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榊原博士研究室 > 【发展障碍】编外篇:用正确的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思想来对应特殊需求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发展障碍】编外篇:用正确的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思想来对应特殊需求

榊原洋一(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CRN儿童研究所所长)
2013-09-18

摘要:

在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中,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或阿斯伯格综合症等发展障碍的孩子由于行动模式与周围其他孩子不同,因此很多幼儿园表示难以采取恰当的措施应对这些孩子的需求。那么,在和患有发展障碍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接触时,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作为医生长期从事发展障碍研究的榊原洋一教授作了很好的阐述。

  在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中,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或阿斯伯格综合症等发展障碍的孩子由于行动模式与周围其他孩子不同,因此很多幼儿园表示难以采取恰当的措施应对这些孩子的需求。那么,在和患有发展障碍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接触时,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作为医生长期从事发展障碍研究的御茶水女子大学教授——榊原洋一先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御茶水女子大学研究生院人类文化创成科学研究科教授 榊原洋一

  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系。曾任职于东京大学医学系附属医院小儿科。专业为小儿科、小儿神经学、发展神经学,尤其致力于ADHD、阿斯伯格综合症等发展障碍的临床研究。著述包括《图解:深入了解ADHD》、《图解:深入了解自闭症》(NATSUME社)、《注意力无法集中的孩子们―关于ADHD的问答》(小学馆)等。

基于正确知识的“诊断”让我们了解正确的应对方法

  保育工作者们在日常工作中一定体会到了所有孩子都各有所需这一点。大家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决定如何去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的吧。

  在同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打交道时基本理念也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这些孩子的学习和行动模式不同于周围其他孩子,并且个人间差异也较大,所以需要更细心地观察并满足其需求。为此,必须正确理解发展障碍这一概念。只要理解了孩子们行动的理由,就能找到恰当的应对方法了

  2002年由文部科学省实施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初中普通班级在校学生中,6.3%的孩子可能存在发展障碍。发展障碍具体包括ADHD、LD、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症等,这些病症各有其特殊的症状(参见图1)。

  图1 发展障碍的特征和应对方法的关键

    如能吸收更多有关患有发展障碍孩子言行的知识,保育工作者就能对那样的孩子做出“诊断”。这里的所谓诊断是指“因为出现了这样的行动,孩子是不是可能患有ADHD”的假设。如果保育工作者注意到了发展障碍的可能性,就可以从有关发展障碍的书籍或研究案例中获得启发、更好地和这些孩子接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诊断”仅仅是一种假设,完全不同于给孩子贴上那样的“标签”。不能仅从大人的角度妄下结论,应该处处为孩子着想。

不应视其为“病症”、应将其视为“差异”

  发展障碍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起因于管教不当。但是,行为表现方式确实会因周围人的应对方法而出现变化。曾有学者就周围大人的应对方法对ADHD患儿发展过程的影响做过研究,结果发现,老是批评会使症状进一步恶化,而接纳孩子的感受、耐心指导他们的话,问题行为则渐渐减少了

  在和患有发展障碍的孩子打交道时,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采取“治好障碍”的态度。发展障碍并不需要治疗,而应将其看作“差异”。问题并不产生于在孩子内部,而是产生于孩子的行为所造成的和周围人的磨擦之中

   那么一想,就不难理解该如何应对了,即应该尽量创造条件使那样的磨擦不易发生。当然,不同的障碍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比如说可尽量安排患有ADHD的孩子“坐在第一排中间位置”或“不让其坐在容易受到视觉、听觉刺激的窗边或门口”,这些措施可使问题行为明显减少。

  即便发生了磨擦,也应考虑到孩子并无恶意,不能劈头盖脑地严厉批评。

  另外,还应该认识到,周围大人的适当介入可缓冲磨擦。孩子如能在易于发挥自身实力的环境中成长,其自尊心就会渐渐增强,慢慢也学会如何与周围孩子相处,其特有的行为特征就不容易出现了

跟家长讲述孩子在园内的表现,与家长间建立起信赖关系

  接下来要讲一下如何与患有发展障碍的孩子的家长交流。

  在当今日本,由于出生率下降,家长养育孩子的经验也在减少。特别是第一个孩子,由于没有做对比的对象,家长很难发现孩子患有发展障碍。因此,每天都和许多孩子接触、对“3岁孩子大致应该会些什么”颇有经验的保育工作者就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了。

  发展障碍是个很敏感的问题,所以在提醒家长时一定要注意表达方式。怀疑孩子可能患有发展障碍时,不能用断

定的语气对家长说“孩子好像有发展障碍,带他(她)去医院看看吧”。因为这么说会让家长觉得“自己必须一个人来背负这么严重的问题”或感到“可能会被迫离开幼儿园”,他们会因此产生防范意识,以后双方要想配合或合作就很难了。

  首先,不要用“发展障碍”这个词,可以将具体的问题告诉家长,如“在集体活动中总是思想不集中、坐不住”、“总是无法理解老师的指示”等。也可以让家长进教室自己观察,无法这么做时可征得家长同意将孩子的日常表现用摄像机录下来。看到实际情况,家长也就比较容易接受老师的提醒和建议了。

     其次,要就园方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出了什么样的指示、如何改善环境向家长做具体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告诉家长“尽管采取了不少措施,但结果仍然不理想”,这样家长也会理解园方已经做出努力了。

     在做了上述说明后,再提出孩子可能患有发展障碍,并建议接受专家咨询。这时,保育工作者应该表现出愿意积极配合的态度,可以告诉家长“作为保育工作者,也很想知道应该如何去应对孩子的问题”。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陪孩子和家长去共同接受咨询,这样家长就更放心,双方的信赖关系也能进一步得到加深。

抱着支持孩子成长的合作伙伴的姿态

    在和患有发展障碍的孩子及其家长接触时,要一直保持随时接受对方咨询的态度。其前提是保育工作者必须掌握有关发展障碍的正确知识。

    前面已经说到过,周围大人的应对方法会使发展障碍患儿的成长轨迹发生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幼儿阶段由于社会生活的经验尚少,更容易引起磨擦。只要坚持采取恰当的措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如何与周围人相处,其问题行为也会越来越少

    当然,将这些事情告诉家长,对家长来说既可以是鼓励,又可能成为压力。保育工作者如能坚持“自己也是支持孩子成长的合作伙伴”的姿态,家长的压力就可以得到缓解,他们会更积极地投入到育儿工作中去。 

致活跃在第一线的保育工作者们

◎  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保育工作者们想必找到自己的方式进行应对。大家可能没有太多充裕的时间,但还是希望大家能通过园内的研修活动共享各自的经验。如能加强这样的横向联系,看待孩子时视野会更开阔,也会找到更好的应对方法,全园的保育质量也将随之得到提高。


  *本文选自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出版的《今后的幼儿教育》(『これからの幼児教育』)2012年特刊号

作者简介

榊原洋一 (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CRN儿童研究所所长)

榊原洋一 医学博士、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CRN儿童研究所所长。 日本儿童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为儿童神经学、发展神经学,其中特别致力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阿斯伯格氏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等发育障碍的临床及脑科学。兴趣为登山、音乐鉴赏,是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父亲。 主要专著:《穿尿布的猴子》(讲谈社)、《不能集中精神的孩子们》(小学馆)、《多动症儿童》(讲谈社+α新书)、《阿斯珀格氏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与学习障碍》(讲谈社+α新书)、《ADHD的医学》(学研)、《育儿起步百科》(小学馆)、《榊原博士的ADHD医学》(学研)、《儿童的脑发育 临界期・敏感期》(讲谈社+α新书)等等。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