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育儿百科 > 皮皮在日本 > 十一. 丰富多彩的七夕节活动

  • weibo

育儿百科

Child Care

十一. 丰富多彩的七夕节活动

李 同归(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助教,讲师)
2012-07-10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织女” 在人们心中的是一个美丽聪明、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仙女,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们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乞求智慧和巧艺),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棵聪慧的心,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因此,七夕节也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一天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深人静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一、冷暖七夕节:中日对比

  葡萄架下,秋风徐徐,几个孩童围着一个老人仰望星空,倾听天河里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窃窃私语的神话故事……这样的情景对于如今的都市已是一种久远而古老的记忆。而就是这个流传至今的神话,这个萦绕着浓厚中国本土气息的“情人节”,已然在崇尚洋节、速食爱情的时代中渐渐消隐没落。相对于西方情人节的一派繁华红火,今日,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除了略带感伤的霏霏细雨,还能找到些什么痕迹?”

  这是新华网[1]2005年七夕节时,刊登的有关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漠视情景的一番描述。在国人的记忆中,除了有关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以及七夕的诗词尚能传颂,如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外,又有多少人能够知道这个节日是哪一天?又有多少人能够想起来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庆祝?

  也许是韩国人将端午节作为自己的文化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大大地刺激了国人的自尊心,有关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讨论开始逐渐兴盛起来,用百度搜索一下“七夕节”的关键词,你会发现有超过20多万条的信息,大多对七夕节的来龙去脉有一些介绍,并对传统的过节日的庆祝方式也有许多报道。这自然对保护我国传统的文化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的确,相对于每年2月14日的“情人节”的热闹,国内年轻人对于七夕节就冷落多了。有人认为“七夕节”之所以热闹不起来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而且适合年轻人的活动作为“节日载体”。在西方“情人节”里,有情男女互送鲜花、巧克力,这样的“节日载体”简单而浪漫。“七夕节”的传统活动,各地不一,但共同特点就是,这些活动大多适合在乡下进行。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抬头看不见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也不可能在瓜果架下偷听他们相会时的脉脉情话。至于祈祷祭拜、穿针引线、杀鸡洗澡之类流行于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就更难让年轻人普遍接受了。所以,想让“七夕节”受到年轻人的宠爱,其活动内容恐怕需要一番改造才行。

  然而,中国的这个古老的传说,以及传统的习俗,在日本却得到了发扬光大,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了一种传统的盛大的节日,尤其以仙台的“七夕祭”影响最大,不仅在大街小巷有华丽的装饰,也有规模庞大的盛装游行。究其原因恐怕与日本的商业和旅游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日本的“七夕节”是来源于中国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在中国本是阴历七月初七的,但现在日本已经完全改为阳历的七月七日了。在一些古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描写,即在七夕之夜,仰望着夏夜的星空吟诗咏歌,而今天则在一种小竹子上系上彩纸和用纸叠或剪成的各种手工艺品,根据各人的爱好祈愿自己的诗歌、书法、缝纫或音乐等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由于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为了开始中元节大贱卖,在七夕前几天商店林立的街道就以小竹子和彩纸装饰门面,布置得十分豪华,热闹非凡。七月十五日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在日本称之为“中元节”,是祭祠祖先的亡灵的日子。此时亲戚间互送祭祠品。因而后来形成了在亲戚,朋友之间互送礼物的习惯。这种礼物称为“中元节礼物”。商店趁此机会以“中元大拍卖”来吸引顾客购买礼品。


挂在竹枝上的祈愿字条


商家七夕节的装饰颇为吸引人

  七夕节也是小孩子们的节日。因为,可以向织女乞求自己心灵手巧嘛。在这一天,幼儿园通常会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能够体验到节日的快乐。

回到顶部

二、七夕节的活动

  也许,大多数年轻的家长们也和我们一样,对于七夕节用什么活动来庆祝,还真说不上来。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特意从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尽管能找到不少网页,但内容基本上重复,“百度”一下“七夕节的活动”,你会发现有关的民俗介绍中[2],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七夕节,全国各地的节日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

  在江苏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来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演化而来;在胶东地区,多在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唱歌谣。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在酒盅中培育麦芽,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在陕西,七夕夜女孩子们则要用稻草扎成个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织女),并给她穿上女孩子的绿袄红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们供上瓜果,并端出事先种好的豆芽、葱芽,剪下一截,放进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并穿针引线,竞争快慢,举行剪窗花比赛,以争智巧;在福建,妇女、女孩子们摆设香炉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还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和织女用的脂粉。祭拜双星后,即把献给织女的脂粉分成两半,一半投向屋顶给织女,一半留给自己梳妆美容。相传与织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美丽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摆设,寓有求生育之意。妇女们边吃茶食瓜果,边玩乞巧游戏。看来,在我国民间,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但我们始终没有找到一家介绍中国的幼儿园中有什么样的活动来庆祝七夕节的网站,这也令我们颇感失望。

  相反,在日本,七夕节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孩子们的节日。一般进入7月份,就已经有炎炎夏日的感觉了。在夏日的夜晚,领上孩子到海滩上散步,并且放上一些焰火,是暑期中最常见的日本家庭的休闲方式,而七夕节正是这种休闲活动的序曲。

  让孩子们感到高兴的,尤其是女孩子,首先是可以穿上传统的“浴衣”,类似和服,宽宽大大的袖子,扎上腰带,后面再背一个大大的蝴蝶结,穿上木屐,于是女孩子们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了,拿上小团扇,迈上小碎步,可以满院子溜达了。当然,男孩子们也有他们的“礼服”,好像叫“法被”,原指手艺人、工匠等所穿的,在领上或者后背印有字号的日本式短外衣,大家通常在日本电影,电视中有什么大型的促销活动,或者民俗活动中,看到男性经常穿的。皮皮他们在表演舞蹈的时候就是穿的这种衣服,下面两幅图中,左侧是皮皮穿着“浴衣”,右侧是穿着“法被”,分别进行两种活动时所穿的衣服。


怎么样?我穿上这浴衣好看吧?


瞧,我多精神,一定能够表演好的!


  我们刚去的时候,对于这些服装之类的并不熟悉,也没有买过。好在七夕节前夕,保育园给每人发了通知,可以出借浴衣。在通知中,明确写道:有需要在幼儿园借浴衣的家长,可以预先跟幼儿园联系(但是,留学生的家庭优先考虑)。在二楼礼堂出借,请在借出卡上写下班级,姓名。填好后,交给负责出借的老师,就可以借走了。而且,借出的时间从6月28日开始,可以让孩子有个熟悉的过程。我们当然很高兴地早早地借了一套回来,让皮皮穿上,小家伙穿上后,在镜子前照了又照,恨不得穿着它睡觉。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如何给孩子穿这种衣服,只是胡乱地系上,不掉下来就行了。麻烦的事情在后面,因为皮皮要穿上这些衣服表演,害得我们在七夕节那天,手忙脚乱地给孩子系了十几分钟也没有穿好,最后,只得向旁边的日本小朋友的家长求救,才得以顺利地完成这个穿衣活动。后来,我们专门给孩子买了一件这样的浴衣,每到夏天,孩子都会拿出来穿上几回。回国的时候,也将这件衣服带了回来,不过,穿得次数太少了,只是在皮皮过生日的时候,在小朋友面前从衣柜里翻出来,炫耀了一番,然后就放回去了,反倒成了珍贵的纪念品了。

  当然,幼儿园也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她们可不是看客。七夕节的时候,作为香椎浜保育园大班的孩子,她们必须要在这次联欢会上扮演主角。

回到顶部

三、祈愿树

  既然是七夕,免不了要祈愿,也就是国内所说的“乞巧”, 在日本,通常家长们一定也在家里摆上一棵竹子,可以在超市里比较方便地买到。通常是那种有许多枝条,和竹叶的,还有一些用日本纸捻成的比较结实的小绳,约有铅笔那么长,当然,还有一些长方形的硬纸(日语叫做“短册”,长条纸),上端带孔的,可以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心愿,然后用绳子挂在竹子上。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会写许多许多的心愿,满满地挂到竹子树上,这样祈愿树就做好了,摆在家里,直到七夕后好长一段时间。


瞧,我画的七夕祈愿树!

  那时我们并不清楚这些事情,只是有一天,皮皮从保育园带回来一大截竹子,和一大堆“短册”后,我们才醒悟过来,原来,保育园是想让家长们也能够配合,让孩子们也在家里学着做这些活动。我们也赶紧找出一个可以搁这些东西的容器,在留学生会馆周围挖些泥土,把竹子小心翼翼地栽上,放在皮皮平时的小屋里,然后,拿出油性笔,和皮皮一起写自己想要的东西。皮皮写的无非是“和小朋友愉快相处!”,“爸爸妈妈更加喜欢我!”,“不生病,能够天天上幼儿园”等等。


  我们把所有能写的“短册”都写完了,中文的、日文的,满满地挂在了竹子上,皮皮又拿着不同颜色的蜡笔,涂得五颜六色,随着窗户里偶尔吹来的凉风,那些“短册”会随风起舞,远远看去,还真是很有点诗意,颇有过节的韵味。

在香椎浜保育园则有一棵高高的竹子。七夕那天上午送皮皮上保育园的时候,是横放在地上的,在竹子的某一段,留下某个班级放“短册”的地方,那天,皮皮也拿了三个写上了自己的心愿的“短册”,绑在向日葵班的预留区域上(每人限系上三个心愿,因为人数较多,而竹子树上可以挂的地方较少的缘故)。瞧,这就是我亲手写的心愿,我自己挂上去的!直到傍晚开始活动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把挂满了大家的心愿的“祈愿树”立起来,近三十位爸爸们一齐动手,花了将近一刻钟,才艰难地将这棵竹子立了起来,这时,我们才注意到,原来有近10米高!孩子们仰头望着高高的树上,飘着自己亲手写的心愿,花花绿绿地,五颜六色的,随着夏日傍晚的凉风轻拂,而翩翩起舞,仿佛真的是为牛郎和织女搭起了一座鹊桥,让他们俩可以说上悄悄话!

回到顶部

四、七夕联欢会

  七夕联欢会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活动!早在六月份就给孩子们讲过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且已经参观了天文馆,所以,孩子们盼望七夕的心情也就越来越急切了。

  那一年的七夕节正好是星期六,周末。因为保育园周六也是正常保育的,所以,早晨仍然可以把孩子送过去,而且,那天还特别交待过,不要缺席,主要是有一些关于七夕节活动的最后的排练。但是,当天的保育只到下午一点为止。实在是下午1点左右抽不开身的家长,也可事先跟班级老师联系。并且放学回家后,要求在家让孩子睡个午觉,吃点点心。然后4点半的时候,再送回来,主要是因为老师们需要在这段时间里做些准备工作。

  七夕节这天的活动是要求家长们也参与的。因此,我们也按时和孩子来到了保育园。等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来了不少的家长,尤其是来了许多爸爸,他们分散在保育园操场的四周,而妈妈们则在教室里忙碌着。我们进到向日葵班的时候,就感到一种紧张和忙碌的气氛,妈妈们忙着给自己的孩子换上衣服,因为,向日葵班今天有两个大型的表演节目,需要换两套行头,而时间也非常紧。他们的第一个表演项目是舞蹈表演,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求穿上“法被”,拿上他们两根小木棒进行表演。我们还记得,那个舞蹈的名称是“我们不会输给风神和雷神”。就这一套行头,让我们吃够了苦头,腰上扎的带子不知道该怎样系,头上箍的一圈用方巾捻成的头绳也不知如何下手,折腾了半天,始终弄不好,没办法,只好求日本妈妈们手把手地现教,我们也就现学现用,总算没有拉下,穿完衣服了,还有一点时间给皮皮照张像。


瞧,七夕联欢会真是热闹!

  香椎浜保育园的七夕节联欢会是从傍晚5点开始的,除向日葵班的孩子们需要为第一个出场的节目准备之外,其他班的孩子们和所有的家长们都站在了保育园不大的院子里,一时间,显得格外拥挤。第一个节目当然是将横卧在地上的、已经挂满了孩子们写下的心愿的两棵“祈愿树”立起 来,在保育园老师的指挥下,父母会组织的近30名父亲们开始忙碌起来,要让这两棵高达10米左右的竹子树站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先是将它们抬到保育园围墙边的用木头搭起来的“城堡”的柱子旁,然后再齐心合力将它们立起来,并用绳子牢牢地绑在柱子上,

花了近15分钟,才将这两棵寄托着孩子们的愿望的祈愿树立了起来,从底下抬头望去,孩子们亲手写下的长纸条随着清凉的海风而摇曳,仿佛自己的愿望也随着这阵风吹到了天边,去追寻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

  接下来,就是向日葵班的倾情奉献的节目了----舞蹈《我们决不输给风神和雷神》----随着音乐节奏的响起,孩子们几乎是叫嚷着从教室里奔跑出来,似怒吼的河水喷涌而出,真有一种绝不服输的气势,一时间也赢得了家长们热烈的掌声。舞蹈的一招一式也有模有样,可以想象孩子们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练习了的,难怪皮皮这段时间回家的时候老是拿两根筷子比比划划的,原来也是在练习舞蹈动作。其实,早在两个多礼拜前保育园就给每个家长发了通知,提醒家长天气越来越热,而保育园对七夕节的舞蹈的练习也开始了,孩子们可能很容易疲劳,希望家长能够及时注意孩子的身体变化。并要求家长注意七夕节时,要穿上体操服的短裤,确认短裤上是否写上了名字,放在布袋中在七夕节之前拿到保育园。

  毕竟是大班的孩子,对于他们的训练也比较多,而且因为在这一年里有不少的活动,需要进行表演,而七夕只是他们进行的第一项大型的表演,因此,对老师、对孩子们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演练。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太大的错误,团体配合得也相当不错。从我们当时拍到的照片上看,孩子们表现很有点受过专业训练的味道呢!


我们的舞蹈还不错吧?那可是精心练习的结果!


七夕节里,少不了的团扇舞

  后面还有5岁组的孩子们的表演,是配合着老师们的鼓点跳舞,但这方面的照片和录像我们照得很少,因此,也没有太多的印象。皮皮她们后来又换上了“浴衣”,重新出来与大家一起联欢。当然,联欢会的高潮是在最后,所有的孩子们在保育园老师的带领下,在院子里跳日本传统的团扇舞,并邀请家长们一起参与,霎那间,整个院子里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妈妈们领着自己的孩子,围着放着中间的两只大鼓,随着鼓点,跟着领舞的老师,跳起了舞蹈。在这里,不是看你的舞姿如何优美,而是看快乐是否洋溢在你的脸上!

  主要的活动大约只持续了一个小时左右,剩下的时间,就是传统的游艺节目了,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溜溜球,钓鱼,投篮等游戏节目,也设置了一些布景,可以让大家照相留念的,为的是在孩子们紧张的表演之后有一个和父母一起放松的时刻。在皮皮的印象中,最有意思的是,把二楼的礼堂用黑色的布改造成了一个曲里拐弯的暗室,在不同的角落里,打上各种颜色的荧光灯,顿时变成了一个“鬼屋”,由保育园的老师打扮成妖怪,出来吓唬人,用充气的塑料锤打你的脑袋,皮皮尽管也吓了一跳,但出来的时候还是觉得挺好玩的。

  活动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发给每个孩子一盒线香,点燃能够像小礼花的那种,非常小的火花,不会伤着人的那种,于是各家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点着了线香,空气中弥漫着焰火的味道,孩子们看着手中的线香一点点被燃尽,看着缕缕烟丝向天空中飞去,仿佛他们的心也随之而飘向遥远的天空,去倾听牛郎和织女的悄悄话。

回到顶部

五、七夕节活动对孩子的影响

   这是皮皮在保育园里第一次参加大型的班级活动,因此,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她的幼儿园的毕业纪念册上的封面,就是她画的七夕节的团扇舞的样子!


这是我的毕业纪念册的封面,这可是我画的哦!

   这次活动,给皮皮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她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因为,在这次的舞蹈表演中,需要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协力,进行很好的配合。如果大家没有配合好,这个舞蹈是跳不好的。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们通常是分别教给她们一些基本动作,然后是小组的配合,最后是全班同学的配合,因此,如果各做各的动作,很可能会前功尽弃。所以,保育园的老师常常要求她们注意配合,注意音乐的节奏。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协调起来。所以,有段时间,皮皮回来说某某同学老是跳不好,不是慢了就是快了,跟大家不太合拍。这些估计都是老师在训练她们的时候经常提到的一些事情。从那次活动以后,我们觉得皮皮对班里其他小朋友的事情似乎越来越关心了,也经常听到她在家里说起在保育园里,谁又怎么样了,等等,这时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皮皮在这方面的变化。

 

这种变化应该是具有积极含义的。因为,我们知道,孩子与父母的交往中,会形成一种活动模型,如前面几章里提到过的,它包括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在国内的家庭中,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庭,她们可能会形成较为积极的自我模型,觉得我是值得被人喜欢的,我自己能够引起父母亲对我的关怀和爱护。但是,他人模型则随着孩子们的交往范围的扩大,而会不断地得到完善。在幼儿园时期,尤其是幼儿园大班的阶段,孩子们不仅仅与父母、老师进行交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会与同伴进行交流,正是在与同伴的交流的过程中,她们会形成对他人的看法,跟他人是否合作,是否会对我的要求做出反应(如是否如我所希望的那样按照老师所教的同样的节奏做出动作),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们对他人模型的具体内容,包括对他人的反应的期待,而这些模型,根据依恋理论,将会对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产生重要的影响。

  和国内的大多数独生子女一样,皮皮也有许多毛病,如过分依赖父母,但在日本的这些经历使得她能够认识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的重要性,回国后,她曾竞选班干部,尽管学习成绩不是最拔尖的,但最终被同学选为学习委员,恐怕与当时的这些经历有关。

[1]参见网站: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05-08/08/content_4827484.htm
[2]参见网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179.html



                  ← 第十章   第十二章→ 

作者简介

李 同归 (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助教,讲师)

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助教,讲师。认知心理学硕士,人间环境学博士。主要研究兴趣为成人依恋的心理过程 (Adult Attachment)、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社会认知心理学 (Social Cognition)。2000年10月至2004年3月,在日本九州大学攻读人间环境学博士后课程。此专栏记载的是李同归博士在日期间的经历。
  • weibo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