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前教育研究 > 儿童的"潜声音"是一种有价值的存在_01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儿童的"潜声音"是一种有价值的存在_01

史 爱华(南京晓庄学院教科院)
2012-07-10

摘要:

  笔者认为:教育情境有如某种意义的舞台,其中具有"潜声音"意义的儿童肢体语言不应该是单向度的,作为一种可视性的表达,它需要得到情境中其他角色的回应。在情境中探索儿童的"潜声音",并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层面来寻求它的价值,是本文的基本动意。

一、解题

  在戏剧表演中,演员不仅运用预成台词进行表达,还要按照导演的要求和个体对角色的理解,通过面部表情与身体动作生成若干辅助性肢体语言,戏剧艺人称之为“潜声音”,其视觉效果常常是“无声胜有声”;笔者把角色分明的教育情境也看作是一个某种意义的舞台,并把幼儿因外部的制约而将有声语言转换成的肢体动作也看作是一种潜声音,笔者要阐示的是:幼儿的潜声音在情境中不应该是单向度的,作为一种可视性的表达,它需要得到情境中其他角色的回应,否则,其创造者的归属感是缺失的,人的审美需要也得不到满足。

  “潜声音”本属于一种肢体语言,但本文没有直接使用“肢体语言”概念,是因为它的外延太大,不仅包括人际交往中的全部副言语 [1] ,还包括视觉语言学意义的态势语(哑语),如基本手势序、概念的肢体表达、模式手势与引导句法等等。而本研究的取向仅为捕捉教育情境中的幼儿的一种可视性肢体动作上所附着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意义,故 尝试借用“潜声音”之语词来铺展本文,有待于同仁教正。

  情境 1: 在科学活动课上, 文 老师正在讲着“小雪花有六个花瓣”,董阳小朋友问:“为什么没有七个花瓣?”, 文 老师说:“不要插嘴,要认真听!”董阳挠挠头皮,看看左右的小朋友,扫兴的坐下了;他忽然发现妮妮正用发夹在小桌上刻字,便一边用小手推妮妮,一边用眼睛看着老师;妮妮说“讨厌!”,老师闻声便批评董阳:“我再说一次,请董阳认真听讲!”董阳想要辩解, 文 老师用右手的食指竖在嘴唇上“嘘!”了一声,小朋友人人明白,这种温柔警告的背后是严肃的“不许出声”要求,董阳无可奈何的闭上了嘴,但是,因为背负着不守纪律的“罪名”,他整节课都显得很不安分……。

  人们常常闻见儿童精彩的有声语言,但其许多潜声音却多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事实上,教育情境中儿童的潜声音常常是表达对教师及同伴的一种回应或某种需求, 所表达出的内心意愿,有时比有声语言更为真实。囿于种种戒律,儿童有时不敢用“原声音”表达意愿,但若用不真实的“代声音” [2] 说话 又不能满足个体的真实需求,于是,潜声音就成了一种即时表达方式。

  董阳的肢体动作所含的潜声音是显而易见的——“挠挠头”似说:我在注意听呀,我只不过是问问小雪花为什么没有七个花瓣,真遗憾!“看看左右的小朋友”似说:你们也这么认为?你们别误会呀!“一边推着妮妮一 边看着 老师”似说:妮妮在桌上刻字,老师怎么看不见呢?“整节课的不安分”似说:老师冤枉人,我满腹委屈无处诉说,干嘛我认真听课还要挨批评呢?妮妮刻桌子竟没有人管!我敢怒不敢言呀!我好难过呀!……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学者都认为:儿童世界无小事。我也由衷地以为:董阳的事是大事,董阳的潜声音没有人回应,那一刻,他的内心一定被阴霾笼罩着。我以董阳等幼儿的案例为切入点,选择在儿童的潜声音世界探寻意义,我是在做着一件非小的事。

二、情境中的“潜声音”是儿童个体成长的重要标识之一

1、儿童的潜声音有时隐含着个体高层次的需要

  “需要”的实质是什么?心理学的普遍观点认为: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当内部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个体的调整与改善的愿望便产生了。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有生物性需要的同时还有社会性需要以至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生物性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是所有生命体的共同需要,而社会性需要——特别是高级社会性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 [3]

  儿童在生存的同时也在生活着 ,潜在的创造意义的愿望在后天环境的关照下随时随地的显现着。在教育情境中我们经常会看见:有老师在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愿意积极做事;有女孩子在场,几乎所有的男孩子都愿意表现出自己的勇敢;有客人在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比平时更兴奋,都不肯放过这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俗称“人来疯”)。确实,人从生下来就有创造意义的倾向。例如:婴儿听着优美的摇篮曲会安然入睡,那是婴儿与作曲家共创的和谐;婴儿看见草坪、鲜花和小鸟时会产生快乐的情绪,那是婴儿与大自然共创的和谐。在师幼互动的情境中,我们随时可鉴儿童创造的意义,不仅有美丽的“原声音”、“代声音”,还有有显而易见的“潜声音”为佐证:班上的陈力打了圆圆小朋友一拳,遭到了圆圆好朋友王晓整整一天的冷落,直到放学时陈力说“我不会再打圆圆了”,王晓才看着陈力笑了;看到 林 老师在课间抱着燕燕(燕燕正处于入园焦虑状态中),武建也往老师的身上靠,老师没有太在意,武建便搬着小椅子坐到教室的墙角紧绷着脸一声不吭,老师察觉后,走过去把武健也轻柔的抱了起来,武建的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然而在实境中,我们也发现了儿童的许多用“潜声音”表达的需要没有人应答。董阳的“小雪花为什么没有七个花瓣”的追问被否定了,意味着认知的需要被否定了;“挠挠头”的肢体动作被忽视了,意味着尊重的需要被忽视了。其实,我们的董阳在这一过程中还表现出两种更高层次的需要:第一是看见妮妮用发夹刻课桌便“一边用眼睛看着老师,一边用小手推着她”的潜在的审美需要——漂亮的小桌子不要刻印子呀;第二是一种朦胧的、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我在制止妮妮的不爱护公物行为,我在尽小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老师,您怎能视而不见呢?遗憾的是,这后两种需要也被老师的食指竖在唇上给“嘘”得无踪影了。

  儿童的高层次需要是个体进一步发展的标志,当这种需要获得满足或某种程度的满足时,其境界也会升华。在直觉层面,儿童会感觉到“我”的存在、情感的存在和美的存在,还会获得某种程度的价值感和尊严感。用马斯洛“高峰体验”来阐释它是很贴切的。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感,也可能是很强烈的幸福感,在这短暂的瞬间,人沉浸在一片纯净而完美的幸福之中,摆脱了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与世界紧紧相连,融为一体,感到自己是真正属于这一世界,而不是站在世界之外的一位旁观者、局外人;人在高峰体验时,比其他时候更觉得自己在其活动和感知中是主动的、负责的,是创造的中心,他更能作决定,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些美好的体验来自多方面。 [4]

  许多事实证明,儿童确有获得高峰体验的需要和可能。如果董阳“小雪花七个花瓣”的追问有了归宿,如果董阳的潜声音得到了正面的回应,如果众多个董阳的想象力或创造力的火花被点燃 , 也许妮妮根本就没有心思用发夹去刻桌子;一个良性的师幼互动的情境带给孩子某种程度的高峰体验的典例,就可能发生在 文 老师的“小雪花科学活动” 课堂上。

作者简介

史 爱华 (南京晓庄学院教科院)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