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非正规学前教育研究 > (2011)教育案例两则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2011)教育案例两则

2011-11-12

摘要:

  在河边贵子老师的《以游戏为中心的保育》一书中曾这样写道:"所有的教育实践都具有不可复制性,不论你认为对幼儿的支持是恰当的还是不恰当,都不可能让情景重新出现、重新发生。但保育者们可以通过分析实践留下来的记录对此不断进行反思,来克服实践的个别性和偶然性,从而获得重要经验。教师的能力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作为在读的研究生,作为教育一线的志愿者老师,我们的能力也是在不断的记录、反思、行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教育案例:

  "老师,你脸上的是什么东西?"黄毅问道。

  "是眼镜啊"我回答说。

  "你为什么要戴眼镜呢?"继续问。

  "因为老师的眼睛不好,不戴眼镜就看不见啦!"

  不光是黄毅,四环的很多孩子对诸多志愿者老师戴的眼镜都非常的感兴趣,经常想起来就问问,为什么老师会戴眼镜呢?孩子们对眼镜的好奇持续不断,不过没一个像黄毅这样"善于利用"。

  为什么说他"善于利用"呢,还不是这个"小捣蛋"经常趁着跟老师距离比较近,出其不意就把老师的眼镜"吧"的一下就抢过来,抢过来就死攥着不给。让"受害者们"哭笑不得,既有些生气,怕他把眼镜给弄坏了,又有些好笑,笑他如此的眼明手快,对眼镜有莫大的探究欲。

  这次,黄毅"盯"上了新来的丁丁老师的眼镜,趁着丁丁老师蹲下来跟他说话的功夫,突然伸手把老师的眼镜摘了。丁丁老师也有点儿急了,第一次碰上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不管怎么说,黄毅就是抓着不放,其他老师也纷纷过来,叫他把眼镜还给丁丁老师。可是他无动于衷,仍然死死的抓住眼镜,丁丁怕他抓碎镜片,就只好抓着他的手。就这样,两个人硬碰硬僵持着,小黄毅也完全没有退让的意思。这时,另一个新志愿者温老师走过来,抱住他,语气柔和的劝说,他这才松手。黄毅这一突然袭击还真的让丁丁有些出乎意料,不知所措。还回眼镜,黄毅就跑开了,温老师硬是把他抱回来,要他跟老师道歉,黄毅没听又跑开了,温老师又把他抱回来,要他道歉,黄毅胡乱的应付了一下又跑走了,温老师不依不饶,又把他抱回来,强烈要他看着丁丁老师的眼睛,好好道歉。终于,黄毅被制服了,他看着老师大声的说了声"对不起" "没关系,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不会这么做了,对吧?""对!"。这次小冲突终于告一段落。

案例分析:

一个教育契机

  其实,从最初发现孩子们对老师的眼镜感兴趣的时候,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游戏小组的孩子们平时接触的人,尤其是亲近的人戴眼镜的比较少,看见老师戴着眼镜,自然会对这个在脸上如此明显的东西感到好奇,为什么有的人要戴眼镜,其他人(包括自己)就不用戴呢?戴上眼镜什么感觉?不戴眼镜的话会怎么样?很多问题徘徊在孩子们的小脑瓜里,当他们将这个问题提出时,就是他们想要学习,想要主动吸收的时刻。

  面对这样一个契机,我们将如何选择?

  一、可以将其作为一次认识眼镜的主题活动,并拓展为眼睛保护的一系列活动,而后将其贯穿于日常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的始终。比如让孩子理解眼睛如果不好好保护,就会慢慢的看不清楚东西。让孩子切身感受如果眼睛看不清将有多么的难受和不方便。继而是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坐姿端正,用眼卫生,少看电视多运动、多吃蔬菜和水果等等),再来就是向家庭中的延伸,在家中也应该跟孩子强调一些良好的习惯等等。

  二、可以作为个别教育的契机,哪个孩子对眼镜感兴趣了,就跟他随即的聊聊眼镜以及眼睛保护的问题。有时候孩子的教育契机是一闪而逝的,等不到老师准备好集体教学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已经转向了其他地方。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于集体教学,往往老师对所有孩子说的东西,有的孩子并不会意识到这是对他说的,譬如黄毅,就经常会出现这种状况。另外,当一个话题是老师与个别孩子的"秘密"时,孩子对此的印象往往更深刻,更易于接受。

  除了以上两种方式之外,可能还有第三种、第四种,每种方法都各有利弊,需要教育者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孩子做不同的分析和选择,无所谓对错,适合于孩子的,孩子乐于接受的就是可行的。

一个学习契机

  教育现场,每天都有事情在发生。这次,作为新手的丁丁老师遇上了这样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发生了这样一个小矛盾,对于她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

  首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她观摩到了其他老师(譬如耐心的温老师)的做法,意识到原来可以这样来化解冲突,同时,也有必须坚持的原则(一定要说对不起)。这样,下次再碰到类似的问题,丁丁老师就有了一个参照,不会显得手足无措了。

  其次,丁丁老师在事后将这个小冲突写了下来,分享给了团队里的其他老师们,这种问题可能是其他老师也经历过的,也可能是没有经历过的。经历过的老师引起了共鸣,再次思考当时自己的处理方式是不是有改进的地方,没有经历过的老师等于跟丁丁一样经历了一次,提前打了预防针,万一碰上的时候已经有了准备。这是一个团队的学习契机,当团队里的人,将自己的案例分享给大家,等于团队的人都获得了学习契机,并且成长。

  

孩子,你为什么说"对不起"?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杨希

教育案例:

  户外自由活动的时候,吴婷婷一直在玩跷跷板,孙昊也过来和她一起玩,两个人手拉手一上一下,配合得很好,玩了一会儿,孙昊说:"我不玩了"于是松开手就走了,吴婷婷还没有反应过来,身体失去重心,就摔到了地上,哭了起来。我把婷婷扶起来,把孙昊叫过来,孙昊看到吴婷婷在哭,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

  我:"你为什么说对不起?"

  孙昊:"因为我错了"

  我:"你哪里错了?"

  孙昊:"我打她了。"

  我:"你打她哪里了?"

  孙昊指着婷婷的肩膀说:"这"

  我:"我怎么没有看见你打她?"

  孙昊:"我没打她,我捶她了"

  我:"你真的捶她了吗?"

  孙昊点头:"真的"

  我:"那我们问问婷婷她为什么哭"

  婷婷:"因为他一下子就松开了,我就摔到了"

  我:"现在知道她为什么哭了吗?"

  孙昊:"知道"

  我:"为什么?"

  孙昊:"因为我把手松开了,她就摔跤了"

  我:"那你知道玩跷跷板的时候要怎么下来吗?"

  孙昊:"不知道"

  于是,我示范了一遍:先告诉一起玩的小朋友我不玩了,然后手拉着手,一个人慢慢地先下来,另一个人再下来。

案例分析:

  虽然孩子们知道怎么玩跷跷板了,但是我的心里却一点也不轻松,孙昊的表现让我不由得去反思平时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指导是否有效。

  孙昊是游戏小组里最让老师头疼的一个孩子,经常会把其他孩子弄哭,一般都是把其他孩子打哭。每次,老师都会让他向其他孩子道歉,"对不起"几乎成了他在游戏小组每天必说的一句话。很多时候,他对其他孩子说"对不起"了,最多再问问他知不知道为什么错了,他就说"因为我打他了"(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下确实是因为他打别人了)。至此,老师就也不追究了,这件事情就算结束了。但是,孩子真的知道他为什么做错了吗?

  打人只是一种外化的行为表现,孩子真的知道打人为什么不对吗?打人不仅仅造成了被打者身体上的疼痛,是对他人的一种伤害。同时,动不动就动手打人反映孩子在同伴交往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友善地与人交往,这对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反思我之前的做法,往往只是让打人者向被打者赔礼道歉,但是实际上,打人者也许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而我也没有对孩子如何进行同伴交往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所以孩子也许并不知道以后要怎么做。这件事情,给我"当头一棒"的感觉,孙昊的赔礼道歉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机械的行为,并非真心实意,甚至他都不知道为什么要道歉,那么这样的道歉有什么用?

  经过这个案例,我也在思考,教师到底应该如何处理类似的情况。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即我们自己应该知道孩子为什么错了。在这个案例中,孙昊的表现错在他没有考虑到自己先下来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反映了他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自我中心。孩子会说"对不起"不是我们的目的,"对不起"这三个字应该是在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了伤害的基础上真心实意的道歉。那么,怎样让孩子知道自己伤害了别人呢?应该采用比较简单的方式,如:让孩子自己发现,让同伴告诉他、老师告诉他,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还能够与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即学会感受他人的心理和情绪感受结合起来。需要注意的是,认错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所以绝不能到这里就停止了。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应该怎么做,即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具体的指导,这一块是往往是比较容易受到老师忽视的。我们经常说要鼓励孩子的同伴交往、要求孩子学会与人合作,但是我们却很少告诉孩子要怎么与人交往,要怎么样合作。而且,这些内容不能通过说教实现,必须渗透在孩子的实际活动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教育意识,善于抓住日常点滴的教育契机,随时随地进行指导。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双鞋应该是适合孩子的,同时孩子不应该被这双鞋束缚住,在鞋的帮助下,孩子应该要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如何为孩子打造这样一双好鞋,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都思考的一个问题。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