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前教育研究 > "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状况分析与评价(1996-2006)"课题的设计与实施(下篇)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状况分析与评价(1996-2006)"课题的设计与实施(下篇)

2012-07-10

<< 上一篇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在本研究中,我们的工作目的是以文献为样本,在对选定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推断我国学前教育研究在一个阶段的总体研究状况。为实现这个研究目的,我们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原是传播学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适用于对书籍、报刊、杂志、演讲等文本的内容、形式、含义、价值等进行客观、系统和数量化的描述。[5]由于没有可以借用的分析框架,我们的研究从最基础的寻找分析单位入手,实施过程与质化研究中的资料整理与分析步骤颇为类似:先将三类样本文献聚拢,而后分别进行逐级编码,在确立了稳定的编码系统以后,再重新将数据输入统计软件,进行量化处理。[6]就整体研究范式而言,本研究可以被看作是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结合。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首先,收集选定的三类样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第二类样本(课题)与第三类样本(期刊论文)的收集工作相对简单,前者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与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网站以及一些书面文件获得,后者从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期刊部获得。第一类样本即北师大、南师大、华东师大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收集相对麻烦。因为各个学校归档保存学位论文的方式各有不同,收集工作花费时间较长,并且由于一些研究者无法控制的原因,比如学校原始资料在保存过程中有遗失或误归类,使得我们样本总数有几篇遗漏,这一情况有悖于研究工作的严谨性原则,但从统计意义上来说这个误差不会对研究结果有显著影响。

  其次,寻找分析单位,确立编码系统。因为各类样本界限明确且各有特点,所以我们采取将研究人员分成小组分别负责一类样本,单独进行确立分析单位和编码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小组之间频繁沟通、互相借鉴分析思路,以保证各自分析的周密与客观。以高校学位论文为例,我们确立的分析单位涉及题目、作者、年份、学位级别、校别、选题、理论基础、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等,其中除题目、作者、年份、学位级别、校别等客观基本项之外,我们又根据各篇论文的内容对它们各自的选题、理论基础、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四个单位进行多级编码,最终确定了这一类样本通用的分析框架。以选题为例,共划分为五大领域、儿童、教师、课程、社会教育、游戏、教育哲学、教育评价、国外学前教育、教育历史、0--3岁教育、师幼互动等14个类别。客观地说,这个步骤的工作是本研究中难度最大的一环,从初步确立到最终确定,反复修订了几十次。

  再次,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在确立了每一类样本相对稳定的编码系统之后,我们着手进行数据的录入与统计处理工作,采用的统计软件包是SPSS11.5。这个工作步骤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关于数据重复赋值的问题。在对样本进行编码时我们发现,有个别文献在某个分析维度上兼涉两个类别,比如《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一文,[7]在选题上既属于学前课程的研究,又可归为教育史的研究。为避免数据遗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在课程与教育史两个维度分别赋值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在某些统计表格中出现样本呈现数量略多于实际样本总数的情况,但对数据表明的总体趋势来说并无根本性影响。

  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因为本研究所获得的数据相对庞大,为了更为清楚、详尽地报告研究结果,我们在撰写研究报告时采用了先分后总的办法,即先分别报告通过三类样本得到的研究结果,然后再把它们汇总起来,综合撰写本研究的总报告。为确保各报告数据来源的清晰,我们在每一份报告中都特别注明了其依据样本的所属范围,具体为"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基于全国范围内学前教育课题的研究"、"基于《学前教育研究》所刊载的论文研究"以及"基于高校学位论文、学前教育课题、《学前教育研究》刊载论文的研究"。本研究的研究报告数量总计为15篇。

四、研究结论

  请见本研究的各篇具体研究报告。

五、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关于研究路向

  从2006年9月开始,本研究已经持续了一年。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们深切体会了这项研究工作的难度与挑战,也更为深刻地认识了它所具有的价值。如前文所述,本研究缘起于笔者力求补充自己信息量不足、寻找研究坐标的个人动机,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与资料占有范围的扩展,我们意识到,此类"对研究的研究"实质上构成了综合各分支研究所关注的共性问题、寻求最优化解决方案、生成新的研究、并最终推进其所属领域研究进程的重要力量。在这一点上,美国同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他们正是基于对以往研究的回溯性研究而生成了对当今美国乃至对国际学前教育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三项研究成果:《渴望学习:教育我们的幼儿》《预防阅读困难:早期阅读教育策略》《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早期儿童发展的科学》。[8][9][10]相比这三份研究报告的立足点与撰写方式来说,本研究现阶段的研究报告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探底性调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二)关于追加研究样本

  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高校学位论文、学前教育研究课题、期刊论文三类样本,从涉及的范围来说,不能算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近些年来我国研究者也出版了大量的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专著,它们中的许多内容被遗漏在了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外,这对于我们的研究来说是一个缺憾。如果研究后期的主观与客观条件允许,我们将考虑追加专著类别的样本。另外,在期刊论文样本的选择方面,我们也注意到了《幼儿教育》杂志新近推出了一个教育科学版,上面所刊载的论文可以作为本研究的补充性数据。

(三)关于建设我国学前教育研究数据库

  在对各类样本特别是高校学位论文进行分析时,研究者生成一个想法:建立一个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数据库,其功能在于专门收集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根据对其具体内容的分析、评价,每年撰写一份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年度报告,供各类研究者使用。我们相信这是一项有价值的基础性工作,它将有效地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

注释:
①以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开题报告与全文评定指标为例:高校在其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除了注重研究的规范性之外,还特别强调研究所具有的理论、实践价值与创新性。这种要求促使研究生本人以及他们的指导教师总是尽可能去选取那些有独创性与领先性的研究问题作为其学位论文研究的选题。
②"全国范围内的课题"是为区别各省市自行设立的项目而做的界定,而非指我国各地所进行的各种课题。

参考文献:
[1][2][4]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百年中国幼教.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0~102,121~122,221,
[3]李蔚,周欣,肖湘宁.幼儿园科研:目的和定位.早期教育,2004,(6)
[5]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391
[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77~288
[7]王春燕.中国学前教育百年课程发展变革的历史.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8] 芭芭拉•鲍曼等主编. 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教育委员会研究报告. 吴亦东译.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 凯瑟琳•斯诺等主编.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阅读委员会研究报告. 胡美华等译.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杰克•肖可夫等主编. 美国早期儿童发展综合科学委员会研究报告. 方俊明等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