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RESEARCH NET

HOME

首页 > 所长博客 > 2018年 > 医生的本性和诊断病名

  • weibo

所长博客

Director's Blog

医生的本性和诊断病名

榊原洋一(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CRN儿童研究所所长)
2018-04-24

摘要:

  CRN儿童研究所榊原洋一所长撰文《医生的本性和诊断病名》,从略微脱离医学和医疗的角度来看问题。以这样的目光来看,发现了医生的某种"本性"。

  我是一名儿科医生,也许是由于长期以来从事与儿童发展和教育领域有关的工作,使我从略微脱离医学和医疗的角度来看问题。以这样的目光来看,使我发现了医生的某种"本性"。

  医生的工作自然有和增进儿童或成年人的健康相关的部分,但最核心的工作还是"发现和治疗疾病"。治疗疾病的前提是找出引起各种症状的背后的原因。换句话说,医生善于在患者身上"找问题",更多关注不好的地方。

  确诊之后会给出病名。疾病的名称中既有仅仅是陈述客观事实的病名,如"肺炎"、"膀胱炎"、"肠炎"(肺、膀胱、肠道的炎症),也有直接将症状用于疾病名称(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还有一些疾病是以发现该病症的医生名字而命名的,如"阿尔茨海默症"、"川崎病"等,多种多样。

  在确诊后告诉患者诊断名称时,患者的反应各不相同,我本人也有这方面的经验。被告知罹患癌症的患者多数都会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会希望无论如何也要治好自己的病。但是对于既无明显症状患病人数又居多的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疾病,大多数患者并不那么惊讶。而且由于这些疾病没有什么痛苦的症状,所以很多患者也都不会认真接受治疗。是否接受治疗虽然应该由患者本人决定,但医生常会劝说患者接受治疗,这可以说是医生的"本性"所在。

  医生会说"小病不治,大病难医"、"要好好接受治疗",这样的医生本性有时也会反映到诊断病名上,当然这不是为了吓唬患者,而是出自医生最纯粹的愿望:治疗身体的病痛。

  最近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可怕的病名--"口腔崩溃"。仔细阅读后,似乎是说"有10颗以上未进行治疗的龋齿进而导致口腔功能受损的状态"。医生们把处于这种状态的儿童称为"口腔崩溃儿童"。

  我觉得这样的名称真实反映了牙科医生的心情,即希望孩子们好好刷牙、希望他们知道蛀牙增多会带来很多麻烦。但是否有必要使家长和孩子如此惊恐吗?"崩溃"这个词确实有着极大的冲击力,能够引起大家的强烈关注。比如说,并非疾病名称的"家庭崩溃"、"班级崩溃"这样的用语曾一度引起日本国民的极大关注和担忧。可以理解,牙科医生可能是出于想要大家预防龋齿的目的,而命名了"口腔崩溃"这样一个名称。但是,当告诉孩子和家长"你的口腔崩溃了",或者"你是口腔崩溃症儿童"时,他们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在小儿神经科学的专业领域也有好几个类似的诊断名称。比如说,小儿癫痫症中有"灾难性癫痫"的诊断病名,与自闭症类似的障碍中有"儿童期崩解症"的诊断病名。这两个诊断名称分别是从英文名 catastrophic epilepsy 和 disintegrative disorder 翻译成日语的,因此直译的人也许并无责任。

  总而言之,我希望医生能否别再使用让患者或家长感到恐慌的诊断病名,这也是我有更多机会从医疗领域之外看问题的人的真切愿望。

作者简介

榊原洋一 (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CRN儿童研究所所长)

榊原洋一 医学博士、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CRN儿童研究所所长。 日本儿童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为儿童神经学、发展神经学,其中特别致力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阿斯伯格氏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等发育障碍的临床及脑科学。兴趣为登山、音乐鉴赏,是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父亲。 主要专著:《穿尿布的猴子》(讲谈社)、《不能集中精神的孩子们》(小学馆)、《多动症儿童》(讲谈社+α新书)、《阿斯珀格氏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与学习障碍》(讲谈社+α新书)、《ADHD的医学》(学研)、《育儿起步百科》(小学馆)、《榊原博士的ADHD医学》(学研)、《儿童的脑发育 临界期・敏感期》(讲谈社+α新书)等等。
  • weibo

PAGE TOP