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前教育研究 > 生命哲学视野下对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审思_02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生命哲学视野下对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审思_02

2012-07-10

三、对当前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审思

(一)教师角色应实现从知识、规范的权威者到与儿童平等参与的体验者的转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教师在教育中常常是作为社会知识、社会规范的拥有者而出现在儿童面前。教师在教育场合中是一个权威,向儿童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发号不同的指令,灌输一般的结论,而没有去关注,或者忘却了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的生命,忘却了这些生命所具有的学习特征。理性、逻辑思维的知识传递、社会规训掩蔽了儿童的自我需要及其对知识、规范的意义理解与感受。

  生命哲学启示我们,生命不是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的外在生命,生命是独特的、动态的、鲜活的,每一生命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自我经验及体验。作为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从知识、规范的权威者转变为活动中与儿童平等参与的共同体验者。教师不能再是命令的发号者、规则的施训者,而应在生命的真实存在中设身处地与儿童一起感受、体验,从而对某一特定教育情境做出解释性理解,以达到与儿童共同理解教育意义的目的。如案例 1 中,教师应与儿童一起体验自己喜欢的玩具不能玩时的心情,体验别人也想玩的心理感受,一起商量如何合理地解决,等等。案例 2 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引发儿童体验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积累被爱的点滴经验,孩子自然而然会升华出爱妈妈的情感,而不是机械地通过做红花送给妈妈来言说爱妈妈的情感。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动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入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 [8] 在社会性教育实施中,教师应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情境,在情境中与儿童一起活动、共同体验,让儿童真实地体会特定规范或规则的社会意义,从而使儿童逐渐内化并认同规则。

(二)教学过程应实现从知识、规范的灌输、训练到对个体精神"教化"的转化

  传统的教学倾向于以社会道德规范、知识灌输、控制受教育的儿童,儿童尽管记住了社会规范的条条框框,其结果却使儿童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创造的动力及个性的张扬。如案例 1 中的儿童尽管会记住"玩具要大家轮流玩"的结论,但这一结论对儿童品行的提升并无任何作用。生命哲学告诉我们,生命的特性不是机械的、物理的物质特性,也不是抽象的精神特性,而是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运动性和创造性,而且生命的客观存在也只有通过连续不断的变化与创造才能够充分体现。因此,生命哲学向我们展示的是内含着无限生机和动力、且永远向着未来开放的生命态。这种生命的态势,即是教育展开之所为的根基。 [9]

  雅斯贝尔斯曾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即训练、教育和纪律、存在之交流。在第一种方法(训练)中,人成为纯粹的客体;在第二种方法(教育和纪律)中,人处在相对开放的交往中,即有计划的教育环境中;在第三种方法(存在交往)中,人处于身心敞放、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是人与人精神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则是双方的对话和敞亮。"象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道。" [10]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 [11] 儿童社会性教育是不断提升儿童社会品行,滋养儿童精神与完善儿童个性的过程,是为了使儿童的生命更完美的过程,因此社会性教育过程应从知识、规范的灌输、控制转移到对儿童个体精神的"教化"。

  "教化"是解释学大师加达默尔所倡导的概念之一,其根本属性是人的"精神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人外在的自然属性的变化,而是一种"自我造就",即教化不只是对知识和文化普遍性的占有,而是要与其对话,在对话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儿童社会性教育不能只是用社会道德知识、规范来控制儿童,教学过程是生命与生命对话的过程,不要让生命活动就范于某种固定的模式或结论,而更应关注儿童精神世界的提升,因此教学应关照作为生命个体的儿童与教师的对话,在双方的敞亮与交流中、在主体间的交往中、在教化中达到精神的转变,生命品性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应实现从教育价值的外在诉求到对儿童内在心灵陶冶的转化

  所谓教育价值的外在诉求是指在教育中,人们更多地把其价值诉诸于外在的目的,如找到一份好工作,学会一门技术,考试得高分,或掌握某些知识与规范等。这种外在的目的无法在儿童心灵深处引起共鸣,其规范也无助于儿童在需要价值选择的社会情境中抉择行为。因为社会规范与社会情感的学习和理性的逻辑知识的学习不同,前者不是简单的"记忆"和"占有",而更多的是心理内部价值澄清的过程,是通过儿童自身内部心理活动、情感体验,继而进行意志行动的、从内到外、思想言行一致的主动建构价值的过程。

  生命哲学所强调的直觉就是要把自己置于对象之内,使学习者与认识对象达到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其实质也就是要把握逻辑思维所不能把握的体验与感受。就如柏格森所强调的,"以纯逻辑形式出现的思维"是不能阐明生命的真正本质的。智力在生命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在教学中千万不能用这种狭隘的智力观去以偏概全地对待一切学习内容。受此启发,我们认为社会性教育不能奢求教育价值的外在化,不能奢求快速、短期的外在目标,因为社会性教育是以儿童情感----社会性发展为目的、促使儿童和谐人格形成的过程,它应更多地注重儿童内在心灵的陶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曾用了大量篇幅专门讨论"陶冶"在教育中的作用。他理想中的教育即是在宗教、人文精神的陶冶中、在人与人"爱"的交流中,回归自己、提升自我潜能、归向终极自由的过程。他分析到,在我们这个以秩序、技术和经济为主的时代,当必然性被绝对化、当理性技术占据主导地位时,人类存在的精神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尽管人的陶冶也会受到科学的强化和限制,但指向人生态度形成的陶冶必须为人们提供广阔的空间。"占有知识并不等于陶冶......单纯的知识只是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人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但它们对于人而言,是外在的财富。而陶冶的知识却能够改变人,帮助人成为他自己......正是在陶冶过程中,内在精神才被真正唤醒。" [12] 社会领域教育中的价值澄清理论、关怀道德理论等都在一定程度说明了社会性教育要关注儿童内在心灵的转变,要对儿童的价值观进行不断地辨析、选择、建构,要对儿童内在的心理不断地给予关注、关怀,只有这样,儿童品行的滋养才有可能,儿童的心灵才能真正得到陶冶。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主编 . 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社会 . 南京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7: 7
[2] [3] [4] [6] [7] 刘放桐等 .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2000: 119, 126~127, 125, 128, 142
[5] 邹进 . 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 . 太原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1992: 28
[8] [10] [11] [12] ( 德 ) 雅斯贝尔斯 . 什么是教育 . 邹进译 . 北京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91: 3, 33,30, 104~105
[9] 刘黎明 . 生命之于教育的启示 . 教育评论, 2006, (9)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