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顾问论文 > 儿童在人际纽带中重获活力(4)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儿童在人际纽带中重获活力(4)

2012-07-10

 

社区是建设坚固抗灾街道的根本
中村(安): 我们常说要"建设坚固的抗灾街道",那是一种怎样的街道呢?对此,我们有很多设想。
一旦发生像这次一样的大地震,震灾地往往与外界隔绝,陷入孤立无援,无法马上与外界取得联系。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在步行所及的范围内,在熟悉地方里坚持熬过去。其范围正好是小学校大小的规模。
地震发生后,政府曾提议成立大型紧急援救机构。但是,不管什么大型机构,都无法在震灾第一线有效发挥作用。 不如分别组成一个个小共同体(社区),行动 更为便捷。
井野 濑: 兵库县和神户县都在为" 建设坚固的抗灾街道"而努力,但是,多半是硬件设施方面的内容。然而,灾害往往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再坚固的硬件设施也总会倒塌。但有一种东西是面对灾难也不倒塌的,那是一种看不见的、无形的东西,比如,面对灾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如何建立这些东西才是我们今后的课题。
中村(肇) : 关键是如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也就是,共同体(社区)的建设应以怎样的规模进行的问题,是吧?
比如,就急救医疗方面而言,医疗机构在灾害医学的研究方面有了很多积累。但是,灾害发生时,最先开始救援活动的是身处现场的人。也就是说,没有坚实的基层,徒有技术高超的医疗机器也无济于事。
中村(安): 要 营救被埋在瓦砾中的人,首先,得有人告诉我们说"老奶奶被埋在那儿了!"于是,身处附近的人必须马上动手,清除堆积如山的瓦砾。如果没有这种相互救助的精神,建设再优秀的急救中心,也无济于事。根本来不及救人。
井野 濑: 硬件设施通常是这样的。对使用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它是否顺手便捷,或者是否可以使用。
中村(安) : 这次地震后,首次提出了儿童精神护理问题。那么,是否指要增加精神科医生的人数,就能解决问题了呢?显然并非如此。
最基本的是,地震发生后,是否有人留在孩子的周围,照看关心他们。其次是,那些患有无法解决的精神疾患的孩子是否有地方可以进行咨询。
井野 濑: 因为有人担心自己,就意味着有人爱自己。对孩子们而言,来自周围的担心可以变为巨大的能量。
中村(安) : 只要父母能认真倾听孩子倾诉他们的各种想法;在学校里,只要老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的问题基本就能得到解决。精神科医生的作用不是措施,而是预防。根本问题是孩子的周围是否有人守护他们。
井野濑: 这是促使儿童心理精神得到恢复的关键。因为优秀的专家汇聚一堂,也无法营造时刻守护儿童的社会氛围。也就是说,这项工作只有在共同体的土壤上才能实现。这与刚才提到的志愿者活动相似,关键是了解日常生活。
中村(肇) : 地震发生一个月了,孩子们已开始返回校园。他们说与伙伴们的交谈令自己变得开朗、活泼了。据说,他们的表情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可见,医疗机构的救援活动固然重要,但是,创造一个父母与孩子或儿童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的空间和机会,也许才是最为重要的。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