等现存的社区服务中来(UNESCO, 2005)。地方政府有义务在每个村庄里设立至少1所保育和幼儿教育设施。该方案自2002年前后开始实施,对提高入园率有着显著的效果。

    但是关于保育质量的措施尚未出台。村级保育设施里,在设备以及保育员资格方面没有达到最低标准的尚且较多。另一个问题是,很多设施没有进行登记。教育文化部现在正在重新规划保育和幼儿教育机构的登记方法(Akuntono & Wedhaswary, 2011)。为了促使设施运营者进行登记,尽量采用简便的登记方法。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登记过的保育和幼儿教育机构才能得到政府的补助金(Akuntono & Wedhaswary, 2011)。

    在本稿第2部分中,我们来看一下印度尼西亚有关提高幼儿教育保育质量的政策和课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Hani Yulindrasari (印度尼西亚教育大学)

印度尼西亚教育大学保育员培养课程的讲师,政府保育员力量提高计划的公认评估员和指导者。研究领域为幼儿教育以及性别研究。另外还是该大学女性研究中心的活动成员,致力于教育、保护儿童权利、反对人身买卖运动中的性别主流化活动,为幼儿教育和性别平等的改善作出较大贡献。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