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非正规学前教育研究 > (2011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里程碑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2011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里程碑

2011-04-20

摘要:

  2010年的岁末,由北京师范大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发展论坛"在京召开。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针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盛会,会上各界人士热情洋溢的发言和激烈的思想交锋展现了大家对学前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是值得纪念的第一次,也是预示着好的开端的第一次,我们期待着精彩的后续!

  2010年12月10日至1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名关注、研究和实践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专家、学者、行政人员、民间人士以及一线从业者们相聚在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关注流动儿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各方人士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了热烈的讨论氛围。

  "入园难入园贵"早已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国家又相继颁布"国五条"、"国十条",明确了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但是,这股"春风"是否能吹到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上来还有待商榷。多年的事实早已证明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所作的贡献,这贡献的背后却是与之不对等的回报。为学前流动儿童提供他们需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不仅可以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除看护和教育孩子的后顾之忧,更好地解放生产力,为其子女入学适应、社会融入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有助于促进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接纳,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本次"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发展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

  论坛从开幕到闭幕的一天半中,充满了对学前流动幼儿的关怀与温情,所有的目光都投注到孩子及其家庭身上,所有的争论都围绕着如何更好的解决他们的受教育问题而展开。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教授、教育学部副部长顾定倩教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行动计划和促进儿童工作处项目官员张亚丽女士、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处宋文珍处长、中国儿童中心丛中笑主任、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张文珊巡视员和全国政协科教文卫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等都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召开的意义,并对大会致以美好的祝愿,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关注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各方能够交流、总结、争论,以形成更多符合我们国家不同地方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实际的教育方式,更重要的,是以行动解决学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一、 我国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缘起与现状

  论坛开幕即提出几个一直以来被大家广泛讨论的基本问题,那就是我国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缘何成为目前幼教发展日益突出的现实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突出的现实问题?又有哪些现实路径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张燕教授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工为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做出的贡献举世公认,然而他们子女的学前教育一直未纳入政府的视线范围。长久以来,来自底层社会自发地满足自身需求而形成的幼儿教育的低端市场和第三种力量,为流动儿童提供了最基本的学前教育。这类平民教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改变当下学前教育功利化权贵化倾向、深化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公平有很大的启示。中国幼儿教育迫切需要倡导平民教育的发展方向。

  奕阳教育研究院张守礼院长则从社会流动这一社会学角度,梳理了十年来流动儿童的发展状况。他认为:中国社会已经从原来的两元结构(即乡村和城市)变成了三元结构(农村、城市、流动各为一端)。这种转变意味着,解决流动人口相关问题时,政府是以三元还是整体的思路回应。不同的回应方式将出现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和不同的力度水平。需要看到的是,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等诸多现实问题并非各自孤立,而是紧密联系的,这一点应该在整个学前教育规划中加以注意。与此相应,社会治理方式必须改革,应实行分类管理,尽可能消除制度的不公平;而在学前教育非义务化、多样化的方式中,社会和社区组织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面对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政府应当担负起职责,成为责任的主体,对流动人口自救式、市场化的办学形式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扶持,而非简单粗暴式地处理。这和张燕教授关于"发展平民教育"的主张不谋而合。

  那么,我国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中华女子学院的王练院长呈现了近期的一次大规模调研结果。对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四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托的典型调研显示: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非注册幼儿园就读,或在家由家长带养;家长希望其子女享受低收费、离家近、教育质量好的教育服务,并获得面对面的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但现实是,城市在接纳流动幼儿入托方面,面临着学位不足的巨大压力,应对这类人群的教育需求上的举措力度十分薄弱;如何监管和引导非注册幼儿园,保证其安全和教育质量是政府管理中出现的一大挑战。

二、 面向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道路探索

  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在全国范围广泛存在,且随着城市化进程及经济发展日益加剧。探寻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出路,已经成为政府、民间、第三部门等面临的共同课题。对此,学者和一线教育人士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积极探讨。

  奕阳教育研究院的朱丽芳指出:近年来,以收托农民工子女为主的民间非正规学前教育组织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工的育儿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却面临着注册困难、处于管理"盲区"、缺乏有力扶持等发展困境。北京市宣武区教委学前教育科陈培燕在针对北京地区学前教育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呈现了目前北京市学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管理部门不明确、管理职责狭窄、政策滞后、管理模式单一等。北京师范大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李相禹在其对"山寨"园调研报告中也强调:直面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这一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正视"山寨"幼儿园存在的价值,需要政府转变观念和职能,进行制度创新,对低端民间办学给予政策扶持,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多样化发展。

  面对日益突出的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不乏创新举措。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幼教协会副会长严大瑛、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凤炜、上海市松江区托幼办主任杨永辉、原苏州幼教行政干部(现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张春霞老师分别在分论坛作出报告。她们的报告引起了现场热烈的提问和讨论,大家的思想交锋十分激烈。

  作为具典型性的流入地,惠州、苏州、浦东、松江都面临着外来人口迅速增长、学前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严峻形势。对此,四地政府分别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实际的、可持续的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道路。如,惠州市强调从健全机构、合理布局、社会参与、制度保障、规范管理等方面促进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苏州市采取政府改造闲置房舍提供办园场地、参与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提供物质援助、以奖代补等帮扶措施,尝试"用特殊的政策解决特殊的问题";上海松江区提出"构建雁阵式发展新体系"的改革目标,引入社会力量办学,提出"民办为主、公办补充;民办二级以上园自主吸纳、民办三级园定向吸纳"的流动人口入园对策,并以公、民办学前教育"一体管理、兼顾个性"的管理方式;而浦东新区则探索"分类处置"、"标准引领"、"分流解决"等疏堵结合的办法帮助农民工同住子女"有学上"、"得看护"、"保安全",同时进行机制创新,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责任制度"、"区域碰头制度"等,架构起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模式,推进农民工同住子女入园、看护难题的解决。这些创新举措值得各人口流入地政府借鉴,真正从行政层面重视流动人口的学前教育问题。

  与地方政府创新相呼应的,是毫不逊色的民间自发探索。北京新世纪幼儿园、新世纪梦想图书馆负责人王毅代表打工子弟幼儿园发言,在阐释现存问题及困难之后,提出了建立"流动子弟学前教育联盟"的设想,希望能够借此联盟,实现"建立起一套适应于流动子弟幼儿园办园的标准和方法、增加民间与政府对话的权利和机会、收集社会各种闲置和待处理教育设施和资源、针对幼儿园举办者设立一些行业规则"等功能,提高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质量,争取政府及社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促使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在另一个分论坛,来自儿童乐益会的项目官员陈可可、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项目主管王建兵、陕西省妇源会的汪子阜、四环游戏小组的马楠分别分享了本机构作为公益组织为促进弱势儿童学前教育发展所做的努力,包括"流动儿童发展与社会融入项目"、"阳光童趣园"、"早教大篷车",以及"四环游戏小组"探索非正规学前教育形式的经验分享。四个机构的报告,折射出在我国现行体制及社会背景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如何在社会改革的情况下积极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力量"做点儿实事",让与会者看到当前我国公民意识与行动意识的希望。对此,中央教科所高峡研究员的精彩点评可以作以总结:目前社会普遍在提"创新",然而对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所做的一切探索,其基本价值不在创新,而在于立足需求、解决普惠,号召更多人关注非正规教育组织,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三、 学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及其社区融入

  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其子女的受教育问题,还有其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以及与当地社区的融入问题。尤其对于学前教育来说,家庭及其周围生长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上,这三者犹如一桶三板,短了哪块都会形成"木桶效应",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为此,本次论坛专门设立了"学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及其社区融入"的分论坛。来自北京市航天幼儿园的吴文静、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邹敏、奕阳教育研究院的于昕利、以及内蒙古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羽分别作了发言。

  邹敏教授从流动儿童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出发,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质量,但是经济条件不是制约学前教育的唯一因素,收费高是其它众多影响因素中最重要之一。

  吴文静、于昕利、刘羽的研究都是在四环游戏小组这一研究场景下进行,分别就"从市民眼中的农民工看城乡融和的迫切性、艰巨性"、" 城市农民工家庭中的父亲参与"、"非正规学前教育组织中的'家长教师'培训"三个不同角度出发,探讨了流动人口社区融入及其家庭教育问题。不论是从宏观的社会学、生态学的视角考察非正规教育的社会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城市人与农民工的关系现状,还是从微观的家庭视角研究农民工家长参与育儿的现状及推动措施,乃至做"家长培训"的行动研究,都证明:由于现实的利益关系,市民对农民工普遍存在着防范心理;而管理层的工作思路限于任务型管理,方式多为限制防范,认识的偏差导致城市管理距离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家乡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碰撞、以及家长自身对子女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民工家庭教育的积极程度与参与内容。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农民工家长参与育儿、以非正规学前教育组织为依托进行家长教师培训,并在群体内培养出能够为农民工及其学前子女提供教育服务的人员是可能的,尽管略显理想化,但完全能够实现。从更深远的意义而言,这种"培训"更像是一种解放,让家长突破自己的原有认识,发现自己的能力、发展在学院派的强势下一直被人们所忽略的、更有生命力的"民间教育学"。

四、 讨论

  在论坛的最后半天,以"社区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务"为主题的工作坊中,来自京外的20多名代表来到四环游戏小组实地参观。活泼灵动的孩子、质朴的家长老师,让不大的小院在清冷的冬日显得暖意融融。过程中,四环游戏小组的志愿者及家长们介绍了游戏小组的日常运作、发展历程,以家长参与为特征的育儿互助形式。在接下来的圆桌交流中,与会者纷纷对四环游戏小组的模式表示大力认可,并交流自己所在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同性质组织间的交流和经验借鉴在此得到实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共享平台"的设想,使得本次论坛后续能够形成长效机制。

  论坛在激情澎湃中圆满落幕。张燕教授在闭幕式上呼吁,对农民工学前子女的教育需要激情澎湃,需要有立场、观念、态度的变化。每个人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不能走出来之后就为既得利益者说话。如果很多人都是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中国的问题将无法解决。大家必须身临其境、设身处地为农民工着想、为他们发出声音,认为是正确的,就做下去。每个人都有一点公民意识、大力发展平民教育。

  论坛结束后,回顾论坛从筹备到完满闭幕的过程,筹备委员会的各位同仁自发地讨论起经历这次论坛的一些收获和感受。

  首先是整个社会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问题关注度依然不够。在论坛论文集的征集过程中大家发现,大多数研究者的视线依然聚焦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上,真正关注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者和相关研究少之又少,因此论坛文集的搜集和整理过程遇到了一定困难。由此,大家也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能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能来关注学前流动儿童,有更多有针对性、多视角、多层面的相关研究问世。

  其次,在论坛发言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相当一部分研究者们对于流动儿童学前问题的认识、对流动人口社会生存现状及相关问题解决的认识上仍处于"冷眼旁观"、单一视角的层面,很多人并没有真正以平等的姿态深入了解这个人群的生存现状,简单的、想当然地去看待流动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由此,也引发了大家对于研究者站位以及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大讨论。

  再次,应该看到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这次论坛上,很多问题得到澄清,很多举措给更多地区提供了解决思路。然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不论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还是从政府与民间的权责关系,抑或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来说,问题的完全解决远不是仅凭政府之力就能达到,有待于民间力量、公益组织,包括每一个公民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本次论坛是学前教育领域的一次盛会,它所构建的交流、碰撞和对话的平台,为所有致力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地方政府、民间力量、公益组织提供了展示、学习的机会,与会代表的精彩发言为我们探索适宜可持续的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道路提供了思路。相信本次论坛所倡导的"多方参与、主体多元、各界融合、整体发展"的思路,将为解决在中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