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学术研究 > 儿童科学 > "大众媒体危害在于其内容"

  • weibo

学术研究

Research

"大众媒体危害在于其内容"

小林 登(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立儿童医院名誉院长、CRN儿童研究所名誉所长)
2006-09-01

  近年来,社会上认为"大众媒体"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呼声日渐高涨。这或许与宣传有关:而且,很多专家认为从欺辱同伴、拒绝上学到做出非法行为、虐待、杀人犯罪等,在现代儿童中频频发生的各种心理、行为以及教育问题原本均与"大众媒体"有关,并表示担忧。

  可是,那是否经过彻底的实证研究了呢?很遗憾,可以说全然没有。因为就学术研究而言,唯一的方法是,对儿童出生以来的成长、尤其是心理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所有信息进行追踪调查和总结分析,而后得出结论。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也仅处于初始阶段。

  在日本医疗少年院中对问题儿童进行直接接触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冈田尊司先生,最近出版了《脑内污染》(文艺春秋社)一书,令我受益匪浅。阅读后,我按自己的理解,就"大众媒体"的危害性问题进行了整理。

  所谓"大众媒体"就是在向广大群众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连接传播者与受众的媒体,即,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电影、因特网,广泛一点而言,还有相关的电子游戏等。但是,为很多人所指责的是电视、录像、电子游戏、因特网等,所谓的"新大众媒体"。记得,昭和初期小学时代,读儿童杂志,妈妈说我太散满,曾加以禁止。广义上,杂志也是一种"大众媒体"。

  所谓"大众媒体"不好,是指不论内容如何,通过"大众媒体"或游戏、或学习这件事本身不好呢、还是说它所传播的内容,即"contents"不好?这必须区分清楚。前者大概是认为无论怎样的信息,一旦经过"大众媒体"的传播,就会失去其真实性,变成虚构。而后者则认为"大众媒体"所传播的"内容"不好,有害于儿童的心理成长。这是人们的一贯观点。过激的暴力和性描写、杀人和战争场面等便是典型的内容。

  数年前,在日本儿科医学会与美国学者共同举办的研讨会上,美方学者就强调了"内容"问题。而日方学者则认为对婴幼儿而言,不论内容如何,媒体皆无益。20世纪80年代,我参与NHK放送文化基金的《电视时代的婴儿》研究时,几乎没有发现不良影响。近来之所以成为问题,一般认为是因为人们长时间把儿童放在电视机前的现象愈来愈显著了。把儿童的教育完全托付给电视才引发了那样的问题。

  婴儿的成长需要的是母亲的哺乳、或者牛奶喂养时的温柔照顾和建立在肌肤相亲和呢喃对话上的母子间心灵的碰撞。换言之,身体的成长需要良好的营养,而心灵的发展则需要充满爱心的信息。这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大众媒体"剥夺了"亲密接触"的时间这个问题。

  刚出生的婴儿是带着父母亲遗传的心灵和身体的基本控制程序诞生的。控制程序通过操纵大脑中的基本神经网,控制胎儿的手足运动,令他微笑和吸吮手指。出生后,控制程序受来自生活环境信息的影响,组合成基本控制程序,进而编制出能够应对任何事态的程序。它接受位于大脑前叶的理性控制程序的控制。如果视此为心理发展过程,"大众媒体"的问题便容易理解了。在语言能力发展之前,婴儿通过母亲话语的节奏、高低、抑扬顿挫、音律等"感性信息"的交流驱动程序,编制出类似"基本信赖"那样的"心灵程序"。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之后,再加入"理性信息",形成"心灵理论"程序。

  因此,幼儿时期的儿童长时间暴露在"大众媒体"下,就会导致心灵和身体的基本控制程序在组合过程中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很大。而稍微大一些的幼儿或学龄前儿童已经完成了控制程序的编组,除"感性信息"外,他们还可以利用"理性信息"驱动程序,制造出更加良好的控制程序。所以,如果利用内容不健康的信息驱动程序,将不利于心灵的发展。国内外的学者都指出,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孩子缺乏感受能力,攻击性强,逃避现实,活动能力低下,对人关系消极。这些特征的形成也许与此有关。

  就"大众媒体"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考察时,还必须考虑到心灵程序之一的"模仿"程序。此程序的存在从以下过程可以得到印证。当你一边对刚出生的婴儿轻声话语,一边轻轻地伸出舌头时,婴儿也会做出同样的动作,伸出舌头。难道我们不应该从这一角度对"大众媒体"中存在的欺辱儿童、虐待、杀人、色情等问题进行考察吗?

  1999年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某所高中的事件就是对此的佐证。两名学生手握铁棒炸弹(幸亏未能爆炸)和枪闯入校内,突然对着正在草坪上吃盒饭的学生开始扫射。然后,又进入内部继续射击。46分钟的悲惨混乱夺取了13名学生的性命,致使24人负伤。专家们经过论证把原因归结到他们所热衷的电子游戏上。他们所沉迷游戏的剧情是在用枪不断杀人的血腥场面中展开的,是一个大量杀人的过程。两名少年利用模仿心灵程序,真实地上演了虚拟的杀人游戏。位于大脑前叶的理性和感性的心灵控制程序完全失效了。

  至此,我虽然仅就"大众媒体"的阴暗部分进行了论述,但是,这些事例也意味着如果方法得当,内容健康的"contents"也有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在如今这样的"大众媒体"社会中,必须尽可能地把不良信息从儿童们的生活环境中删除,导入健康良好的内容。尽最大可能地保护儿童的大脑免受不良信息的污染。为此,我们必须从"儿童科学"的立场出发,推进"大众媒体"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

  倍乐生公司培养下一代研究所就面向幼小儿童如何使用"大众媒体"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已著专栏《幼小儿童与大众媒体》,(日文原文请参阅http://www.blog.crn.or.jp/lab/02/我们将在近期上传中文译文),谨供参考。

作者简介

小林 登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立儿童医院名誉院长、CRN儿童研究所名誉所长)

小林 登 日本儿童学会名誉理事长、日本婴儿学会名誉理事长、日本母乳哺育学会名誉理事长、日本防止儿童虐待学会理事。195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历任国际小儿科学会会长、国立小儿医院医疗研究中心第一任中心主任、国立小儿医院院长等职。曾获日本医师会最高优秀功劳奖(1984年11月)、每日出版文化奖(1985年10月)、国际小儿科学会奖(1986年7月)、瑞宝章二等勋章(2001年秋)、武见纪念奖(2003年12月)。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