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儿童科学 > "绊"字释义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绊”(kizuna)这个字眼,自去年的3.11东日本大地震以来频繁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但鲜为人知的是,距今近30年前这个字眼也曾红极一时。在日语的国语辞典中查“绊”这个字,其解释为“把动物等套拢住的绳索(tsuna)”,同时兼有“不忍割舍的恩爱”、“难舍难分的情爱”之意。

     语言总是与时俱进的。3.11后的“绊”,被引申为超越“恩爱”“情爱”的、使人与人聚在一起、维系人际关系的“心连心的纽带”。而近30年前的“绊”字,还仅是用于“母子之绊”一语,其意为维系母子之情、建立母子间的新关系的“心与心的纽带”。而“母子之绊”这一说法之所以得以流行,则跟我所发表的论文有关。

      20世纪50年代后,在二战硝烟未曾波及本土的战胜国美国,“儿童虐待”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儿科医生们由此开始思考母子以及父子之间的人际关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60年代,俄亥俄州克里夫兰的凯斯西储大学的柯奈尔・克罗斯发表了观点,他认为先天不足的婴儿是诱发虐待的重要因素,在母子纽带关系的形成上,“母子相互作用”不可忽视。

     他指出,健全的母子关系的形成离不开母子丰富的亲情互动。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喃喃细语,互相凝视,通过这种交流,母亲心中会萌发母爱,觉得孩子无比可爱。同时婴儿也在体验到母亲的温柔时依恋母亲,彼此的亲情互动使母子之间产生了感情纽带。

     另一方面,如果出生后的婴儿立刻被放入保育器中抚养(因先天不足等原因),母亲和孩子无法相互接触,那么这种感情纽带无疑很难形成,之后母亲虐待孩子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在柯奈尔・克罗斯的论文中,“母子相互作用”的原文是"mother-infant interaction",其结果是母子之间产生了"tie",会发生"bonding"。这个"tie"和引发"bonding"这一结果的"bond"应该怎么翻译呢?在我我冥思苦想之际,“绊(kizuna)”一词浮现在我脑海之中。自此在介绍他的理论和进行育儿演讲的时候,我常常提及“母子之绊”,于是便逐渐流行开来。

      以前有一次我跟故人河合隼雄先生做对谈,记得当时他说,”绊”既然是“绳索”,就会有断裂的一天。这话让我记忆犹新。想必是在心理治疗时,他曾看到了很多相关事例吧。但无论是为了东日本大地震后的复兴,还是为了日本的未来,我都希望“人与人之绊”以及作为人生出发点的“母子之绊”永不断裂。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