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榊原博士研究室 > 【发展障碍】第2回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一)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发展障碍】第2回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一)

榊原洋一(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CRN儿童研究所所长)
2013-02-13

 

  发展障碍中发病频度最高的就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英语名为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从其英语名中可以看出,最后一个词Disorder意为病症,所以翻译得更严密一些的话应译成注意力缺乏多动病。由于该名称较长,所以通常简称为ADHD。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特征

  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孩子的特征可简单概括为"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丢失东西"、"不擅长按顺序、有计划地做事"、"缺乏毅力,轻易放弃需要努力的工作和学习",这些特征均源于注意力分散、精神无法集中。除了上述行为特征以外,大部分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者还显现出多动、冲动性的行为特征。比如说,"在教室里坐不住","即便坐着也总喜欢不停地晃动身体或将身体转向后面","自由活动的时候到处乱跑或爬上爬下","不能耐心排队等候,老是插队","与人交谈时听到一半就不耐烦、不能听人讲完"等。

  但是,广大读者中肯定有不少人觉得"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行为,而且那不正是孩子的行为特征吗?"确实,所有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上述行为。

  事实上,只有上述行为数量(种类)极多、随时可见(频度高)并且已对家庭及学校生活构成障碍(这一点最为重要)的孩子才会被诊断为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所谓对家庭及学校生活造成的障碍英文名为impairments,具体指上课时无法坐下来、为此不能专心学习,或因冲动行为与朋友或同学发生纠纷,更有甚者,还会因大意频繁受伤或引发事故。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为了在诊断过程中忠实反映上述条件,有关机构制定了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诊断标准,全世界的医生也正在按这一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以下便是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1)注意力不集中:

  (a)注意不到细节,在学校的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常因粗心犯错。

  (b)在应对各种课题和游戏时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c)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非听。

  (d)对学校的作业、被要求做的家务或工作单位的任务无法听完指示,因此也无法按要求完成(因为不能理解指示的内容,而非故意对抗。)

  (e)不擅长有序地按计划完成课题或活动。

  (f)回避或勉强执行需要精神上不断努力的工作(课题)(如学校的学习、作业等)。

  (g)丢失完成课题或活动所需要的事物(玩具、作业、铅笔、书本等)。

  (h)容易因外界刺激导致注意力分散。

  (i)日常活动中健忘。

  (2)多动或冲动行为:

  (a)手脚动个不停,在椅子上扭扭捏捏。

  (b)被要求坐在教室或其他地方的椅子上时擅自离开座位。

  (c)不分场合地到处乱跑或爬上爬下(若是青年或成年人只会让人觉得不稳重)。

  (d)难以静下心来玩耍或参加休闲活动。

  (e)静不下来,或动个不停,好像有人在催似的。

  (f)话说个不停。

  (g)问题尚未提完就迫不及待地回答。

  (h)不能按顺序等候。

  (i)爱抢先,爱插队(插话)(如∶谈话或做游戏时)。

  以上各列举了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或冲动行为的9个最典型的症状。这些症状是通过对典型的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的症状进行严密的统计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只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做出诊断,即∶一、(1)和(2)的9个症状中至少有6个以上(说明类似行为数量极多);二、至少在2个以上的场所(家庭或教室等)观察到上述行为;三、为此构成了一定障碍。本文曾提到过,所有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诊断标准中列出的那些行为特征(症状),但是必须符合上述条件,才能下诊断。即便9个症状中有5个符合,也不能诊断为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如果有6个以上的症状,只要未在教室或家庭对朋友关系、学习等造成麻烦,那也不是ADHD。另外,有6个以上注意力缺乏症状、6个以下多动•冲动性症状的属于注意力缺乏型ADHD,反之则是多动型ADHD,两种症状均在6个以上的为混合型ADHD。

  即便如此,对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诊断仍不同于对普通病症的诊断。它不像现代医学的诊断那样多半依靠血压、血糖值、肝功能、病毒抗体、心电图等定量测定的结果。正因为如此,现在仍有不少人对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持批判态度,认为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只是一种性格,刻意去诊断和用药物治疗是多此一举,甚至有人极端地认为是医生和制药公司出于商业考虑的故意所为。

  但是,我还是要按顺序介绍如下内容,即∶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绝不单单是性格问题,不能放任不管;近年来,脑科学及基因医学的进步已经证明了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孩子的状态明显不同于普通孩子;药物治疗具有坚实的科学根据。

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孩子有多少

  那么,究竟有多少孩子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呢?世界各国正按照前文中提到的诊断标准开展调查。日本国内的调查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2002年文部科学省针对全国中小学生实施的调查。调查的详细内容不再赘述,从学校老师记录的约4万5千个孩子的行动检查一览表中经过综合判断,确认总人数的2.5%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同时确认了0.8%的孩子患有自闭症(高功能)。可能有人认为2.5%这个数字并不算多,但是考虑到之前残障儿童教育的对象(即智障和肢体残疾儿童)加在一起也只有2%,可见2.5%这个数字实在不容忽视。

  美国也在全国范围内做了好几次有关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调查,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患儿比例达到7%到8%。各国由于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的年龄不同,调查结果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但是结果大致都在3%到7%之间。至于造成各国调查结果差异的原因尚未可知,而我本人最近实施的针对日本5岁儿童的调查结果是4%。3%到4%的结果意味着35人的一个班里就有一名患儿。

为什么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孩子需要治疗

  前文已经提到过,有人认为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孩子性格使然,无需用药物治疗。但是我认为需要用行动疗法或药物对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孩子进行治疗,理由如下。

  第一,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孩子因其注意力缺乏或多动•冲动性行为特征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遇到了困难。由于上课时精神无法集中,因此学习跟不上,难以取得符合本身实力的成绩。除了考试成绩,他们还因为粗心大意、记性不好常常忘交作业或其他该交的东西,导致在生活方面也得不到好评。另外,多动或冲动性行为容易引起和朋友间的纠纷或令他们成为欺负的对象。这些困难并不是由于他们本身比较懒惰或故意与老师对抗而产生的。他们的行为也决非怀有恶意。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孩子由于自身的行为特征不仅无法发挥自己的实力,还容易招来周围人的误解。研究显示,这样的状态如得不到改善,很多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孩子自尊心会受损。

  第二,当自尊心受损、在集体中的失败经验不断累积,就容易并发被称为次生障碍的种种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便是忧郁症、不安障碍和行为障碍。儿童患忧郁症往往源于自身的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这一事实在日本尚未受到关注,但在美国已广为人知了。另外,美国的调查结果显示,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中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在青春期后容易出现行为障碍。所谓行为障碍基本等同于不法行为。这样的次生障碍和自尊心未得到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总之,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孩子不仅当前在教室或家庭里面临着种种困难,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这些孩子在不久的将来甚至会成为患上忧郁症或出现行为障碍的高风险群体。

  下一篇将讲述如何应对和治疗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孩子。

作者简介

榊原洋一 (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CRN儿童研究所所长)

榊原洋一 医学博士、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CRN儿童研究所所长。 日本儿童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为儿童神经学、发展神经学,其中特别致力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阿斯伯格氏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等发育障碍的临床及脑科学。兴趣为登山、音乐鉴赏,是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父亲。 主要专著:《穿尿布的猴子》(讲谈社)、《不能集中精神的孩子们》(小学馆)、《多动症儿童》(讲谈社+α新书)、《阿斯珀格氏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与学习障碍》(讲谈社+α新书)、《ADHD的医学》(学研)、《育儿起步百科》(小学馆)、《榊原博士的ADHD医学》(学研)、《儿童的脑发育 临界期・敏感期》(讲谈社+α新书)等等。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