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顾问论文 > 东亚的孩子们~以少子化社会家庭育儿问题为中心~_02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东亚的孩子们~以少子化社会家庭育儿问题为中心~_02

2012-07-10

(2:对儿童的期待和成长取向

  其次,母亲对孩子持有怎样的期望呢?对儿童的期待是该社会成长取向和价值观的反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怎样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珍惜家人的人"在各城市都占了很高比率。令人感兴趣的是其他回答。东京的回答更重视人际关系,重视与周围的协调性,类似"珍惜朋友的人"、"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的比率分别达到70%。另一方面,首尔回答"有领导才能的人"、北京、上海和台北回答"能在工作中发挥能力的人"的比率都达到40%-50%,具有明显重视孩子在集体中地位提升的特点。<表2>

  同时,这种成长取向在学历取向上也有所反映。在东京,"大学毕业"期望约占70%,"研究生毕业"期望则只有2.2%。与此相对,在其他城市,"研究生毕业"期望的比率分别达到:首尔46.0%、上海56.3%、台北61.6%、北京71.5%,约为日本的23~35倍。

<图3>学习活动的内容

(文献:Benesse东亚调查)

<表2>对孩子将来的期望

(文献:Benesse东亚调查)

  当然,对这种高学历志向现象的认识,应结合该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全球化的国际环境。日本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期,"全民中产阶层"的神话早已崩溃,现正陷入全球化和泡沫经济崩溃后的停滞中。另一方面,韩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经历了1997年的IMF经济危机和结构调整的剧烈动荡;而中国正借全球化的东风,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进入现在的经济发展期。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巨大影响也涉及到了父母对孩子的学历期待和孩子的学习活动。

(3:育儿与社会性别意识.....................

  "育儿所带来的不安和压力"已经成为日本的一大社会问题。母亲在育儿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之间动摇和困惑的现实已成为各城市的共同特征。其中,在首尔、台北和东京,"担心孩子将来能否正常成长"的母亲占了非常高的比例。尤其是东京,在5个否定性选择项目中,回答"总是担心""有时担心"的比率超过60%,在东亚五城市中,对育儿过程的自我肯定感明显很低。另一方面,北京和上海的父母除了"对孩子感到束手无策的"回答超过60%之外,其他选项都显示出很高的自我肯定感。<表3>

<表3>母亲的育儿意识

(出典:Benesse东亚调查)

  那么,父亲参与家务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在东亚五城市中,东京父亲回家的时间最晚,没有时间参与家务和育儿。实际上,在有关家务参与的所有项目中,东京在五大城市的比率最低,与男女共同参与型的中华圈形成鲜明的对照。<图4>东京母亲对父亲参与家务的满意度最低,"根本不满意"的比率最高,达到20%(其他城市在10%以下)。

  那么,满意度最低的东京母亲们是否希望父亲们更多地参与家务呢?情况似乎又没那么简单。东京父亲参与家务的比率和母亲对此的满意程度都很低,同时,她们希望父亲参与家务的比率也很低。这也许是因为父亲们没有很强的参与愿望,而她们对丈夫的参与本来也已处于半"灰心"的状态。

  最后,在超现代化工业社会和少子高龄化社会中,女性的社会活动成为衡量该社会发展方向的关键。除了上述父母一代的实际情况之外,对孩子未来的期待是否因其性别产生差异,亦是考察该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作为切入点,下面对各城市父母在孩子学历期待上所表现出的社会性别差异进行考察。

  最具特点的是,东京父母对孩子的升学期望表现出很大的社会性别差异性(学历期待比率为男孩子大学毕业约80%,女孩子大学毕业为50%、专科约20%)。一般认为,韩国在社会性别角色分工方面的性别意识比日本强。但是,首尔的母亲对孩子的学历期待却没有性别差异。在中华圈,也没有发现类似东京那样的差异。由此,可以明确指出,在东亚社会中,东京存在很强的社会性别意识。

  如此可见,关爱孩子,坚信教育的重要性是东亚各城市的共同特征。同时,由于经济和社会状况不同,各城市之间在对孩子教育所投入的热情和社会性别分工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图4>父亲的家务参与

(出典:Benesse东亚调查)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