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前教育研究 > 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策略探讨_02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策略探讨_02

2012-07-10

  根据 RR模型可知,教师在开始教学时,主要关注教学对象以及周围教学环境的特征,然后据此做出反应,形成隐藏了许多内隐教学信息的一系列自动化的教学程序,达到行为掌握的水平。以后,除非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或者教师本身有很强的反思意识,不断对第一阶段的教学行为进行表征重述。否则,要达到以后的表征水平,使内隐信息转变为外显知识是很困难的。

  因此,就教师主体自身来说,要做到缄默知识显性化,关键在于对业已形成的缄默知识重新进行梳理和澄清。其途径就是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表征重述,争取将教学缄默知识的表征上升到 E1水平,甚至更高水平。表征作为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形式,有许多种具体的方式。如:动作表征、表象、符号表征等。对于同一事物而言,表征的方式不同,个体最后获得的信息也不同。因此,教师应综合运用动作表征、表象、符号表征等多方式对同样的教学信息进行表征重述,促进缄默知识的澄清与梳理。具体来说,可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述教育理念

  缄默性知识中教育理念是核心。对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等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一般来说,教师的教育理念是经过一个很长的时期逐步形成的,会经常渗透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因此,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并形成习惯,有助于澄清和梳理自己的缄默性知识,这是缄默性知识外化的重要环节。如对幼儿成长来说,最有价值的是什么?今天所教的内容对幼儿的成长是否必要?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角色是什么?所用的方法是什么?是否有助于幼儿的学习?我采取什么方法来评价幼儿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我的评价合理吗?将这样一些思考 记录下来,这种记录可以包括多种表征形式,如动作、语言、表情等。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比较。当二者有冲突的时候,不妨试着将新的教育理念逐渐融入自己的教学中,看看教学效果如何,并最终作出抉择。

(二)重述教学行为

  在 E1 水平上的教师,更多关注教学中的主要环节,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活动的设计,师幼之间的角色转换以及幼儿的参与等。相反,处于内隐( I )水平,形成了习惯化的教学行为之后,会更加关注教学细节,如:哪些幼儿上课的时候没遵守纪律,我的教具的色彩不够亮丽等,但是对于自己习惯性的行为很难注意。这样,教师将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有时将教学的失败归因于幼儿,这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幼儿都是不利的。因此,应引导教师重述自己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活动的设计,师幼之间的角色转换以及幼儿的参与等方面问题,并记录自己的行为,澄清和梳理这些行为本身的效果。如目标制定方面,我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教学目标?我的依据是什么?在该方面幼儿有什么需要?我是否将幼儿的成长需要变为教学目标,我是否将《纲要》 . 的要求转变为幼儿成长的需要等等。

(三)重述教学情境

  教育的对象是人,这就决定了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教师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很多时候,这也恰恰是专家型教师“技高一筹”的体现。面对同样的教学情境,有不同教育经验的教师通常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包括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的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教学策略的运用等。如同样是欣赏儿童诗《吹泡泡》,公开课后, 许多 老师恨不得将教案据为己有,有的甚至回到当地马上演绎,但是效果往往不理想,执教的老师很纳闷。为什么?其实这里面就有一个教学情境的问题,包括幼儿,教师以及其他资源的组合、协调等。教学情境的差异性要求教师教学行为的灵活性与创造性,这里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问题。如,同样是鼓励的方法,不同的幼儿,不同的活动,不同的时间其效果差异也很大。教学情境的不可复制性,需要教师对教育信息的准确把握和个性化的处理方式。而且,很多时候,个体更倾向于以表象的形式储存这些情境。因此,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中一遍遍地重现当时的情境,或者将这些教学情境以小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想想自己当时的处理是否恰当,为什么?还可采取其他的方法解决吗?

  通过对教师缄默性知识的表征重述,即使教师不能使缄默知识的显性化上升到 E2 和 E3 水平上,至少也能上升到 E1 水平,尤其是教学情境中形成的经验性知识。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