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日本教育情报 > 儿童教育信息 > 【学校教育】日本学校教育的普及过程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学校教育】日本学校教育的普及过程

2012-07-10

摘要:

日本是世界上学校教育最为普及的国家之一。然而学校教育能够像这样普及之前,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校是可去可不去的。作为新生事物的学校,从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到140年后的现在,学校教育是如何逐步被日本人所接受的呢?本文介绍了这一段普及历程。

一桥大学大学院社会学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  泊史

前言

  首先,介绍一下日本学校教育的普及情况。

  日本的义务教育从6岁开始到15岁结束。这期间,孩子们要上6年小学和3年初中。现在在日本,不仅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比例高,小学、初中的入学率也很高。多年来,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比例一直维持在100%左右(图1)。根据PISA2000的调查,有缺勤、迟到、早退倾向的15岁孩子(在日本属于初中3年级)的比例,日本仅次于香港,是第2低的(图2)。

 

图1 就学率的推移(1948~2008年度)

出处:文部科学省《文部科学省统计概要》2008年

 

图2 有缺勤、迟到、早退倾向的学生比例

出处:Willms, J.D. (2003) Student Engagement at School: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participation results from pISA2000, OECD, p.69.

 

  2008年度,有97.8%的初中毕业生步入相当于高等中学的后期中等教育机构学习。高中毕业后,选择升学的人也很多,在同龄人当中大概有76.8%的选择进入大专、大学、专门学校等高等教育机关继续学习(图3)。

 

图3 升学率的推移(1950~2008年度)

出处:文部(科学)省《学校基本调查报告》各年度

 

  如图所示,日本是世界上学校教育最为普及的国家之一。儿童时代,孩子们上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学校教育能够像这样普及之前,却走过了很长一段路。1872年以前,日本的学校制度就已经成立了,然而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学校却是可去可不去的。作为新生事物的学校,从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到140年后的现在,学校教育是如何逐步被日本人所接受的呢?

  下面,我将从就学和升学有关的统计开始,就学校教育的普及过程展开讨论。

 

孩子不上学也理所应当的时代

  日本的学校制度是以欧美的学校制度为模型的,建于1872年9月。政府把全国分为53,760个学区,原计划在每个学区建立一所小学,但实际上计划并没有如期达成。所幸各地都有一些自愿为本区设立小学的有识之士,所以在学校制度开始3年后的1875年,一座座小学便拔地而起,和现在的数量基本相同(图4)。

 

图4 小学数量的推移(1873~2008年度)

出处:1873-1959年度数据 文部省《文部省年报》、1960-2008年度数据 文部(科学)省《学校基本调查》各年度。

 

  另一方面,学校却成为一般百姓反感的对象,屡遭破坏。反感的原因主要有:学校的建立、维护需要向学区内的所有人员征收负担费,学校的学费高,学校教授的内容和老百姓的需求不吻合等。

  因此,在校学习的学生数量迟迟无法增长。比起所有国民都应该学习的小学,闲暇时每月只用很少的钱就可以识字、学会算盘等技能的寺小屋(私塾)更受人们欢迎。还有,女子以及农民的孩子没必要学习等意识根深蒂固,人们认为孩子干活比学习更重要。

  政府对此状况甚为忧虑,采取了把在私塾、家庭等处受教育者甚至年度学习时间即使不满16周的学籍在册者也均视为“就学者”等怀柔政策,同时加上督促上学的强硬政策,双管齐下,不断地推进着教育改革往前走。

  1900年的小学校令的改正带来了法制上的转机。规定监护人必须将6岁~13岁的孩子送往一般小学学习4年,更加强调了监护人的义务。并且不收学费、废除晋级考试。明确了除非生病、贫穷或者残障等特殊原因可以免除或者延期上学外都必须接受教育的义务,进一步强化了督促上学等事务处理的推进和并行。那个时候,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学校的教职员、公务员一家一家地访问督促孩子上学的情形。

  从6岁至13岁学龄人口的一般小学在籍人数和毕业人数比例的就学率推移来看(图5),从1890年代开始,就学率就开始急速上升,所以实际上1900年小学校法令的改正并没有给人们的就学带来很大的影响。应该说,学校的存在日渐普通起来,并伴随着制度不断重复变更,对人们来说学校在籍的孩子逐渐增加习以为常,就学率逐步上升。这后面还有每个学校做出的努力,比如教授女子缝纫、学费免费、可以边看孩子边上学、教授需求比较高的珠算等知识。由此,到1929年,男女就学率的差距终于消除了,入学率均达到了99.5%(图5)。

 

图5 就学率的推移(1873~1947年度)

出处:文部省《文部省年报》各年度

 

  然而,就学率也只是孩子在学校登记学籍,档案类的记录。接下来,我们要看看表示在义务教育阶段每天去一般小学上学的实际出席人数的“每日出席率”推移和 “入学-毕业比率”推移(以毕业剩余人数占入学者数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图6)。1929年度,一般小学每日出席率为96.6%,而入学-毕业率为92.5%(图6)。

 

图6 每日出席率和入学-毕业率的推移(1877~1970年度)

出处:文部省《文部省年报》各年度

 

  一般来说,到1930年左右,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应该都有在一般小学受过教育的经历,但是从上述数据看来,还存在有一部分没有进入一般小学学习的孩子。就算是就学率达到100%,但是还有1成的孩子并没有坚持每天上学直到毕业。而且,大约每10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无法完成学业,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因此,这样的少数人群,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消失,被贴上了“长期缺席者”的标签。

 

孩子们在学校上学成为顺理成章的时代

  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混乱期间而中断的“每日出席率”,始终没有超过战后的98%(图6)。如有某日出席率低于98%,那么可能是发生了流感等流行性事件,98%成为了这样一个突发事件的分界线。现在在日本,极少有“每日出席率”低于98%的。当时因为总是有不断缺席的少数学生,所以战后一段时间的“每日出席率”总是在98%以下。有些家庭想让孩子去上学,可是因为填饱不了肚子而无法让孩子去,也有的家庭比起上学来更重视工作。

  那时候,即使家长和孩子明确表示拒绝去学校上课,但是孩子上学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意识在社会上还是很普及的。因此,上课缺席这样的少数人群更被认为是社会问题。

  一些从事社会福利的相关人士对“每日出席率”做出了批判,因为这个调查是将大部分每天出席的孩子和长期缺席的孩子平均到一起得到的数值,这样的话,就无法知道持续缺勤的孩子到底有多少。从1952年度开始,政府就将一年缺席50天以上的学生视为“长期缺勤者”, 开始了查明“长期缺勤者”的实际状况的调查(图7)。一如战前,学区里面不允许出现无故缺勤的学生,每天动员缺席学生去学校上课的活动在全国又一次铺展开来。

 

图7 长期缺勤率的推移(1952~2007年度)

出处:1952-59年度数据是文部省《公立小学校、中学校长期缺勤儿童调查》、1960-2007年度数据为文部(科学)省《学校基本情况调查》各年度编制而成。

注:从1991年开始,年度缺勤30天以上者为长期缺勤者。这之前,年度缺勤50天以上为长期缺勤者。

 

  那么,像这样的长期缺勤者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长期缺勤者在在籍者之间所占的比例构成了长期缺勤率,观察长期缺勤率的推移可以发现,小学生和初中生从1970年代后半段开始逐渐减少(图7)。渔村、煤矿地区等散落在日本全国各地的高缺勤率地区和除此之外的地区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实现了平均化。终于,在1970年代后半期,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上学毕业都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上学本应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却有孩子不上学的时代

  然而讽刺的是,从1950年代末开始,精神医学、心理学、儿童福利临床学中发现了一些本应当去学校学习但是没法去的孩子。这些被命名为“学校恐惧症”、“拒绝上学”、“逃学”的孩子的数量在逐渐增加。实际上,长期缺勤率在1980年代以后不断增加(图7)。

  在上学还未成为顺理成章的日子里,不上学也无什么特殊涵义;然而在上学变得理所应当、大学升学率越来越高的今天(图3),不去上学则被变成一个令人心情沉重的记号。在针对不去上学的孩子们的手记、访问中,有很多是记述苦闷的。虽说当今社会对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应宽容对待,但是如果要让不上学这个非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接受,上学与否被看作是个人的选择问题,那么责任就会被不断地转嫁。不上学越被当作个人的生活方式的问题来看待的话,当事人将背负越多的苦闷。

  回顾历史,站在不同的立场的人们曾在学校的存在和上学等问题上各抒己见,时代不同其定义亦随之改变。学校是什么?为谁而建的怎样的学校?是否上学会对什么人产生怎样的不同影响?认为上学是理所应当的人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意识差别?这些问题恐怕都会被重新提及。而此刻,作为当事人的学生们的声音究竟又会有多少被听进去?我越来越感觉到在学校存在、上学被视为理所应当的现代日本,似乎只有学校制度构想者的声音在日渐强大。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