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世界学前教育报告 > 【美国】安静是美德还是问题?一项关于美国华裔儿童的研究得出的启示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美国】安静是美德还是问题?一项关于美国华裔儿童的研究得出的启示

2012-07-10

摘要:

不同的社会对于语言表达和沉默有着非常不同的期待。在亚洲,包括日本在内,不张扬表露自己欲望的谦虚和沉默往往被看作是积极的态度。大人们会将沉默安静的儿童看作是善于体贴他人,并鼓励儿童用心去倾听别人的话语。在美国,富有表达能力、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被看作是积极向上的。安静老实则会被看作是缺少兴趣、智力及社会能力。因此,在西方国家,亚洲移民儿童在从家庭步入学校的时期容易遭遇到难以适应的问题。该研究对166名4岁儿童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了社经地位(SES)底层的华人移民儿童、中产阶级的华人移民儿童以及在美国的欧洲裔美国儿童。我们从教师那里收集问卷调查,由教师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学校适应情况、同伴关系和学习状况进行评定。研究结论表明,无论社经地位的情况如何,华人移民儿童与欧洲裔美国儿童相比更加沉默并较不善于表达。更有甚者,在以美国人为主的幼儿园里,沉默的华人移民儿童面对更多的学校问题、学习上较为被动,有着更为不好的同伴关系。相比之下,在亚洲人为主流的幼儿园里,沉默的孩子则有着较少的学校问题,学习表现还更佳。这些研究结果还有待于对日本的学校及儿童进行考证。

Yoko Yamamoto, Li Jin(美国布朗大学)


  “祸从口出”
  “聪明的鹰不会炫耀其利爪”
  “事实胜于雄辩”  


  不同社会对言语表达和沉默的期望差别很大。在日本,「自己主張をしない」(那些不主张自己或他人的要求)、保持谦虚和安静的人通常会得到积极评价。大量日本谚语指出沉默或安静是一种美德。日本人在社会与公共关系中重视保持含蓄,并经常鼓励人们去抑制自己的言语表达(Lebra,1976)。在一个重视非对抗性人际关系的国家,直接沟通是被批判的。就像近来的流行语一样,「空気を読めない」简称“KY”(字面意思为“读不懂空气”),那些认不清当前的谈话气氛、说话离谱的人将得到消极评价。还有种文化信念认为,真理存于心中而不是口头言语中,说话会抑制人们的工作和生产效率。人们认为安静与敏感、诚实、谦虚、能力、耐心和勤奋有关。

  因此,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日本父母会直接或间接地鼓励孩子去发展这些能力。已有研究已经发现,与欧美母亲相比,日本母亲较少对儿童做有声表达,较少要求儿童描述和详细阐述自己的言词(Caudill & Weinstein, 1969; Minami, 1994)。日本父母期望儿童能够提高自己读懂并理解他人感受与想法的能力,而不是直接提问。学会在说话之前认真倾听是非常关键的。即使日本儿童也被鼓励向家庭成员表达感受和想法(Holloway, 2010),但他们要学会如何根据环境的不同得体地说话,在很多场合保持安静都是一种得体或符合期望的社会行为。

  然而,不同社会对自我表达和沉默的期望迥然不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越来越多地相互影响和交流。在这种环境下,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展现自我的能力便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对自我表达的不同期望,会引起人们对他人意愿和能力的误解。时常能见到日本人与西方人之间沟通失误和相互误解的报告。

  那么幼儿的沟通能力与其学校经历是否存在相关性呢?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一项关于美国华裔儿童的研究结果,并指出在西方学校中安静是如何被消极评价的。根据所报告的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将这些结果应用于日本儿童的发展过程和日本的学校环境中。

1.西方国家的言语表达

  就像一句谚语说的那样,“无声无息,亦无所得”,西方社会期望和重视人们主张自己的需要和要求。在美国和欧洲,能言善辩、自我主张、不保持安静都具有积极内涵。美国人认为,那些善于表达、自信果断的人都是高智商、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在一个将每个人都看作是独立、不同个体的社会,言语交流是促进人们相互了解的工具。沉默或安静经常被认为是一种消极表现,特别是在社会关系和学校等公共环境中(Ishii & Bruneau,1994)。

  因此,在西方国家,培养儿童的自我主张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化目标。儿童有权表达他们的看法,成人也会询问儿童的愿望和要求。Lareau的人种学研究强调,自我表达、协商能力和言语沟通是重要的“文化资本”,这种文化资本有益于美国儿童的学校和社会生活。Lareau的研究表明,中产阶级成人期望儿童用语言传达他们的信息,详细叙述信息而不是抑制或简化信息。从年幼时开始,美国儿童就学习表达愿望、表明观点、提出要求、发表自己的判断,使用推理与成人辩论。正如Lareau所提出的,在美国社会中,这些技能为儿童“有效参与社会互动做好了准备,特别是那些有成人参加的社会互动”(p.132)。

2.美国亚裔和华裔儿童

  然而,不是所有美国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都会形成这种言语能力。一般认为,西方学校中的亚裔美国儿童和学生是沉默的、安静的、被动的、无主张的,而且是较差的沟通者(Kim, 2002; Liu,2002)。在过去的20年中,亚洲人成为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种族群体。2010年,亚裔美国人的数量接近1470万。亚裔美国儿童在全体美国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增长了一倍,为4.2%。由于亚裔美国儿童拥有较高的学业成绩、对教育持有积极态度,他们在西方国家获得了“模范少数民族”的称号,然而在获得这个称号的同时,却有研究表明,教师认为亚裔儿童是西方教室内安静、被动的学习者。

  在亚洲移民中,华裔移民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种族群体,约占亚洲移民人口的25%。在人口调查中,华裔移民被界定为那些来自于中国、台湾、香港和亚洲其他东部、东南部地区的华人。有些理论认为,与日本文化强调含蓄和非直接沟通方式一样,中华文化也认为沉默和安静是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学校环境中。在中国,人们认为保持安静反映学生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认为学生在课堂中间提问是不合适的,会干扰课堂。人们不期望儿童在教室里向教师表达不同的看法。然而,人们期望学生在课后问问题,或者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清晰的给出自己的答案(Liu,2002)。华裔儿童的父母内化了中华文化价值观,倾向以这种文化模型为基础去教育他们的孩子。因此,西方国家的华裔儿童很可能在从家庭过渡到学校这段时间,经历艰难的适应过程,因为学校文化代表了西方模式。

  西方国家的教师可能将华裔儿童的安静行为看作是缺乏兴趣或缺乏知识的表现,因为美国教师认为言语交流能力代表头脑灵敏、学习投入和学业能力。西方教师期望学生表达他们的观点,并在教室中大声说出这些观点(McCroskey & Daly,1976)。我们在研究中检验了早期学前阶段,美国教师如何看待华裔儿童的口语表达。

  在美国,教师是如何看待华裔儿童的呢?在美国的学校中,教师是如何看待儿童的安静表现的呢?教师对安静的积极或消极评价能反映出不同的沉默观,为了检验是否因为学校环境不同,教师将安静看作是积极或消极表现,我们比较了两类幼儿园:美国白人幼儿园和亚洲幼儿园。

3.研究方法

  我们的数据来自于布朗大学的一项纵向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为“华裔儿童和欧美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本研究参与者为166名4岁儿童。在这166名儿童中,59名为社经地位较低的华裔儿童,49名为中产阶级华裔儿童,58名为中产阶级白人儿童。166名儿童中男孩82名、女孩84名。参与研究的家庭和儿童均招募于马萨诸塞州和罗德岛州的日托和幼儿园。大部分华裔儿童的父母来自于中国大陆,在美国平均居住9.7年。除9名儿童外,其余儿童均在美国出生。所有白人父母和儿童均出生、成长于美国。

3.1教师认为华裔儿童很安静,不如白人儿童善于表达

  我们首先检验,与白人儿童相比,教师如何看待华裔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我们要求教师回答调查问卷,评价每一个儿童的安静程度和自我表达/自我主张程度。对于自我表达,我们要求教师评价学生是否表达他/她的感受,或用言语主张个人需要和愿望。不管幼儿园教师的民族背景如何,他们在评估时都认为,与白人美国儿童相比,华裔儿童的表达/主张性显著较低,而安静程度显著较高。幼儿园教师认为,中产阶级和低社经地位的华裔儿童都比其白人同伴更加安静,言语表达更少。


图1.教师对华裔儿童和白人儿童言语表达的评价

3.2在美国学校保持安静可能是种消极表现

  在美国,安静儿童会得到积极评价还是消极评价?接下来,我们考察了安静将给儿童的总体学校体验带来什么后果,如学校适应、学习体验和同伴关系等。我们同时向教师收集了儿童学校体验的相关数据。我们要求教师评估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包括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学习投入(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和同伴关系。

3.3就读美国幼儿园的华裔儿童

  我们首先考察了那些进入美国幼儿园的华裔儿童,美国幼儿园的大部分儿童和教师都是白人。大部分幼儿园位于市郊,进入这类幼儿园的儿童大部分(75%)拥有中产阶级背景。如图2所示,在这类幼儿园中,教师对华裔儿童的安静表现进行了消极评价。根据教师的评价,与那些不安静的儿童相比,安静的儿童出现更多的学校适应问题,更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同伴关系。总体上,在教师眼中,安静的儿童比不安静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学校体验。


图2.美国学校中的安静、不安静华裔儿童及他们的学校问题、学习态度和同伴关系

3.4就读亚洲幼儿园的华裔儿童

  美国具有民族和种族多样性,即使同样都在美国,人们对儿童安静表现的评价,也可能因为儿童所在幼儿园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因此,我们同样考察了那些重视亚洲文化信念的幼儿园。在亚洲幼儿园内,儿童和教师大部分都是亚洲人,我们对就读这类幼儿园的华裔儿童进行了考察。这类日托或幼儿园归属于亚洲人所有,或由亚洲人管理运营,位于中国城或亚洲人聚居的城市。就读这类幼儿园的儿童大部分(82%)具有较低社经地位背景。如图3所示,在这类学校中,保持安静的儿童得到教师相对较积极的评价。安静的儿童表现出较少的学校问题、学习态度更积极。在这类幼儿园中,儿童是否保持安静不会影响他们的同伴关系。


图3.在亚洲儿童为主的学校中,安静和不安静的华裔儿童的学校问题、学习态度和同伴关系

4.讨论与引申

  在日本,害羞和安静的儿童会被认为是可爱、敏感的。另外,日本教师可能会认为害羞和安静是年幼儿童的一种自然发展阶段,并关注和关心这类儿童。但是这种安静观和态度并不是各种社会普遍存在的。跨文化研究已经表明,在中国,教师和朋友对害羞和安静的儿童很友好并给与支持,但是在西方社会,安静的儿童可能不会那么讨人喜欢,也会被朋友所排斥(Chen, Chen, Li, & Wang, 2009)。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白人儿童相比,华裔儿童很安静,不善于表达,美国的教师可能也这样认为。即使他们的感受或需要与西方儿童相同。更重要的是,在美国学校中,儿童的安静表现与学校适应、学习态度和同伴关系等学校问题有关。当儿童就读的是儿童、教师大多为亚洲人的幼儿园时,安静就不会得到消极评价。很可能因为教师和其他亚洲儿童认为,安静的儿童很正常或表现更好,比如他们很和善、敏感、不傲慢。因此,安静的儿童很可能有更好的同伴关系、更佳的学校适应。然而,美国教师不会认为安静是一种积极表现,同伴会认为安静的儿童是被动、压抑的交流者。这些观念会导致教师和同伴对安静儿童减少关注和互动。

  这些研究结果对日本儿童或生活在日本的儿童的发展有哪些意义呢?我们不知道西方教师如何看待在美国或欧洲学校就读的日本儿童。关于亚洲人的媒体资料和刻板印象表明,日本人也被认为是安静、保守、不善于表达的。即使日本人自己可能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已经变得更善于表达和自我主张了。国外学者指出,含蓄、委婉的交流风格在日本社会仍然很突出并被普遍使用。一位社会学家为日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做了一场报告,让她感到非常吃惊的是,竟然没有学生向她提出问题(Yamagishi & Brinton, 2010)。在西式环境下,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会被认为是缺乏知识和愿望的表现。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大量日本儿童进入到西方国家的学校中学习。居住在国外的日本父母如果能够意识到各文化间存在显著不同的交流风格,这对他们会很有帮助,也有助于他们的孩子在家里阐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日本也经历了公共学校学生群体的多样性。由于学校中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越来越多,对于教师和其他成人来说,认识到交流风格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举例来说,“归国子女,” 进入到国外学校学习、而后又回到日本的日本儿童,由于他们主张并表达个人的愿望,在西方国家学会了这种表达能力,因此倾向于被认为是自私的、有攻击倾向的或不合作的(Nukaga & Tsuneyoshi, 2010)。这些儿童的主张性、表达性交流风格,会使得他们在日本学校中面临痛苦的学校体验和同伴关系。对于日本教师来说,认识到不同交流风格的差异、他们在意识或无意识中对安静和自我主张的消极或积极印象,是非常关键的。最后,人们期望这一代儿童将来能用流利的言语表达和有效的沟通、演讲技巧,成功地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沟通。2011年,在MEXT(教育、文化、体育、科学和技术部)的指导方针中,英语教育成为小学课程的一部分。在教授英语语言之外,也教授给儿童不同的沟通风格及有效表达自己想法、观点的方法,这些都有助于日后儿童国际交流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Chen, X., Chen, H., Li, D., Wang, L. (2009). 中国儿童的早期行为抑制与社会和学校适应:一项5年纵向研究。Child Development, 80(6), 1692-1704.
Holloway, S. D. (2010). 当代日本的妇女与家庭。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
Ishii, S., Bruneau, T. (1994). 沉默及跨文化视角中的沉默:日本与美国。L. A. Samovar, R. E. Porter 编, 国际交流:读者(第七章) (pp.246-251). 加利福尼亚,贝尔蒙特:沃兹沃斯出版社.
Kim, H. S. (2002). 我说故我思?从文化角度分析说话对思考的影响。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83,828-842.
Lareau, A. (2003). 不对等的童年:阶层,种族和家庭生活。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
Lebra, T. S. (1976). 日本行为模式。夏威夷,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
Liu, J. (2002).探析美国教室内的沉默:三个中国案例。语言与跨文化交流, 2(1), 37-54.
McCroskey, J. C., Daly, J. (1976).小学教师对交流焦虑儿童的期望。人类交流研究, 3(1), 67-72.
Minami, M. (1994). 英语与日语:叙述诱导的教养方式的跨文化比较. 应用语言学论题,5, 383-407.
Nukaga, M., Tsuneyoshi, R. (2010). 归国子女:协商边界内外。R. Tsuneyoshi, K. H. Okano, S. S. Boocock编, 多文化国家日本的少数民族与教育 (pp. 213-241). 纽约:New York, NY: 劳特利奇出版社.
Yamagishi, T., Brinton, M. C. (2010). 回避风险的日本人. 东京:讲谈社.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